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沒有夢想

第61章 兄弟單位攜手共進

所以市局判斷去掉新東圩港中學之後,今年是個高考總分偏低的年份。

跟張大安在接受採訪時的言論基本一致。

“那分校規模其實還要往上提一提?”

“如有必要,可以借用當地中學資質一年。原先的計劃可能是要作廢,在本部擴張的同時,分校要一比一的規模來規劃,最少也要百分之六十。”

“百分之六十……那就算按照現在的規模,也要九個……十個班。會不會……”

“五萬八一個人啊,今年分校還是優惠價,本部可能還要漲個幾千。”

“還漲?”

“一年是一年的,張安董事長先生說了,‘張安教育’是要做到學員百分之一百升學提高,儘可能做到零學員再次入學的情況。所以嚴格來說,每一年的客戶群是完全不重迭不一樣的。漲價不漲價,對於原先學員的家庭,沒有什麼負面影響,漲價只會讓他們覺得賺了……噢,剛才這些話,是張安董事長先生的原話。”

“……”

漲價只會覺得賺了?

馬洲市教育局和江皋市教育局的人一咂摸味道,頓時覺得有道理。

這些掏了錢的老生家長們,二次掏錢的機率極低,所以別人花了更多的錢,買他們一樣的服務,肯定心裡會爽。

簡直了!

跟沙洲市這邊的同志略有不同,馬洲市教育局的人還有些不好意思,多少有些扭扭捏捏,這麼正大光明地搞錢……會不會對教育局形象有所抹黑?

然而當邱建民表示今年沙洲市教育局把全市所有煤渣跑道都換成了塑膠的之後,馬洲市的同志們肅然起敬!

十個班,那是五百個高考復讀生,但更是五百個優質客戶,更代表著馬洲市教育局能聞聞味兒的兩千九百萬!

再加上中考復讀班的效益,不得小五千萬去了?!

想到這裡,剛才還猶豫糾結的人,瞬間呼吸都有點急促起來。

這可是實打實的創收,帶動了一方經濟。

此時此刻,馬洲市教育局非常感謝暨陽長江大橋的通車,基礎設施投入,果然能帶動經濟發展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