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第655章 談話

走進臨時充當談話室的小會議室,一個年近五十的壯年立即站起身來,笑呵呵地主動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這位姓潘的男人很和善,彷彿全然沒有一點中組領導的架子,完全符合體系內人事工作者的固有印象。

緊緊握了握手之後,楊默微笑著一一跟考評小組的成員打過招呼,然後很自覺地坐在了會議桌另一側居中的椅子上,與考評小組相對而坐。

看著禮貌微笑,卻沒有什麼惶恐或者緊張表情的楊默,潘青山微微頷了頷首:“楊默同志,我們已經按照程式,找大華公司的黨組書記、黨組成員、組織人事部門,以及其它各部門的主要成員都談話瞭解過情況了;”

“雖然公司的主要成員對於楊默同志你的能力和成績都非常認可,但我們瞭解到,楊默同志你在工作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

說到這裡,潘青山左右掃了掃,看見書記員已經很自覺地做起了筆錄,這才收起了笑容,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所以,按照組織原則和程式,我需要向你詢問幾個問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楊默同志你不但是大華公司的總經理,同時也兼任著德州城產公司的總經理,所以我們會就你在兩家企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起進行問詢。”

楊默輕輕點了點頭:“潘主任,我理解。。”

潘青山看了一下手裡的筆記本:“第一個問題,有人反映楊默同志你在工作中過於獨斷,許多重大決策不經過會議表決便直接下決定,忽視了民主原則……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楊默聞言,略顯詫異地看了看眼前這位中組領導。

“不民主”這頂帽子雖然聽上去聽唬人,甚至很有些違反組織原則的意味在裡面,但實際上,這卻是個連屁都算不上的小問題。

楊默獨斷專行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要真是個問題,他早就被組織上約談了,哪裡輪得到現在?

再說了,從八十年代起,國企就逐漸推行廠長負責制起來。

什麼叫廠長負責制?

就是什麼都由廠長說了算!

雖然大華公司名義上並不是廠長負責制,但一堆堆的亮眼成績放在眼前,大傢伙早就預設公司裡是楊默說了算了。

不過既然對方這麼給面子,並且不吝於一上來就釋放善意,楊默自然不會傻到去懟人家,當下只是輕輕笑了笑:“民主集中嘛,該民主的民主,該集中的集中……只要是正確的建議,我還是聽得進去的。”

這句話回答的很官方,也很委婉。

楊默說的是“正確的建議”,而非“有道理的建議”,短短一個字的不同,就變成了以結果為導向的邏輯,立馬變得大相徑庭了起來。

潘青山微微點頭,接著問出了第二個問題:“有人反映,楊默同志你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注意團結同志,也不願意融入到集體中去;”

“不管是大華公司還是德州城產公司,自楊默同志上任以來,一次民主生活會都沒有參加;”

“除此之外,在過去的一年半里,身為一家央企單位的總經理,你沒有去努力地幫助和改善本地國企兄弟單位的經營狀況,反而卻花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扶持本地的鄉鎮企業……對此,楊默同志有什麼看法?”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楊默就知道“反映情況”的是哪些人了。

對於一次都沒參加民主生活會這種細枝末節的小事,其實雙方都沒往心裡去。

且不說楊默上任後一直都忙的要死,根本沒什麼時間和精力參加這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內部形式會議,就算真參加了,以楊默的行事做派,其他人敢把自己的那些無關緊要的小辮子放出來讓他抓?

但是最後的那一段話,卻是有些敏感了起來……這哪裡是區區一個“不注意團結”可以概括的啊,分明是有人指責楊默背叛自己的階級和立場!

當然,用屁股想想也知道,就算是德州城產公司那邊的老傢伙,也是萬萬沒有這個膽子向中組的領導反映這種話的。

所以,這些話究竟是公司裡的人反映的,還是潘青山“替別人問”的,就需要大大地打個問號了。

念及至此,楊默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這位領導幹部考試與測評中心的副主任,語氣卻是沒有任何波瀾:“設計師說過,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是大華公司還是德州城產公司,對於合作企業和供應商品的標準一直放在那,從未有過更改。”

言下之意很明顯,他是個以結果為導向的人,大華公司之所以能在短短兩年內做出這麼多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所以,你自己不爭氣,就怪不得別人了。

潘青山聞言,依舊是那副微笑模樣,點了點頭後,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根據其他同志反映,貴公司的宋文軒宋主任,憑藉著去年的出色表現,明明可以破格提拔為副處,但楊默同志你卻並沒有這麼做……這似乎與楊默同志你不拘一格提拔人格的作風,以及追求公平公正的作風,有所相悖呢。”

隨著談話的逐步深入,對方問的問題也逐漸尖銳起來,饒是楊默,也下意識地皺了皺眉毛。

去年把卓瑪麗提到副處,但卻將宋文軒的名字從名單上劃去,的確是一個真正可以被攻訐的缺口。

你可以做事霸道,你可以沒有階級感情和人情味,但你既然前面都說了你是個以結果為導向,講究公平公正的人,那麼宋文軒這件事你怎麼解釋?

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的話,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是個說一套做一套的人?

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這個評語對晉升者來說,卻是太致命了。

孰料楊默只是皺了皺眉毛後,便沒怎麼往心裡去了,只是很平靜地回答道:“快速推動德州地區的產業升級,是組織上交代下來的任務;客觀來說,這是一盤頭緒萬千的亂棋……就我的個人角度而言,做事不能拘泥於小節,所以出於通盤考慮,暫時委屈一下宋主任,並不算什麼。”

他沒去解釋這個“通盤考慮”,考慮的是什麼。

到了一定層級,有些事情你要是懂的話,不需要去解釋什麼;但要是你不懂的話,解釋了你也未必清楚。

很顯然,身為中組領導,對大華公司內部情況有所瞭解的潘青山很明白楊默當初顧慮的是什麼,而他之所以問出這麼一個頗為尖銳的問題,也並不是麼所謂的真相,而是想要看看楊默的反應而已。

雖然楊默的回答很有種軟綿綿的霸道的意味在裡面,但是這番回答其實反而讓他很滿意。

看了看旁邊依舊還在奮筆疾書的書記員一眼,又瞅了瞅神色間已然有些躍躍欲試的同事,潘青山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自己的第四個問題:“楊默同志,據反映,今年年初的時候,你曾經刻意阻撓紀檢系統的同志正常辦公……我對於這件事,當初你是怎麼考慮的?”

前面說過,在晉升談話之前,考評小組都會徵求單位紀檢組織的意見,所以無論是誰,只要你還想進步,就儘量不要惹紀檢部門的人。

因此潘青山這番話,雖然問的是楊默當初怎麼考慮的,但言外之意,卻也是在問他當初為了一個下屬讓柳主任他們下不來臺,後不後悔。

不過他這話顯然是問錯人了,楊默聞言只是笑了笑:“當時也沒什麼考慮不考慮的這麼一說,我這人比較渾,從來只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當時覺得該這麼做,於是便做了。”

他很清楚中組的領匯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意味著什麼,也很清楚行政體系裡的領導,最頭疼,也是最不喜歡的,便是缺乏服從性的幹部。

而如果一個幹部不但缺乏服從性,甚至還固執妄為的話,那簡直是領導眼中最躲之不及的人選。

他一點也不想進入行政系統,也一點也不想晉級……準確的說是不想晉級後被調離德州、調離大華公司。

所以,在考評小組面前恣意展現自己的狂傲和不服管教,便成了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之一。

然而眾所周知,八九十年代是一個奇怪而詭譎的年代,他從後世總結而來的許多經驗也並不全然適用於這個時代。

所以,聽到楊默這麼一番足以讓後世的考官們氣的拍桌子的回答,潘青山不但沒有臉上變色,反而目光裡不自覺多了一絲欣賞:“都說楊默同志你多謀而善斷,身上更是有股一往無前的銳氣,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銳、銳氣?

楊默有些傻眼。

這是諷刺還是讚賞?

從對方的反應來看,應該……不是嘲諷吧?

這是什麼情況?

不是說這種談話流程,考評小組的主管不會發表自己的個人看法麼?

正當楊默心中湧起一絲不妙的時候,潘青山朝他笑了笑:“楊默同志,按照正常流程來說,我想問的都問完了,這次的談話也就可以結束了;”

“不過想必你應該看的出來,今天的這次談話稍稍有些特殊。”

說著,他指了指身旁的另一位中年人:“所以,只能辛苦楊默同志一下,稍稍再耽誤幾分鐘的時間。”

被潘青山一指,位於左側的那個中年人微微坐直了身體,微笑著看向楊默:“楊默同志你好,我是中組幹部調配局的李鐵志,耽誤你幾分鐘不介意吧,我想向你請教幾個問題。”

幹部調配局?

楊默眼前一黑,差點沒能坐穩。

聽名字就知道這個部門是幹什麼了的。

如果說幹部考試與測評中心的副主任出現在考評小組裡,還勉強能說得通的話,那麼這位幹部調配局的領導一併隨行,那分明是做好“現宰現殺”的準備!

簡直是日了個鬼了!

楊默心中暗罵一聲,不過都事已至此了,他能還說什麼,當下只能儘量不讓自己露出咬牙切齒的模樣,微笑著回了一聲:“李局,您太客氣了……請教不敢當,有什麼想問的,但說無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