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沒有夢想

第159章 思路要開啟,進步自然來

張大安在義興市的這個地方大專,主要生源同樣不是在應屆高考生中撈人,而是作為“張安工業聯盟”員工脫產深造用的。

會招一批社會考生,但也是跟企業掛鉤。

這也是為什麼會將學校放在義興市這個小城市,卻還是不擔心生源問題。

以“千人畫師團隊”為例,後續很多畫師、畫手,會集中來這裡進行脫產學習,三年課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科目,壓縮在一年內解決。

期間主要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千人畫師團隊”具備工程學上的基本認知,而不是隻有藝術美學上的經驗。

除此之外就是“碼農”,這個群體就像是工業流水線上的操作員,看著好像是沒有架構師等等正經程式設計師節來得高大上,但真要說離開他們,那還真不行。

計算機相關產品的開發,大量“外包”的產生,本質就是一些非腦力勞動的工作時間,對核心團隊來說沒有必要。

而因為計算機或者說電子工業、軟體業相關產業的產品附加值極高,同樣是流水線工人,“碼農”的薪資待遇,大概是製造業一線操作工的五到十倍,整體來說還是相當體面的。

所以在籌備江口省義興職業工學院的過程中,“張安教育”的宗旨就是讓學生畢業就賺錢,其餘的一概不考慮;正如新東圩港中學的宗旨就是高考成績達成率,其餘的都是細枝末節。

僅從就業率和稅收來講,義興市自然會心動,再者就是本地多一所高校,在科教文衛上是個加分項。

再加上“張安教育”不去碰紫砂壺,那也就不會跟本地的大戶起衝突,雙向滿意度相當高。

同時張大安期間還跟江寧高校群搭上了關係,算是打造江寧市本地計算機軟硬體產業發展的核心企業,在師資力量上,一個吳都大學的杜小帥就能擺平義興市,根本不需要驚動江寧市的高校管理層。

這些規劃在“張安教育”的官網上只是提了一嘴,詳細的並沒有提,算是還在密而不發的階段。

不過大專開課的專業內容還是相當清晰明瞭的,義興職業工學院主要就是集中在計算機作圖、繪畫等等相關,便是捎帶有食品工業相關,也是食品工業中的包裝設計。

跟“張安學院”有著區別,但是張大安本人的想法,還是會根據發展規模來看最後要不要兩所學校合併。

但理想情況是不合並,各自分流發展,互相不干擾。

除非其中一所學校遭遇到了困境,那麼不得不合併成一所學校,透過提升學校規模來保住學校存在。

張大安算是小小地藏了一手,但即便如此,江口省還是進入到了宣傳階段,尤其是現在民辦教育還沒有高階大氣上檔次的領軍人物,張大安作為“三連狀元”一下子辦兩所大學,即便都是袖珍型的,那也是相當值得大吹特吹。

這個名聲,其實也是中吳市和義興市所看中的,借張大安“三連狀元”的名頭來宣傳一波。

全程談判其實沙洲市都參與其中,究其原因還是全國第一所民辦大學就在沙洲市,在學生群體中沒有排面,在政府層面上,那是具備絕對狗叫權的。

“首創”“首先”“首次”等等用詞,那可不是瞎勾八亂用的詞彙,在過去是需要押上相當一部分的資源才能換來。

沙洲市這邊其實什麼都想要,不管是“張安學院”還是“義興職業工學院”,其實都想搞到手,奈何本身就有大學以及大學校區的規劃,所以沒辦法再上強度。

但是埋伏一手結個善緣,那是基本操作。

年初六來拜訪張大安,可不是單純為了化緣,市裡各部門有些指標,比如說扶貧、助學等等,有企業配合肯定是最好,但沒有,也不是完不成;來張大安這裡,就是講究一個親疏遠近,然後琢磨將來的事情。

張大安想著假如“天有不測風雲”,他就把“張安學院”和“義興職業工學院”合併,牢牢地掌握最少一所大學,這是金飯碗;沙洲市想的比他豐富精彩多了。

“張總,像義興職業工學院的專業開辦,我們本地的大學,也可以開展嘛。杜小帥教授來做校長都沒問問題的。而且大家都是沙洲人,將來要是張總生意越來越好,學校規模越來越大,這分校的考慮,一定要優先我們沙洲啊。都是沙洲人,家鄉好,張總您出去也有面子,我們麼,也是跟著張總沾沾光……”

“學校今年下半年才開始招生呢,我就想著學校規模越來越大的事情了?”

“哎喲張總,別人不敢想,但您可是文曲星啊,也就是您現在不參加高考了,不然今年高考,狀元肯定還是您的啊。有您在,只要是跟教育有關的,一切都有可能。什麼叫能人?張總您這樣的,就是天生能人。我們都很尊敬您的,這幾年跟著張總沾光,濱江鎮也搞得像模像樣,要是沒有新東圩港中學,那邊不知道要過多少年才能發展起來……”

小馬屁一套一套的,拍得張大安爽得不行。

不過市裡的想法倒是很堅定,那就是如果將來規模確實要做大,不用學校原地變大,往老家開分校就行。

甚至來的人雖然分屬不同部門,可傢伙事一點兒都不少。

有人拍馬屁,就有人選擇畫餅,同時把規劃圖往桌子上鋪開,讓張教練過目。

“張總您看,這一塊,是我們城北未來規劃的一點想法。這裡呢,原本是打算打造成工業區的,可是隻要張總您願意,五百畝地,專門留給您拿來建分校。您可以先將您的建築公司總部挪到這裡,隨便搞點倉庫,做成物料堆場,我們麼,交代得過去就行。”

“這麼有決心的?”

“那必須的啊張總,現在全國都在辦學辦校,但我們市裡認為,絕大多數都是湊熱鬧騙錢。現在有多熱鬧,將來就有多淒涼。道理很簡單嘛,可持續性看不到,辦學辦校,沒有可持續性,那就是一次性生意。只有張總您這裡不一樣,我們是跟蹤研究了兩三年,大家又都是沙洲人,第一手情況掌握得最多最完整。我們堅信,張總您一定會走出不一樣的一條路來。所以呢,今天市裡幾個銀行的人也來了,就是表個態,資金上的事情,一句話:張總只要開口,要多少就是多少,不打折扣!”

我們太想進步了……

要是沒有邱建民,要是沒有張正東,要是沒有司馬聰,要是沒有劉遠山,要是沒有劉靜波,要是沒有袁業成……他們也不會這麼梭哈。

實在是成功案例太多了,張叔叔可以不提,畢竟他是張教練的叔叔;但是司馬聰和劉遠山這兩條鹹魚,入孃的居然一個能上岸,一個能翻身,完全超出了本地土鱉們的認知。

那可是江寧,這幾天“城頭變化大王旗”僅次於京城的地方,居然有人能完成如此壯舉,實在是不得不承認,這有了“金大腿”不抱,那純屬弱智!

張教練的“老鄉”們就一個意思:大家攜手共進,一起創造美好未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