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19章 赤子之心

李景隆挑了挑眉,笑意真切了些:“如此說來,能生在李家,倒是我的幸事。只盼沒辱沒了先父的名聲。”

“將軍先前雖多受非議,遭人詬病,可一到北境便展露鋒芒,足見那些流言都是錯的!”郭英語氣愈發懇切,“不出幾日,井陘關大捷傳到京都,將軍便是萬眾敬仰的英雄,再無人敢妄議半句!”

他頓了頓,聲音沉了些:“只是‘天下蒼生’這四個字太重,許多事非你我所能左右,末將只願將軍所思所想,皆能得償所願。”

李景隆深吸一口氣,仰頭望向滿天星辰:“那就借大統領吉言,願有朝一日,天下太平,再無戰亂。”

郭英沒再說話,只是望向李景隆的眼神裡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無奈。

身為洪武舊臣,他見慣了權力傾軋的殘酷,只盼眼前這位赤誠之人,莫要被世事辜負。

從耿炳文到郭英,李景隆南軍統帥的位置愈發穩固,這並非因他是天子自幼的玩伴,也不是因他是曹國公李文忠之子,而是他憑著自己的血汗,親手掙回的尊嚴。

李景隆也陷入了沉默,離京時的畫面不經意間浮上心頭——朱允炆眼底深藏的期待,袁楚凝告別時泛紅的眼眶,嫣兒揮手時噘著嘴的不捨...

想到這些,他的心中便又多了幾分堅定與釋然,無論前路多難,他都要全力以赴,為了那些自己在乎的人。

他清楚平燕之路絕非坦途,白溝河的屍山血海,金川門洞開時的沖天火光,史書上那刺眼的“草包將軍”四個字...

過往的記載歷歷在目。

可此刻,他已全然不在乎。

他只想贏。

雖然等待他的,不僅有朱棣的鐵騎,還有太后攛掇天子安插的監軍,以及軍中潛藏的內奸,接下來的路註定步步荊棘,但他並不在乎,而且胸有成竹!

看來回到真定後,是時候該處理那份名單,好好整頓一下軍紀了。

當李景隆不再是草包,當歷史的齒輪開始錯位,大明的天空,又將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

...

休整兩日後,李景隆率領兩萬兵馬返回真定。

剛抵達城下,一個不算好的訊息便傳來了。

“大將軍,朝廷八百里加急,陛下的詔令到了!”入城時,迎面遇上了傷勢漸愈的鐵鉉。

“陛下有何旨意?”李景隆眉頭微蹙,心頭掠過一絲不安。

鐵鉉壓低聲音,面色凝重:“陛下命南軍集結全部兵力,即刻對燕軍發動總攻,不給對方絲毫喘息之機。”

李景隆眉頭瞬間鎖死,這與他的部署全然相悖!

“大將軍,耿老將軍已在議事廳等候,說有要事相商。”一名副將快步趕來,躬身稟報。

“知道了。”李景隆眯了眯眼,帶著鐵鉉、盛庸與福生直奔議事廳。

一進門,便見廳內已聚了不少人。

眾人見他進來,紛紛起身行禮,臉上滿是真切的崇拜,井陘關大捷的訊息早已傳回真定,南軍上下士氣大振,對這位新統帥已是心服口服。

輸了太久,他們終於能揚眉吐氣了。

“井陘關一戰,大將軍辛苦了!”耿炳文快步迎上,抱拳行禮,“大將軍料事如神,若真如末將最初所想那般遲緩,後果不堪設想啊!末將實在佩服!”

李景隆笑著還禮:“耿老過譽了,不過是運氣好,賭對了而已。郭大統領率五萬兵力死守井陘關,寸土未失,他才是首功。”

“為防萬一,離開井陘關時,我又留了三萬人馬給他,只要井陘關不失,我等在真定便有足夠的周旋餘地。”

兩人寒暄幾句,分坐左右主位,眾將也依次落座。

廳中眾人見李景隆進來時皆起身相迎,唯有一人始終端坐椅上,神態倨傲——正是監軍太監王忠。

當他望向李景隆時,眼神裡甚至帶著幾分不加掩飾的幸災樂禍。

李景隆冷冷掃了一眼,並未理會,但他心中清楚,京都來的那道詔令,定然與這王忠脫不了干係...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