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兩人一起大笑,然後兩隻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等何雨柱走後,梁行長拿出一份電報,上面是‘關於黃河集團救災補償的建議’,他正是收到了這份晚來了一年多的電報才主動去找何雨柱的,之前他都不好意思去,人家出錢又出全力,然後再去跟人家談外匯,饒是他這麼多年鍛煉出來了,也開不了這個口。
五月的香江,香江迎來了夏天,海風帶著潮熱不斷吹過這顆東方之珠。
梁行長牽線搭橋後不久,一支由工業、外貿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內地考察團悄然抵港。
他們肩負著考察與洽談的重任,目標就是黃河集團。
何雨柱深知這第一印象的分量,他要展示一下實力,於是他安排了一場超乎考察團預期的接待。
當幾輛嶄新的黃河-賓士高階轎車緩緩停在考察團下榻的酒店門口時,領隊的張處長和其他幾位幹部都有點懵。
他們見過吉普車、伏爾加、紅旗轎車,卻從未如此近距離見過這種頂級奢華的轎車。
鋥亮的車身在陽光下流淌著暗銀色的光澤,穿著筆挺制服的司機恭敬地拉開車門。
“何先生,這,這,這太破費了”張處長坐上車後,看著車內豪華的內飾,聞著真皮座椅散發著淡淡皮革味道,一時間有些侷促了。
何雨柱笑道:“各位遠道而來,是我們黃河的貴客。這車是我們黃河自產的,也是讓各位感受一下黃河的汽車到底如何。”
“黃河產的?”
“對啊,黃河產的。”
“了不起,這比國賓館迎外賓用的那個還好吧。”
“平治600?”
“對,就是工業國產的那個什麼600。”
“那車都是十年前的車了,怎麼還在用?”
“誒,買不到啊,人家不賣,當初那些還是費了好大的力氣。”
“哦,你覺得我這車怎麼樣?”
“好,我雖然沒坐過那個車,不過你這車肯定比外國貨好。”
“哈哈哈哈,改天讓你坐一坐,比較比較。”何雨柱道。
“真的可以?”
“自然,香江還是有不少的。”
“麻煩不?”
“租一輛就是了,不麻煩。”
隨著閒聊,車隊平穩地駛向維多利亞港畔的美心大酒店。
步入那富麗堂皇、充滿異域風情的大堂,水晶吊燈折射出璀璨的光芒,穿著考究的服務生穿梭其中,一切都讓習慣了簡樸的內地幹部感到新奇與震撼。
“我們在這裡吃飯?會不會太破費了?”張處長道。
“這酒店也是黃河的。”
“何先生的生意做得真大啊!”
“還好,還好!”何雨柱謙虛道。
何雨柱預定的是最好的海景包間,在酒店的最頂層。
當電梯平穩上升,透過玻璃幕牆俯瞰逐漸縮小的街景和壯闊的維多利亞港時,幾位考察團成員下意識地抓緊了扶手,又強自鎮定。
包間裡的餐桌上精緻的粵式菜餚、穿著燕尾服的侍者、悠揚的現場鋼琴演奏,每一處細節都無聲地訴說著巨大的物質差異。
一路上何雨柱已經習慣了讚歎聲,都是微笑以對。
席間,何雨柱只談風土人情,介紹香江的發展,對即將展開的合作隻字不提,態度謙遜有禮,熱情周到卻又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
他頻頻舉杯,感謝考察團不辭辛勞而來,言語間充滿了對內地發展的關切與身為華商的赤子之情。
“何先生太客氣了,我們這次來,是帶著誠意和學習的態度。”張處長代表大家回應,喝得三分醉的他努力保持著沉穩。
“張處長言重了,合作是雙向的,貴方有需要,黃河有資源,找到契合點才是關鍵。”
“那我們明天就開始考察和商談具體的事項?”
“具體的事情不著急談,各位先好好休息,也感受一下香江的氛圍。”何雨柱微笑著,將話題輕輕帶過。
“這不好吧?”
“各位總要了解的透徹一些吧,瞭解香江的文化和商業氛圍也是合作需要的,各位說對吧?”
所有人都看向張處長,等著他決斷,不過那眼神裡面全是期待。
“那,好吧,會不會太麻煩何先生?”
“我在這裡先告個罪,接下來的幾天我可能沒有時間,我會讓集團的許大茂副總裁陪同各位,他熟悉香江,也瞭解內地的情況,會帶大家四處看看,放鬆一下。”
“這樣啊,瞭解內地的好,瞭解內地的好。”張處長附和道。
一頓飯何雨柱把人都喝倒了,讓人把考察團送回去後,何雨柱找了一趟許大茂安排了一下他的任務。
“哥,你放心吧,這事我在行!”
“你可別吹牛,這活你都十幾年沒幹了吧?”
“嘿嘿,沒問題,出來以後才知道,以前那些都是毛毛雨了,哥們就讓他們見識下香江,見識下咱黃河的實力。”
“行了,知道你厲害了,事情辦好了,以後聯絡估計也要靠你了。”
“回內地麼?”
“對。”
“十幾年了啊,還真有點想了。”
“別感慨了,讓你陪考察團,你可少喝酒,你那酒量喝多了再說點什麼。”
“你就放心吧,再說了,不是還有老白的人跟著麼!”
接下來的三天,許大茂成了考察團的“導遊”。
他充分發揮了自己長袖善舞、察言觀色的特長。
他沒有帶考察團去那些紙醉金迷的場所,而是精心安排:
首先,他帶參考察團參觀了黃河集團旗下管理規範、乾淨整潔的公共屋邨,看看普通香江市民的居住環境;走進人聲鼎沸、商品琳琅滿目的黃河連鎖超市(便利店升級版),感受市場的活躍;
接著,安排他們乘坐舒適快捷的天星小輪橫渡維多利亞港;參觀了將軍澳繁忙而有序的深水碼頭,見識現代化物流的運作;
然後,又帶他們遠遠參觀了將軍澳工業園區的宏大輪廓,介紹了黃河在汽車、鋼鐵等領域的佈局(核心技術區域自然無法進入);
最後,還安排了一場經典粵劇表演,讓考察團領略嶺南傳統文化;也去太平山頂俯瞰全港,感受這座國際都市的脈搏。
許大茂言語間充滿了對祖國的親近感,時不時流露出“咱們內地如何如何”直接拉近了距離,也讓許大茂瞭解了國內現在的大概情況,接下來那更是手拿把掐了。
當然了,期間也沒少有人打聽合作的事情,許大茂全都巧妙的轉移了話題,只讓那些人感受黃河的實力。
“許總,你們黃河真是家大業大啊。”一次在茶餐廳吃下午茶時,考察團裡一位負責技術的李工不經意道。
許大茂熟練地夾起一個蝦餃,笑道:“李工過獎了,家業再大,可根也在那邊(許大茂指指北方)。”
“那是那是。”
“何先生沒說什麼時候我們可以談正事?”張處長轉了幾天已經有點著急了,他可是帶著任務來的。
“明天,何先生說了,明天就跟你們談,他這幾天都在籌備,畢竟很多專業的東西需要專業的人來講解不是。”
“原來這樣啊,何先生還真是把細節做得到位啊。”
“他向來如此,力求做到最好。”
“我很期待明天的會。”張處長道。
許大茂只是笑笑,然後繼續吃飯。
第四天上午,黃河大廈頂層戰略會議室。
何雨柱、小滿、許大茂、顧元亨、咸興堯、阿浪、何雨鑫、威爾遜以及相關技術、財務負責人端坐一側。
張處長率領的考察團成員坐在另一側,每個人面前都擺放著一份裝訂精美的專案意向書草案和厚厚的技術資料摘要。
現場一片翻閱紙張的嘩嘩聲,考察團是越看越心驚,東西是真的好,現在他們是怕家裡接不住啊。
良久,何雨柱首先開口:“張處長,各位同志,這幾天怠慢了。主要是想讓各位先放鬆一下,對香江和黃河有個直觀的感受。各位都看過了,心裡也有了底,現在,我們可以認真的聊聊了。”
“對,要是不看一圈,光是這些資料我們還真是會誤判很多東西。”張處長道。
“資料各位已經初步瀏覽,黃河能提供的,都在這裡了。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具體哪個方向是貴方最需要的,我們如何合作,才能實現真正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