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帥知道他要做什麼?”蕭雲寒一愣,臉上滿是不解。
其餘幾人也紛紛露出遲疑之色,他們分明察覺到,李景隆身上驟然騰起一股熾烈的戰意!
“他要去搬救兵,不,確切地說,是去‘騙’!”李景隆撇了撇嘴,冷笑一聲,目光掃過在場眾人。
“平安,立刻挑選五百精銳,要身手矯健、腦子靈光的!一炷香後,隨我輕裝簡從趕赴大寧,錦衣衛隨行!”
“鐵鉉,你帶領徐兄帶來的三萬兵馬,前往齊峰峽與守將何福會合,合兵八萬,於三日後襲擊涿州,務必奪回失地!”
“梁鵬,你率五萬紫荊關守軍,同樣在三日後開拔,直逼雄縣!與涿州的兵馬同時發動進攻,定要拿下雄縣!”
“盛庸,你帶領我們帶來的十萬精銳,即刻出發,直取北平,儘量在三日內抵達!”李景隆最後看向早已按捺不住的盛庸,加重語氣道,“記住,你的任務是隻圍不攻!”
“只需堵住北平九門,連一隻蒼蠅都別放出去!一切等我回來再做定奪!”
“狄龍,你帶三百火器營隨盛庸前往北平,防備燕軍主力回援!”
話音剛落,眾將齊齊躬身領命。
儘管所有人都猜不透李景隆的用意——面對如此強敵,竟要兵分四路?但聽聞他要發動全面反擊,每個人心中都燃起熊熊烈火,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李景隆的目光落在面前的輿圖上,雙眼精光爆射。、
他等這個時機,已經等了太久!這正是他反擊計劃中最關鍵的一環!
他清楚,朱棣此刻正趕往大寧,意圖與寧王朱權結盟。
其目的,無非是騙取朱權的信任,藉著“結盟”的幌子吞併他麾下的兵馬,尤其是那支戰鬥力強悍的朵顏三衛騎兵!
北方諸王中,除了燕王朱棣,便屬寧王朱權麾下的軍隊最為精銳,他必須阻止這二人結盟!
居庸關到大寧路途遙遠,至少要走三日,而紫荊關到大寧雖也不近,但若輕裝簡從、抄小路繞行,兩日便可抵達!
一旦北平被圍,燕軍必定大亂!屆時朱棣尚在大寧,定然鞭長莫及,駐守雄縣、涿州、居庸關的燕軍必會想方設法回援北平。
到那時,另外兩路南軍便可同時襲擊涿州與雄縣,趁機奪回失地!
至於居庸關的燕軍主力,一旦雄縣、涿州、北平同時告急,他們定會優先保全北平,無暇顧及另外兩地。即便分兵馳援,以鐵鉉與梁鵬的能力,李景隆有十足的把握掌控全域性。
這,便是平燕十策的第五策:阻斷燕、寧二王結盟,趁機奪回雄縣、涿州!
“蕭雲寒,立刻派人前往井陘關,告知郭大統領,密切監視居庸關燕軍主力的動向。若三日後居庸關兵力空虛,便讓他即刻率兵奪回居庸關!”
李景隆略一沉吟,轉頭對蕭雲寒補充道。
“是!”蕭雲寒應聲,當即派人趕往井陘關。
北平周邊的涿州、雄縣等據點雖被燕軍攻佔,但燕軍主力仍在真定戰場,因此這些據點並未重點佈防,此刻正是收復的最佳時機!
一旦雄縣、涿州、居庸關盡數收復,燕軍所佔之地便只剩永寧城,屆時他們必然不戰自退,否則只會落得被分而殲之的下場!
若最終還能一舉拿下北平,對平燕之戰而言,必將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屆時沒了老巢的朱棣,便會淪為過街老鼠,滅亡之日指日可待!
不過李景隆也清楚,北平絕非易取之地。因此他給盛庸的命令是“只圍不攻”,就像當初燕軍圍困真定城那般。
一切,都得等他從大寧趕到北平再說。
“李兄,說了半天,怎麼沒給我安排任務?”這時徐輝祖緩步走出,看著李景隆,語氣裡帶著幾分失落,“怎麼,是拿我當外人,還是覺得我不堪大用?”
顯然,徐輝祖已有些不快,埋怨李景隆讓他在一旁閒著。
“徐兄誤會了。”李景隆連忙笑著擺手,神色一凜,“徐兄的任務最是關鍵!你得隨我同去大寧,而且,非你不可!”
以徐輝祖在軍中與京都的威望地位,有他同行,勸說寧王朱權時必能事半功倍。
徐輝祖一聽,這才滿意點頭,心中不禁暗贊。
單看李景隆方才一連串的部署,便知他運籌帷幄,每一步都恰到好處。雖驚險萬分,卻讓人熱血沸騰,戰意昂揚!
“出發!”隨著李景隆一聲令下,眾將領紛紛領命告辭,帶著各自的任務陸續離開紫荊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