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66章 是試探,也是警告

可是她與李景隆在內院分別之時,明明聽到福生說有貴客到啊。

“楚凝,還不快快參見陛下?”李景隆低頭撫了撫女兒的發頂,語氣裡帶著笑意,抬手指了指朱允炆,看向了袁楚凝。

“參見陛下...”袁楚凝斂衽行禮,臉上閃過了一抹明顯的詫異,腕間銀鐲輕響,聲音溫順得恰到好處。

“免禮。”朱允炆也笑了,抬手揮了一下,接著好奇的看向了手裡依舊拿著兩塊點心的嫣兒。

嫣兒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倚在父親的腿邊,饒有興致的仰頭看著面前這個陌生的大人。

手裡的那兩塊梅花酥捏得小巧玲瓏,酥皮上還印著淡淡的花瓣紋。

朱允炆伸手摸了摸嫣兒的小腦瓜,嘴角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你叫嫣兒?”

“我是叫嫣兒,你呢?”嫣兒仰著小臉,烏溜溜的眼睛打量著朱允炆身上的明黃常服,“大叔叔,你是誰呀?”

“嫣兒,不得無禮!”袁楚凝見狀,急忙上前幾步,埋怨的瞪了嫣兒一眼,“陛下莫怪,剛剛我讓後廚做了些點心,這孩子非要嚷嚷著給他父親送來嚐嚐。”

“無妨,童言無忌。”朱允炆看著嫣兒手裡的梅花酥,故意露出饞相,“這點心聞著真香,能分一塊給朕嗎?”

嫣兒扭頭看了看父親,又瞅了瞅母親,把左手那塊遞過去:“給你!”

朱允炆接過點心,毫無防備的放到嘴裡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在明黃袖口,清甜的豆沙餡在舌尖化開。

他滿意點頭:“嗯!好吃,比御膳房做的還可口。”

“這孩子自幼便喜歡吃這些,”李景隆接過嫣兒右手那塊點心,指尖捏著酥皮輕笑,“上次在良鄉駐紮時,在縣城裡的茶樓發現了一個擅做點心的廚子,回京的時候便一併帶了回來。”

“陛下若是喜歡,回頭讓他做一些送進宮去。”

“良鄉”二字像枚細針,輕輕刺破了朱允炆臉上的和煦。

他捏著點心的手指頓了頓,喉間動了動卻沒接話,只是默默嚼著嘴裡的甜香,彷彿那兩個字帶著什麼難以言說的澀味。

“嫣兒,爹爹還有正事,跟娘回去。”李景隆捏了捏女兒的臉蛋,抬眼看向袁楚凝時,目光裡藏著一絲看破不說破的默契。

他怎會不知,妻子是故意帶著女兒來解圍的。

袁楚凝福身告退,拉著一步三回頭的嫣兒離開了書房。

樓梯上的腳步聲漸漸遠去,書房裡的暖意彷彿也跟著散了些,只剩下窗外雪粒敲窗的輕響。

“下次行事,最好先稟明朕。”朱允炆把最後一點點心送進嘴裡,用錦帕擦了擦指尖的酥皮碎屑,語氣聽不出喜怒,“免得生出誤會,傷了君臣和氣。”

“微臣謹記陛下教誨。”李景隆拱手行禮,唇角噙著溫順的笑意。

他看得明白,朱允炆雖對他私刑處置朝臣的事怒不可遏,卻礙於局勢不敢真的撕破臉。

方才若非袁楚凝及時帶嫣兒進來,那劍拔弩張的僵局還不知要如何收場。

“年節近了,”朱允炆望著窗外覆雪的楓林,聲音緩了些,“這期間,朕不希望再出任何亂子。”

他頓了頓,側頭看向李景隆,“太后說了,年初一讓你帶妻兒進宮請安,正好你們也許久沒見了,她常常唸叨你。”

李景隆心頭微動,不自覺的眯了眯雙眼。

當初朱允炆、朱允熥、李景隆年少時,就經常在東宮一起讀書、玩耍,那時候的呂妃,慈眉善目,溫文爾雅,對他們三個都極好。

可時過境遷,呂妃已經成了太后,曾經的玩伴也成了君臣,早已不是當初的懵懂少年。

三個人的境遇,如今已完全是南轅北轍,各自走上了各自的道路。

“好,看來我得精心準備一份年禮了,”李景隆笑著點了點頭,回想著穿越而來的這段時日,沒想到日子竟過得這麼快,馬上要迎來自己在大明朝的第一個新年了。

“說起來,朕這次來,還替你帶回個人。”朱允炆笑了一下,指尖在窗欞上輕輕敲著,像是在斟酌什麼。

“哦?是誰?”李景隆故作好奇,思索著追問,心裡卻飛快轉著念頭。

朱允炆笑而不答,只朝呂文興使了個眼色。

片刻後,樓梯上傳來拖沓的腳步聲,一個佝僂的身影跟著呂文興登上三樓,停在李景隆面前時,頭低得幾乎垂到胸口。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不久之前被他打發回老家的晚楓堂看門老僕,鍾叔。

李景隆看著老人凍得發紫的耳廓,還有那雙藏在渾濁眼皮下,閃爍不定的目光,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送這老頭離京前,自己明明給足了盤纏,還特意囑咐他永遠不要再回京城。

可是沒想到此時卻被朱允炆親自送了回來。

鍾叔顫顫巍巍抬起頭,正好撞上了李景隆帶著懷疑的凌厲目光,渾濁的眼睛裡瞬間閃過一絲慌亂,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小...小人參見侯爺,參見陛下。”老邁的膝蓋重重地撞在青石板上,發出沉悶的響聲,像塊石頭砸在人心上,聲音中還透著一絲不知所措的無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