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第666章 張飛和李逵的區別

作為赫赫有名的“百村”成員之一,花崗村從兩年前起,就已經是附近十里八鄉絕對的經濟中心了。

甚至為了配合德州地區完成最基本的城鎮化指標,還於去年大肆擴建了一番,硬生生將一個原本不怎麼大的農村,搞成了一個鎮子的模樣。

馬路、鄉街、門市、學校、招待所、小中巴車站,樣樣具備,甚至連用於各村各企業辦事處駐紮的辦公樓都修了好幾排。

也就是花崗村的村民如今不怎麼依靠農業來養家餬口了,否則的話,光那些建築擴建所需要佔用的土地,就足以讓這個在三年前並不富裕的村子心疼到無法呼吸。

而既然是百村成員之一,與其它九十九個村子一樣,在經歷兩年多時間的潛移默化下,花崗村最有威望、說話最有份量的,自然是當初某位科長唯一指定的“專案中間人”。

但與過許多百村成員不太一樣的是,花崗村的專案中間人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村民小組……第6村民小組。

所以,跟第6村民小組的其它成員一樣,袁滿每一天都很忙。

………………

“對不住了哈,徐老闆,你打算進的這一批阿克明斯特地毯,除非是一次性全款,否則的話,我們沒辦法賣給你。”

坐在簡陋的綜合廳裡,略顯笨拙地在那臺電腦上敲擊了好一會兒後,袁滿盯著顯示屏看了一眼,旋即扭過頭來,對著眼前這個大老闆模樣的男人擠出一抹客套的笑容。

男人頓時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跟港臺劇裡的大老闆一樣,盛氣凌人地將桌子拍的啪啪作響:“全款!?”

“你們齊魯人就是這麼做生意的!?”

“別的地方都是先交一點定金就可以拿貨了,老子看在第一次合作的份上,主動提出先給30%的訂金,夠給你們面子了吧?”

“可結果呢!?”

“你們這些侉子竟然獅子大開口要全款!?”

“操,這輩子沒見過錢是吧!?”

“做生意有你們這麼做的嗎?”

花崗村開放式的綜合廳裡每天都有許多人排隊等著洽談業務,因此男人這麼一鬧,頓時幾十雙眼睛齊刷刷地看了過來。

男人見狀,眼底閃過一絲得意。

在江湖上混了那麼多年,他自然知道各地的風土人情大有不同,像魯西北這邊的人最是好面子,也最是好拿捏,在當下但凡把事情往大了鬧,只要你說的有理,眾目睽睽之下,那就沒有拿不下的。

孰料袁滿只是笑了笑,然後將對方提供的企業資料往前推了推:“對不住了哈,徐老闆,除非是全款,否則這批阿克明斯特地毯沒辦幫你協調。”

男人見到袁滿這幅不為所動的表情,眼底閃過一絲狐疑,旋即卻是語氣柔和了下來:“這位同志,你看啊,我也是聽朋友說你們德州人做生意實誠,徐崗村的阿克明斯特地毯質量也特別好,這才大老遠從連雲港趕過來的。”

說著,雙手一攤:“你看,從連雲港到德州可不算近,這一來一回的,就是三四天過去了,現在客戶那邊催的又很急,這要是耽誤了,那就是幾十萬的損失,兄弟我就算有點家底,也經不住這麼折騰啊!”

“而且我剛才不是告訴你了麼,這三千條地毯還是第一批,那邊說了,只要質量滿意,後面還有將近一萬條的大單……你們也是開門做生意的,總不能把送上門的錢往外推吧?”

摸出一根萬寶路遞了過去,男人臉上堆出笑容:“再說了,咱連雲港雖然屬於蘇北,但說起來跟你們齊魯也算是一家人啊,當初要不是劃了出去,我也是個魯南人呢……我知道你們這兩年跟徐州那邊鬧彆扭,可連雲港畢竟不是徐州不是?”

“乾脆這樣,你們要是實在不放心的話,乾脆這樣,我還是先付30%訂金,然後你們分成兩波發,先給三成的貨,等我把第一批貨驗收完畢,沒什麼質量問題之後,我再把剩下的錢一次性給你們打過來,你們再把其餘的貨發過來!”

徐州和連雲港以前都屬於齊魯管轄範圍之內,所以男人這是打算攀老鄉交情。

八九十年代的齊魯,很多地方是出了名的好忽悠,但凡你能跟對方扯到稱兄道弟,就鮮有不中招的……更何況男人剛才一直在打伏筆,有著後續第二批那麼大的一個訂單做誘餌,又提出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解決方案,他就不相信對方能忍得住。

孰料袁滿卻是禮貌地推開了對方敬過來的煙:“對不起,徐老闆,阿克明斯特地毯畢竟不比別的東西,不但原料昂貴,做起來也極為耗時耗力,我身為專案對接人,必須要為自己的鄉親們負責。”

抬起頭來微微看了男人一眼,袁滿的表情帶著一抹強制壓抑住的鄙夷:“第一,我們花崗村生產的阿克明斯特地毯質量有口皆碑,絕對不會出問題,就算真的商品出現問題了,不用徐老闆你說,我們自己就會十倍賠給你們!”

“第二,萬一,我是說萬一,其實並沒有後續的訂單,而徐先生拿到第一批地毯後又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反悔,那我們不是虧到姥姥家了?”

捕捉到袁滿眼底的那一絲鄙夷,男人第一反應卻是一驚……莫非是哪裡露馬腳了?

所謂阿克明斯特地毯,其實就是大家在酒店、高檔餐廳或者會所裡經常見到的那種厚實的機織羊毛地毯,在當下絕對屬於妥妥的高檔貨。

只不過雖然這種地毯有好幾個地方都能生產,尤其是廣州那邊的產能甚至更大,但論及綜合質量和價效比,卻是以齊魯為佳……事實上,國內阿克明斯特地毯製造業的隱形冠軍企業就是齊魯的。

花崗村的阿克明斯特地毯最近這一年多來很火,齊魯這邊的侉子在國內又是出了名的好騙,所以姓徐的男人這才想到跑到這邊來。

而剛才袁滿的最後一句話,無疑是點破了男人的小算盤。

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你買三千條地毯和買一千條地毯的報價,是不可能一樣的。

所以這就催生了一種在當下已經在部分地區逐漸盛行起來的騙商模式,漫天吹牛,虛報訂單規模,將價格壓到最低後,只拿第一批貨就完事……也就是說,那30%的訂金,其實就是所有的貨款了。

只不過,你以為這樣就完事了?

no,no,no,你太單純了。

由於虛報的訂單規模很大,剩餘的70%貨物,商家一時之間是肯定賣不出的,可又不能老是壓在倉庫裡吃灰。

所以接下來怎麼辦?

那自然是讓自己的同夥,以另一個身份找上門去,然後報出一個很低的價格,表示願意將所有的尾貨吞下啊。

急於出貨的商家這時候往往不會管這麼多,那肯定是一口答應下來。

所以呢,第二個同夥又以一個極低的價格拿到了30%的尾貨。

接下來第三個人下場,以一個更低的價格把所有的尾貨全部掃下來。

這麼一翻操作下來後,如果你去核算一下成本,就會發現,你幾乎是以一個60%的價格把所有的商品全部拿到手,在這個商品供應依舊比較緊張的年代,這簡直是暴利中的暴利。

當然,這種手段不適合所有的商品,只適合諸如阿克明斯特地毯這種在當下單價比較高,應用場景又比較少,一旦入坑就很容易滯銷的部分商品罷了。

廣州那邊已經有人中過招,警惕起來了,所以他們就把目標轉移到更傻更容易上當受騙的齊魯鄉鎮企業身上來了。

不過男人還是沒有死心,畢竟在他看來,像這些整天只窩在鄉下的土老帽怎麼可能識得這種剛剛研究出來沒多久的手段?

當下一臉的委屈:“這位同志,你怎麼能這麼想我呢,只要你們地毯的質量好,我哪能說不要就不要呢?”

袁滿見他依舊在那死裝,眼裡忍不住露出一絲厭惡,瞅了瞅大廳後面排著的長長隊伍,不難煩地將電腦的顯示器轉過來:“徐先生,你名下的連雲港宏宇商貿公司和鹽城萬博機械經貿有限公司,自打四月份以來,已經在德州和濟南地區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與五家企業毀約了……需要我給你點進備註一欄,看看夏留通銷社和大華公司那邊給你做的評估分析麼?”

看著電腦螢幕上那密密麻麻的表格,姓徐的男人頓時心裡一激靈,當即罵罵咧咧地站了起來:“不肯賣就不肯賣唄,還整那麼多理由……什麼玩意!!”

說著,快步走到大廳門口,狠狠往地上吐了口痰後,轉過身來罵道:“操,活該你們這些侉子一輩子受窮!”

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楊默忍不住皺了皺眉,然後側身問了問旁邊的土狗同學:“最近這種事很多?”

呂瑩瑩撇撇嘴:“那可不?自打德州開啟華東災區百億援建計劃以來,跑這地頭上想找冤大頭宰的人是一票一票的……現在我們這邊,一聽到那幾個地名就直皺眉,要不是老嚴反覆強調不要搞一刀切,這個姓徐的連進綜合業務廳的資格都沒有!”

說著,氣鼓鼓的哼了哼:“現在我最煩的就是那些動不動就跑過來攀老鄉的了……張飛和李逵雖然都是莽漢,可這兩人的秉效能是一回事麼!”

楊默聞言,笑了笑。

身為最早對外開放的14座沿海城市之一,手握無數好牌的連雲港卻在散裝的江蘇混成最沒存在感的十三妹,不是沒有道理的。

雖然說對方的做法是介乎於“騙”和“鑽空子”之間一種行為,在當前的法律框架下還構不成違法,但這種耍小聰明不守信的事發生的多了以後,跟後世的印度一樣,你就別怪人家會對你有偏見了。

還是那句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想到這裡,楊默輕輕敲了敲土狗同學的腦袋:“走吧,進去悄悄,看你那兩個多億到底花哪兒了!”

………………

這才剛邁腿走進綜合大廳,就聽到一陣爭執聲從裡面傳來。

一瞅,卻是剛剛才請走了那個姓徐男人的袁滿正抱著一個年紀不大的小青年使勁往外推……要不是袁滿的動作始終帶著一絲小心翼翼,彷彿生怕弄疼了那個小青年似的,楊默差點以為這個莊稼漢出身的中年男人是在教訓人家了。

“回去!回去!瞎起什麼鬧啊,哪有幹了活反把工錢還回來的道理,不知道的還以為俺們花崗村的人是土匪呢!”

袁滿一邊換了個姿勢,把小青年的腰環住,扛著就往廳外送,一邊嘴裡滿是不樂意地嚷嚷道。

被這雙糙手宛如抱媳婦般抱起來的小青年無助地扶了扶自己的眼鏡,臉色漲紅著辯解:“可是我有工作單位啊,我已經領著農科站的工資了,幫你們改進種植技術本就是我的工作職責……你們再給我錢,這是哪門子道理,那不是讓我犯錯誤麼!”

袁滿虎著個臉:“犯哪門子錯誤,你讓你們領導直接找我來說……你們農科站有農科站的規定,我們村有我們村的規定,既然你幫我們改良了西瓜種植技術,那就是技術入股,而且西瓜屬於經濟作物,又不是糧棉作物,我們賣多了錢給你按規矩分紅,天王老子來了也管不著!”

說著,朝著門口嚷嚷了一聲:“都在那看什麼閒,來兩個人搭把手,把小李技術員送回站裡去,順便看看他們領導在不在,在的話幫著說明一下情況……注意著點,要是磕著傷者小李技術員,仔細你們的皮!”

然後蹲下身子,將年輕人剛才趁機丟下來的信封撿起來,往對方褲兜裡一塞:“別婆婆媽媽的了,俺們農村人講究個恩怨分明……這錢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們,以後也別來俺們花崗村指導技術了……還不趕幫忙緊扶著小李技術員回站裡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