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沒有夢想

第178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不過因為燒百八十億比較有魄力,“長三角”這裡等著認購的遊資們,反而信心比科學家還要足。

科學家哪兒懂怎麼用錢生錢啊。

下午行程定好之後,滬州來“張安工業園”開公司的幾個科學家,就跟著張總教頭進了會場。

他們的作用就是湊數,屬於“啦啦隊”,為的就是表明張總教頭說得一點都對。

會上輪流丟擲觀點,不過主要議題就是“工業化新階段的產業革命方向”,各有各的觀點,但整體上都是趨同的。

不過毫無疑問,這次過來旁聽會議的一部分人,顯然不是為了這些趨同的觀點特地從京城來一趟江寧。

張總教頭之前狗叫什麼“工業文明3.0向4.0邁進”,現如今也被相當數量的務虛幕僚們採納了概念,江口省這邊青年團體的文宣渠道,已經開始使用了這個概念來發表社論。

比如今天早上的報紙,就有一篇名叫《我們正處在工業文明3.0的時代》的文章,作者“江東”,其實就是老陳自己執筆,還是相當有力量的。

如今跟老陳混一堆的,江寧大學的幾個中生代社科專家,也來到了今天的會議現場。

也不需要他們發言,就是做個人形記錄儀,然後在潤色一下,搞成文章之後,轉交給老陳“斧正”。

張總教頭也沒廢話,他現在是諸多光環加身,“暴論”頻出也不影響什麼,有什麼問題,跟他不斷膨脹的資產還有社會影響力去說吧。

“在新技術應用不斷謀求擴大市場需求的當下,我認為在未來十到二十年的工業化新階段中,會有以下幾個大類,會對工業化大生產和工業化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第一,新階段的資訊化廣泛傳播,將縮小空間交流上的距離,資訊化技術的應用產品,會像過去個人電腦從先發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散一樣,再次復現,並且速度將會更快,因為網際網路的誕生,讓擴散不再二次依賴新的硬體載體。同時,在資訊化新階段的應用,會加快智慧化的應用,正如人類要解放雙手一樣,在新階段中,快速迭代更新的技術應用,自然需要二次解放人類的雙手。所以,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一大類產業,就是資訊智慧化產業。”

“第二,新能源技術,包括了核能、風能、太陽能、氫能等等,但主要形式,依然還是發電,也就是電能。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先發國家的政治經濟訴求,必然會建立一系列的國際規範,其目的本質就是鎖死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可能性。但是,我們是例外,過去不僅不在以美國為首的先發國家經濟體系中,也不在以蘇聯為首的經濟體系之中。在經濟依存度較低的情況下,是無法快速在我們內部產生重大影響力的,這需要時間的沉澱。”

“但是,正因為如此,技術上的碰撞,是必將到來的,並且一定是以產業叢集碰撞為標誌。不管是太陽能還是風能,不管是核能還是氫能,都是如此。我們只要在其中一項展現出鬥爭的決心,那麼另外幾項,就能相對輕鬆地談合作,以鬥爭求和平的規律,在經濟利益的爭奪對抗中,是適用的。”

“我判斷,在歐元和美元的大戰告一段落之後,掌握一部分新能源技術優勢的歐洲,必然會透過已經建立的國際規則,同我們進行一場較量。以現階段的產業分佈來看,太陽能的可能性極大。”

“但不管如何,新能源技術的話語權,是必須要去爭奪的,只有爭奪話語權,才能更好地擴大新技術在本土的應用,也就能進一步吸收更多數量的工業化人口。”

“這基本上算是決定了未來工業化新階段,誰將掌握全球最大的影響力。”

張總教頭提到的這兩點,其實三大工業區都是有共識的,區別在於資源往哪裡多傾斜一點。

科學院的主張是前者,工程院則是希望後者,跟立場的關係不大,主要是技術突破上的押注,看哪個會產生深遠影響。

正常來說科學院更願意推動基礎科學研究上的發展,但這幾年經費充裕之後,思維轉變肯定是有的,院士們也需要跳出既有的學科發展來考慮問題,研究面向產業、社會的情況越來越多,而資訊化和智慧化,或者說資訊智慧化的未來願景,早在十年前就有頂級學者作出了預判。

這個預判跟作出汽車產業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換賽道的科學家是同一個人,影響自然是是深遠的。

現在張大安再這麼扯一扯,那麼別的地方先不談,江口省肯定是要兩條腿走路的。

國家的產業規劃都是大兵團作戰,甚至有點兒長期“養蠱”的意思,江口省在張大安提到的兩個領域,都是“戰敗方”,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那種。

主要是省裡“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頻率太高,跟京城幾乎是同步的,所以省內產業專家和企業家,更願意投資滬州拉起來的專案。

如今張總教頭老話重講,那就是要另當別論,相信他的判斷是一回事,猜測他要介入其中是另外一回事。

以江寧市城東區的故事來看,搞不好姓張的真會折騰一下子。

而事實上就在前幾天,江寧大學、江寧工學院、吳都大學等高校,都收到了來自波爾圖大學的學術訪問申請。

一般來說是需要提前溝通然後準備的,不過這次是一個三到五人的“小團”先行訪問,以劍橋大學的若熱·岡卡爾維斯為首,跟吳都大學的杜小帥教授做一點學術交流。

主要是人工智慧領域上,若熱·岡卡爾維斯想要圍繞“預測大模型”找點兒靈感。

他在“系統生物學”上的研究,現在缺少的就是靈感、經費還有超級計算機。

剛巧這些東西呢,除了靈感不知道有沒有,經費和超級計算機,江口省還真就都有。

省內是知道“張安工業聯盟”在人力資源上有極大野心的,那個“勞動力開發事業部”的存在,也就是沒有成立人力資源公司,否則掛牌就是省內最大。

涵蓋面從農民進城的技能培訓到學生實習再到研究型學者對接產業界的成果轉化,目前都是做得有聲有色。

外省的不清楚實際影響力還有爆發力,省內腦子正常的都門兒清。

這次張大安深入講一講“工業文明3.0向4.0邁進”這個概念中的產業權重,政界和產業界,其實都在豎起耳朵聽。

從京城過來那批人的意見,其實省內與會的,都沒放在心上。

隨你們怎麼解讀怎麼務虛最佳化,不關江口省的事兒。

在國家任務分配的基礎上,下一階段的主觀能動性,是跟張總教頭的判斷息息相關的。

畢竟馬上“張小白科技有限公司”就要上市,太湖市那些一碰“錢生錢”遊戲就亢奮的傢伙們,只想快點看到“狗王”的誕生。

之前不好意思壓一把“洗腳水”,有了“狗王”,那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誰來說情都不好使。

“第三,生物技術或者說生命科學,隨著工業化新階段帶來的社會鉅變,其中一大特點就是工業化人口劇增,工業化人口劇增則意味著非農就業人口將會大量集中,在未來的幾年中,相對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其農村傳統結構,將會迅速瓦解。過去需要一百年五十年或者三十年做到的事情,在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只需要三年或者五年,最慢不會超過十年。”

“這種情況下,工業化人口中的農業人口和非農人口,對生命健康相關的需求,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膨脹。進而導致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人才短缺,而當下國內該領域的人才,除非選擇醫學,否則其中的大多數,都會迅速被浪費。”

“產生的惡劣影響,是需要值得我們預防、警惕的。”

“第四,太空技術,這決定了我們生存空間的上限,並且在任意一個時間段內,衍生技術都能帶來源源不斷的社會效益。從美國和蘇聯的太空競賽來看,他們在過去幾十年中的資源消耗,僅一個嬰兒用品的產出,就能完全填補。我們的知識分子,不僅僅是要自己認識到這一點,更要讓全社會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加快太空技術在社會層面的應用。”

張大安說完,稍微喝了一口可樂刺激一下,然後接著道,“這四大類技術在新階段的工業化大生產和生活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而總結起來,這四大類技術產業的根基,依然是基礎科學,只有基礎科學上加大投入,才能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

“在這裡,我做一個倡議,針對研發投入主動性比較強、規模比較大的企業,應當予以扶持;對於鑽政策空子,長期矇混謀取政策扶持便利的企業,要做到倒查嚴懲。否則,短期內必然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對於初創公司、新興企業的積極性,是有打擊的。”

“同時,在四大類技術的關聯領域,要交叉審查,防止技術詐騙和技術外洩,要有獨立的管理體系,避免地方上的行政干涉。對技術官僚的科學素養水平,要有新的考核制度,決不能出現外行指導內行的情況,同時建立‘吹哨人’制度,用以緊急保障技術安全以及科研人員的安全。”

……

在洋洋灑灑發表完之後,張大安就選擇了待機模式,等到散會也沒有再動彈一下。

他也就是打卡完成一下任務,別的不管。

畢竟“美國esi理工學院”那邊跟國內“野雞大學”搞錢的事情,已經算是東窗事發。

“美國esi理工學院”原本計劃是在“軟體藍領”領域站穩腳跟的,主推的是“軟體應用與設計工程師”、“多媒體工程師”和“網路應用工程師”這三大類。

講白了就是兩年制“碼農”,在美國本土的模式,也是讓高階軟體工程師釋放精力,把更多的想法放在底層架構上,而不是複製黏貼程式碼。

現在跑來中國這麼幹,其實就是看到了國內網際網路市場的潛力還沒有釋放,而一旦釋放起來,國內現有的高校it專業,年畢業生其實也就五萬人左右,這還是把全部很水的地方院校都算了進去。

人數完全不夠的情況下,每年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it專業畢業生從事軟體領域。

這個市場潛力有多大呢?

“美國esi理工學院”作為上市教育機構,撈錢歸撈錢,該有的表演還是有的,詳細的市場調查自己沒有,但委託調研買一份,那還是能做到的。

按照他們去年的評估,國內僅純粹的it從業人員需求,大概在五十萬到八十萬。

但是張大安很清楚,“美國esi理工學院”買來的市場調查報告有問題,不是偏高,而是偏低太多。

張大安也悄悄地讓“勞動力開發事業部”去做了調查,全國五十個大中城市都摸了一遍,歷時七個月,花了兩三百萬,結果就是未來五年,假如說經濟不出現“東南亞金融風暴”那種情況,按照過去幾年的平均增長率,那麼僅純粹的it從業人員數量,應當在三百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缺口在兩百萬以上,需要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全國範圍瘋狂開設相關專業,並且提高電信類相關院系的權重,才能稍稍地抹平真實需求。

在這過程中,“碼農”的春天會真正到來,速成班出來的“碼農”,能夠賺到同等學力、技能水平下,製造業從業人員五倍以上的收入。

這是客觀需求。

那麼事情就簡單了,“張安教育”不賺這個錢……那不喪良心嗎?!

老陳跟省裡反饋之後,省裡就帶著本地的幾所高校,就跟京城反映了實際情況,本來京城工業大學還要狡辯兩句的,結果有人提了一嘴,說是“張安同志”會舉報中加工商學院沒有辦學運營資質……

於是罵娘歸罵娘,認慫也認慫。

負責此事的一個校領導被拿來祭旗,算是給個交代。

至於說姓張的孽畜會不會繼續追究……那得看有沒有雙倍啊。

說好的雙倍,你給整成一點五倍,或者一點八倍,那也是給人造成了重大損失嘛。

這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的差額少了,“張安同志”的心會很痛。

少賺,就是虧了。

京城那邊也很到位,做事兒“局氣”,不帶拖泥帶水的,那張總教頭也就給個面子,大大方方地講兩句、表個態。

四大產業甩出來,就是說他認為要押注這四個,不是選一個,而是四個都要,並且他自個兒還會以身入局。

他花一點六億買了衛星往宇宙就是一通亂射,那已經是強而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的太空事業。

接下來還要幹什麼,他不說,別人也不好打聽。

不過總體來說,反響不錯,原本打算過後推出的“養蠱”模式,可能會提前到來。

對於在科教領域有著雄厚底子的城市,在城市職能部門瘋狂上馬基本建設專案的同時,也鼓勵它們在“四大產業”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可不是嘴皮子上給支援,扶持政策的草案,在相關部委早就埋了二三十年,只不過以前科學的“倒春寒”賣彩電比較重要,想要飛個殲十原型機還得“老廠長”親臨現場站臺,那埋著也就只能埋著。

如今熬死了一批人,也算是能全面發揮。

藉著張大安提出“工業文明3.0向4.0邁進”的概念,江口省的文宣機器轉動起來,那影響力還是夠用的。

至少能影響到廬州那邊的科大,別管人家廬州樂不樂意,你就說影響沒影響到吧。

具體影響有多大呢?

那就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實施以來,首次引入企業獎勵基金的合作單位中,赫然就有“張安教育”、“張安電子”、“張安健康”、“張安食品”等等企業。

其中“張安電子”為科大定向設定了“軟體重大專項獎勵基金”,總金額初步設定為兩千萬元。

獎勵基金的授予完全由專家委員會來確定,出資方“張安電子”只具有科技成果的優先轉化權。

別說科大饞了,廬州市自己都饞了,你江寧市的企業,就拿這個來考驗我們廬州本地名校科研人員的?

哪個科研人員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你好歹擴大一下範圍。

就算夠不上“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專案,那夠得上部委的重大研究專案,是不是也能寬容寬容,考慮考慮?

最重要的是,這個科技成果的優先轉化權,還可以談的嘛。

把“優先”兩個字去掉,是不是還能再加點兒?

把“轉化”兩個字再去掉,是不是力度上還能考慮強化強化?

張總教頭本人倒是沒啥情緒,但江淮省那邊來省城反映情況的地方幹部還有地方院校領導,那還是相當多的。

普遍都缺經費的情況下,突然冒出來大號“傻嘚兒”,那誰能按捺得住情緒?

當然了,這江淮省的地方幹部還有地方院校領導,去的省城不是廬州,而是江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