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燕亂乃頭等大事,我不想再受掣肘。”李景隆語氣果決,“耿老放心,餘下三十多萬兵馬,足夠你堅守真定無虞。”
“平燕之事,交給我便是!”他說著便要調轉馬頭,似一刻也不願耽擱,“年關之前,我必奪回南軍丟失的所有城池!”
此言一出,耿炳文臉色驟變,周圍將領也盡是難以置信之色。
“景帥?!”耿炳文滿臉質疑,其他將領亦紛紛搖頭,“您只帶十萬兵馬,就要蕩平燕逆、重奪失地?”
燕軍驍勇善戰,早已是天下皆知。雖說前幾戰損失慘重,卻依舊是不容小覷的勁敵。
“十萬,足矣!”李景隆丟下這句冷硬的話,策馬便要離去。
“我與你同去!”忽有一聲高喝從耿炳文身後的佇列中傳來,徐輝祖策馬衝出人群,徑直追上李景隆。
李景隆以十萬兵馬收復失地的計劃,在旁人看來無異於天方夜譚,徐輝祖卻莫名堅信。
他想要成為這十萬鐵騎中的一員。
“魏國公?你們...”耿炳文愣在原地,滿臉無奈。
他只是南軍副帥,根本無權阻攔主帥與魏國公。
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盼著景帥無論如何都能活著回來——畢竟有些失敗,終究要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
徐輝祖也走了,而且帶走了那三萬京軍,如此一來,前往紫荊關的兵馬便從十萬增至十三萬。
...
“景帥?!您怎麼來了?!”聽聞李景隆親率十三萬兵馬抵達紫荊關,守將梁鵬立刻迎了出來,臉上難掩喜悅。
“從今日起,我暫駐你這駐地。”李景隆面色冷峻,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絕,“接下來大軍將一路北進,直到把燕軍徹底趕出雄縣以北!”
“要發動總攻了?!”梁鵬不由得眼前一亮,臉上閃過興奮之色。
“你的任務是堅守紫荊關。”李景隆看向梁鵬,目光中滿是期許,“只要紫荊關不失,真定便無虞,京都亦能安穩。”
紫荊關在真定以北,燕軍若想再攻真定,必先越過此關。
“請景帥放心!”梁鵬微微一怔,隨即躬身抱拳,語氣斬釘截鐵,“末將必定竭盡全力,寸土不讓!”
李景隆不再多言,帶著十三萬兵馬緩緩入城。
一路行來,看著梁鵬治理得井井有條的紫荊關,李景隆心中暗生讚許。
短短几日,這裡竟已煥然一新,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
“看來先前耿老派你駐守通州糧倉,真是屈才了。”李景隆轉頭看向梁鵬,臉上露出明顯的讚賞。
“景帥過譽了。”梁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能得景帥賞識,是末將的榮幸,更是末將的福分。”
言外之意,似是在說此前並未受耿炳文重視。
這也難怪,古代軍中本就有嫡系與非嫡系之分。像梁鵬這般沒什麼背景的將領,若非一戰成名被人發掘,實在難有出頭之日。
若不是遇上李景隆,他或許一輩子都只是個看守倉庫的小官。
“既選擇追隨我,便要抓住每一次機會。”李景隆認真看向梁鵬,細細叮囑,“他日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梁鵬重重點頭,雙目之中滿是感激。
古人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們二人的相遇,是巧合,更似註定。
三日後,一則關鍵訊息傳到紫荊關。
“景帥!居庸關急報!”蕭雲寒快步而入,躬身行禮,“密探回報,有小股燕軍騎兵離開居庸關,直奔大寧方向而去!”
“朱棣似乎就在佇列之中,化裝潛行!”
正在研究輿圖的李景隆猛地抬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他終於按捺不住了!”李景隆眯起雙眼,冷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