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先給張叔叔吃一顆定心丸,張大安拿了十萬塊錢出來,因為這時候正值洪災,所以就找了個由頭捐給受洪澇災害影響的地區。
選哪個地方對張大安來說都可以,不過“張安教育”要捐款,跑來想要爭搶這個機會的單位就多了。
市教育局掌握財政大權的一把手是從豫章財經大學畢業的,聽說母校前幾天向社會承諾,全力幫助災區學生,不讓一個來自洪澇災區的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於是就直接打了個電話到母校進行溝通。
很快豫章省那邊在省城電視臺做了一個報道,至於省臺則是變成了一則簡訊,寥寥數語,但也是像模像樣起了調。
張大安披上袈裟……呸,穿上西裝接受採訪的時候,那也是以一個“農村青年企業家”的身份,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沙洲市電視臺弄了個焦點專欄採訪,給局長老大人還有張大安做了正面報道。
情繫災區、心繫母校,如此云云。
總之這十萬塊錢很快就變成了豫章財經大學災區戶籍貧困生的一點點補助,有的本來就是貧困生,有的則是因災返貧,所以這十萬塊錢,靈活性比學校的補助要高一點兒。
畢竟按照流程,“返貧”這個事情是不好定義的,等三審五查,不知道猴年馬月去了。
錢不多,但確確實實挺解渴的,所以豫章財經大學也稍稍地聯絡了一下在媒體裡面混的校友,在江口省多給了一些“張安教育”的正面鏡頭。
這一通熱鬧,讓張叔叔看傻了眼,他自然是知道買名聲保平安的路數,但自己侄兒十六歲的人,居然也耍得有模有樣……
有點兒意思。
“……當前,抗洪搶險已取得了重大勝利,在繼續嚴防死守,做到‘三個確保’的同時……”
因為捐款還捎上了東圩港中學,所以這次去市裡做個慈善報告,就由張叔叔這個校長出馬。
發言稿是張大安寫的,四平八穩的彙報八股文,內容不是重點,讓張叔叔換個形象重新營業才是最要緊的。
從沙洲市大戲院請來的師傅,主要是糾正張正東的一些形體壞習慣,比如高低肩,比如外八字的同時還往外甩腳尖,還有長期騎摩托車帶來的縮脖子行為,也是要改正。
為此張大安把“張安教育”採購的轎車,借給了東圩港中學用於公事。
還有就是口音,張正東當兵那幾年在部隊喊普通話,那是把口音磨沒了的,來了鄉下中學工作,土話方言說多了,自然而然又帶上了口音。
現在“張安教育”就是上下課都說普通話,給張正東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張大安又去沙洲市外經貿酒店請來了禮儀部的培訓經理給張叔叔上課,於是現在張叔叔用上話筒,就彷彿又回到了昔日在部隊中的風采。
雖然四十歲還單著,可濃眉大眼、聲音洪亮、儀容清爽,都是加分項。
以前萬年爛皮鞋不知道換,現在皮鞋擦得鋥亮,襯衫永遠雪白,鬍子茬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整個人容光煥發。
再加上張叔叔個頭兒雖然沒有張大安高,可也有一米七六,尤其是常年風裡來雨裡去,也沒有中年發福,當兵多年的好身體,這時候就顯現了出來。
以至於這次慈善報告結束之後,張叔叔兩個前女友都來跟他打招呼,這讓張正東暗爽不已,尋思著自己的春天應該不遠了。
“想啥啊?沒聽說過覆水難收?你還想跟兩個老女人再續前緣?清醒點,張正東同志!”
晚上吃飯的時候,還在回味的張叔叔端著飯碗傻樂,被張大安直接戳破了白日夢。
“滾,你個細……咳嗯,你還小,你懂什麼?”
“你省省吧,你要是打算談個女朋友然後結婚,我來幫你選。”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