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踏上了前往江南的求才之路。
而南陽的各項建設,並未因此而有絲毫的停歇。
謝遠將自己的目光,從那些宏觀的制度改革之上,暫時移開。
轉向了,一個更具體,也更貼近百姓日常的民生細節——醫療與衛生。
在下鄉勘察的過程中,他痛心地發現。
南陽的百姓們,普遍缺乏最基礎的衛生知識。
生了病,要麼,就是靠著年輕力壯,“硬抗”過去。
要麼,就是去村口的土地廟裡,求神拜佛,燒香磕頭。
實在撐不住了,才會想著,花費一筆,對他們而言,堪稱天價的診金,去城裡那幾家,高高在上的大藥堂,請一位大夫看一看。
一場,在後世看來,再也普通不過的“風寒”,就可能讓一個壯勞力,徹底喪失勞動能力。
一場小小的“腹瀉”,就可能輕易地,奪走一個孩童的生命。
這個問題,如同一塊塊無形的巨石,沉重地,壓在每一個貧寒家庭的身上,嚴重地制約了南陽的生產力,和百姓們最基本的幸福感。
這天,謝遠在城中微服查訪。
當他路過一條貧民巷時,看到一戶人家的破舊門口,圍著不少神情悲慼的街坊鄰里。
從那低矮的茅草屋裡,還隱隱傳來,婦人那悽苦無比的哭聲。
“大夥兒,這是出了什麼事了?”謝遠上前,向一位正在嘆氣的老者,開口詢問。
那老者看了他一眼,唉聲嘆氣地說道:“唉,客官您有所不知啊。”
“是老李家的小孫子,也不知怎麼了,從昨天夜裡起,就渾身滾燙,說胡話,剛才……剛才還抽搐了起來,怕是……怕是得了‘急驚風’,要不行了啊。”
另一位大嬸也抹著眼淚補充道:“是啊,太可憐了。老李家窮,連去城裡回春堂請大夫的診金,都湊不出來。這……這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等死了啊。”
謝遠聞言,心中一緊。
他分開人群,走進屋裡。
只見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小男孩,正躺在床上,滿臉通紅,嘴唇乾裂,已經陷入了昏迷。
孩子的母親,正趴在床邊,哭得肝腸寸斷。
謝遠上前,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
滾燙!
典型的,急性高熱驚厥。
在後世,幾片退燒藥,就能解決的問題。
在這裡,卻是一道,足以奪人性命的鬼門關。
他立刻對身旁的護衛下令:“快!回府!將我書房藥箱裡,備著的石膏、知母、甘草,都取來!用最快的速度!”
在眾人那,將信-將疑的目光之中,謝遠親自,用隨身攜帶的一個行軍小鍋,就在那戶人家的院子裡,升起了火。
他熟練地,按照君臣佐使的配比,為那孩子,熬製了一碗,最簡單,卻也最對症的退燒藥湯。
他還指導著那位,已經六神無主的母親。
“大嫂,快去打一盆乾淨的溫水來。”
“不要用熱水,也不要用冷水,就要溫水。”
“用布巾,不停地,擦拭孩子的額頭、脖子,還有手心腳心。這樣,能幫他,把身體裡的熱氣,散出來。”
這些,在當時人看來,頗為“古怪”,甚至有些“離經叛道”的法子。
卻起到了,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
半個時辰之後。
那個原本已經昏迷不醒,渾身抽搐的孩子,身上的熱度,竟真的,奇蹟般地,降了下來!
他悠悠地,睜開了眼睛,發出了一聲,微弱的呻吟。
“娘……”
這一幕,讓在場所有圍觀的街坊鄰里,都驚呆了!
他們看著謝遠,如同在看一位,能起死回生的,在世神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