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

第101章 度假中的腦洞大開

當他在華納的攝影棚裡親眼目睹了一個直徑長達四十英尺的巨大模型後,他才明白這玩意竟然是實拍的,等他湊上前去近距離觀察時,細碎的燈泡,黑色的光纜,讓他那來自童年的濾鏡碎了一地。

“噢,飛船上的光難道是你們用一個個燈泡打出來的嗎?”伊森好奇的問。

“是的。”他的話音尚未落下,一個贊同的聲音便已出現,“因為史蒂文需要飛船的各個部位按頻次亮起,所以我們就給這艘飛船上佈置了一萬多個燈泡。”

“因為只有這樣,當他們亮起時,我們才能營造出一種類似於音樂節拍的節奏感。”

“而為了製造這艘飛船,我們花了大概三百五十萬美金。”

這個話語讓伊森扭過了頭。

當他發現說話之人乃是一名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後,他便友好的伸手,自報家門。

“你好先生,謝謝你為我解答,我是伊森·瓊斯。”

“伊森·瓊斯?噢我知道你——史蒂文每天下班都會泡在你發明的《吃豆人》街機前。”

“他說這樣能給他帶來靈感。”

中年人笑著伸手,與伊森簡單一握。

同時還自我介紹道:“我是道格拉斯·特朗布林,劇組裡的視覺師,你可能不認識我,但沒關係,你因為你肯定知道我的作品,《2001漫遊太空》的視覺效果就是我做的。”

噢,這也是個大佬。

伊森用力的搖了幾下手。

在對方的介紹下,伊森也逐漸明白了斯皮爾伯格在電影裡的視覺效果到底是如何呈現的了。

說的簡單一點,那其實就是大力出奇跡。

用模型打造出腦中的想象,然後再用最基礎的物理原理為其增光添彩。

其過程……

“我怎麼感覺和電路板街機有點相似?”伊森小聲吐槽。

“本來就是一樣的。”伊芙琳很是贊同,說:“只是成本上略有區別。”

由於伊森是斯皮爾伯格帶來的,所以不管他們好奇什麼,劇組裡都有專業人士負責解答。

而在現場看了一會兒後,收穫各種答案的伊森便對拍戲這件事情失去了興趣。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繁雜的幕後工作讓拍片的過程看起來沒有意思。

就比如說,這個年代的攝影機沒有自動對焦,因此需要攝影組的工作人員用尺子測量攝影機和演員之間的最佳距離,然後再用膠布在地上作出記號,拍攝時讓演員站在固定位置,這樣才能保證拍攝出來的成品不會出現對不上焦的情況;

還比如說,拍攝監視器這種裝置目前還沒有研發出來,因此在電影拍攝時,你只能觀看到演員的現場表現,至於實時拍到的畫面?這玩意只有攝影師自己看得到,就連導演都得等膠片沖洗出來之後,才能知曉拍攝當日的畫面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畫面。而正是因為導演自己都拿不準,所以補拍一詞才會誕生。

當前期工作大於實拍時長的無聊現狀出現後,伊森對電影製作的好奇便和墜入山谷的人一樣,一落千丈,就算此時有老爺爺出手相救,他估計自己也不會重燃好奇之火了。

同樣覺得無聊的,還有伊芙琳。

女孩本以為好萊塢片場很好玩呢,結果……

就這?

因為禮貌的緣故,兩人並沒有立刻離場,而等斯皮爾伯格收工後,忙了一天的他也主動提出,要請遠道而來的二人吃一頓飯,地點他都選好了,是他上次和伊森說的,卓別林喜歡的mk餐廳。

雖然觀看電影拍攝的感覺不怎麼好,但在飯桌上,伊森和伊芙琳倒是聽到了一個八卦。

“噢伊森,你問我《第三類接觸》這部電影的靈感是從哪裡來的?”

“這部電影的靈感其實是有原型的。”

“羅斯威爾事件你知道嗎?”

“就是那個發生在1947年的外星飛碟墜毀事件。”

“那個故事其實還有後續內容,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我覺得有意思,於是便決定將它拍成電影。”

“後續內容應該是發生在十幾年前吧,我們阿美利加終於和羅斯威爾事件中的外星文明聯絡上了,對方駕駛著飛船來到了我們地球,在經過一番溝通之後,我們發現了對方很善良。”

“正是因為外星人很友善,於是我們便想了解更多的資訊,當時的大統領直接就簽署了一個秘密的交換計劃,計劃的內容就是派遣一支米軍小隊,讓他們跟著外星人回到他們的家鄉,去探聽那裡的情報,而為了拿到情報,他們還和外星人約定,要在多少年後送他們回來。”

“故事的內容就是這麼的簡單,故事的結尾我其實也不知道,因為目前沒有聽說有人類回來,但這並不重要對吧,因為光是這些已知的內容,那就足以讓我拍成一部電影了……”

好傢伙!

伊森聽愣了!

原來《第三類接觸》這部電影竟然是羅斯威爾事件的後續?

這也太惡搞了吧!

至於理由?

很簡單!

因為伊森聽過羅斯威爾這個事件!

又或者說,在他上輩子成長的那個年代裡,就連各路報紙都在報道這件事情!

上至《****》,下至《法制晚報》,就沒有一家報紙不在討論它的!

而這個事件的內容也很簡單,說的就是1947年,新墨西哥州的羅斯威爾下了一場雷暴雨,一名農場主聽到了一聲巨響,第二天便在農場周圍發現了許多金屬碎片。這一情形讓米軍介入調查。

幾日後,又有一名羅斯威爾的居民宣稱,自己發現了一架不明飛行物的殘骸,周圍還有幾個身形矮小的屍體,隨後,米國政府強勢介入,封鎖了現場。

至此,外星人來到地球的聲音便甚囂塵上。

上輩子,伊森只是將這個故事當八卦聽。

因為直至2023年,世界上都沒有出現公眾認知的外星人。

可現在嘛……

《第三類接觸》是羅斯威爾事件的後續?

可以的……

斯皮爾伯格這個大導演是真特碼牛嗶!

什麼小道訊息都能拍成電影!

伊森覺得斯皮爾伯格這個靈感來源有些離譜。

而覺得故事挺扯的人還有伊芙琳。

在吃完晚飯,和斯皮爾伯格告別後,前往酒店的路上,坐在副駕駛的女孩就在那兒吐槽電影劇情的無趣,“如果這個故事和羅斯威爾事件有關,那我覺得,它應該拍的更加黑暗一點!”

“因為那樣才會有意思!”

“就比如說,外星人來到地球,和人類進行善良接觸的前情不便,後面稍微改一改,這些外星人是宇宙中的高等生物,他們來地球是為了觀察人類這個低等文明有沒有可能威脅到自己,如果有威脅,那就直接打擊,如果沒有威脅,那就獲取基因資料,抑制他們發展。”

“所以他們才會在離開時帶走一批人類,那是為了對人類進行特殊研究。之後承諾將他們送回來,那是外星人準備在研究清楚人類的dna後派間諜偽裝成人類,以此對地球進行秘密入侵。”

“而這個爆料點要放在人類被外星人帶走之後,也就是說,這個事實只有上了飛船的人類才能發現。電影的最後那就是他們在宇宙飛船上凝望著越來越遠的地球,看著它們慢慢變黑。”

“這預示著地球將會在未來深陷危機。”

“怎麼樣,這個故事聽起來是不是就有意思多了?”

伊芙琳衝著伊森眨了眨眼。

就差沒再臉上寫著誇我了。

而她的腦洞則讓伊森嘖嘖稱奇,“oh!fxxk!劇情被你這麼一改,那頓時就從科幻片變成了動作片,甚至可能是科幻動作片了,這部電影絕對能拍第二部,具體內容就是外星人融入地球!”

話一出口,伊森便覺得有些不對勁。

如果按照姐姐的腦洞來改的話,那這電影不就成了漫威的秘密入侵大事件了嗎?

這個腦洞真的是……

有些離譜!

然而,就在伊森想要感慨,這種跨越時空的聯絡真特碼的湊巧時……

陡然閃過的一道靈光,讓他覺得事情更加不對勁了。

眉心微蹙,道:“伊芙琳。”

“嗯?”

“剛剛史蒂文是不是說,故事的最後外星人允諾人類,會在一段時間後把那些帶走的人類送回來?”

“是啊,怎麼了?”伊芙琳本能回答。

她不明白伊森為什麼會這麼問。

但在此時此刻,伊森卻覺得自己腦洞大開!

斯皮爾伯格的故事版本是:外星人來到地球帶走了一名電工,並在多年以後將他送了回來。

伊芙琳的故事版本是:外星人對人類心懷不軌,想要密謀顛覆整個人類文明。

而把這兩個故事綜合一下,那就成了外星人來到地球帶走了一名電工,並在多年以後送了一名偽裝體來到了地球。因為在飛船上,人類電工就已經探聽到了外星人的陰謀,於是在來到外星球后,他便積極地想要尋找將要前往地球的外星人,想要策反它。

因為這個外星人是個心地善良之輩,是反對自身文明對其他文明的顛覆計劃的好孩子,於是在人類電工找到它後,它便決定幫忙,提醒地球人有外星危機。

由於一開始外星人是和阿美利加接觸的,為了避免顛覆計劃失敗,所以再次出現時,他們選擇了反方向降臨,而又由於那個好心的外星人在和人類電工接觸時,潛心學習了不少人類知識,其中很多都是電工知識,所以在來到地球后,它便逐漸的成為了一名電工。

但這個身份不能讓它提醒人類外界存有外星危機,所以在它絞盡腦汁下,它便決定以寫書這種方式傳播自己的提示,在多次練筆之後,它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了這樣一句話——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沒錯!

大劉這個濃眉大眼的電工其實是個外星人!

邏輯特碼的閉環了!

“哈哈哈哈——”

想到這裡,伊森直接就樂出聲了。

而他的奇怪大笑也讓伊芙琳很是疑惑,“伊森,你怎麼了?”

“我沒事……哈哈哈……我只是……哈哈哈……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好玩的事情……”

伊森樂個不行。

此時此刻的他終於找到了今日份的快樂了!

雖然這個腦洞無法與人分說,但不重要啊!

他快樂了,那就夠了!

哈哈哈哈——

他儘量不讓自己笑出聲~

而在傻樂的過程中,伊森又想起了一個問題。

伊芙琳覺得,第三類接觸之後,外星人就會攻打地球?

那這玩意,不就是《太空侵略者》的故事嗎?

嘶……

原來這遊戲的靈感來源在這兒啊!

在這個瞬間,伊森覺得,沒有人比自己更懂《太空侵略者》了!

注:1羅斯威爾事件都上過c站,感興趣的可以直接度娘,各種解讀那簡直比電線杆上的牛皮癬還要多。這個事件後來還出了一本書,叫做《羅斯維爾真相》,就算感興趣也別買,裡面的內容和網際網路上傳播的基本沒啥區別,只是補充了很多細節,真的是浪費錢。2《第三類接觸》是不是根據米國民間流行的‘澤塔行動’拍的,這個斯皮爾伯格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這部電影的確是因為羅斯威爾事件的後續火的,外星人是那個年代米國民間很火的話題,所以現在看《第三類接觸》可能覺得枯燥,但那個年代人們看它就像是看紀實片一樣,通篇看過去都是米國人當時的幻想和期待,這也是吃了時代紅利了。3《太空侵略者》還真的是‘澤塔行動’的反方向解讀,覺得外星人不會那麼美好。

ps1,退燒了,但還在咳,重點是還竄稀,今明兩天一章,週末恢復雙更。

ps2,大劉那個腦洞是碼字時偶然來的,不知道是燒糊塗了還是湊巧來的,各位當個樂子看就行,不是大綱上的內容。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