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季的緣故,張大安其實空閒時間並不多,長期在外都是線上授課,效果雖然還行,但對於學員來說,張大安親臨一線才有精神上的安全感。
堪比“精神氮泵”的張總教練,現在感覺自己就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只不過他這裡的“禁軍”……大概是違禁的禁。
天天被人舉報。
煩死了!
四月上旬還是在京城逗留,十號參加了京城文宣部門的新聞釋出會,主要是廣電和京城主辦的第十屆國際電視周,敲定在了下個月的九號。
這簡直就像是故意的一樣,因為張總教頭的生日在五月十號,合著他要是來京城參加第十屆國際電視周,還得在京城過生日?
於是張總教頭打算不來了,反正“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在香江、香山澳都註冊了公司,到時候派人以境外媒體單位給京城市政府捧捧場就行了。
畢竟這次也不知道抽哪門子風,居然搞主旋律節目唱主角。
不過當看到當天的新聞通告,寫著京城參展單位佔參展單位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四,比上屆電視周增加九個百分點,表明京城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文化中心……合理。
這就不奇怪了。
講白了這種國際影視類盛會,就是建立人脈關係,順便做版權交易。
張大安在香江、香山澳註冊的公司,目的就是為了方便這個。
不僅僅是引進境外的影視劇集要方便,出口國內的影視劇集同樣要省力一些。
最典型的就是大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如果能拿到這部大作的海外版權代理,一集五十萬美元依然有得賺。
可惜不行,因為海外版權很多年前就賣了,大概五千美元一集。
雖說後來大家都學聰明瞭,但也沒有聰明多少,從“陳小二”和“濃眉大眼朱”在版權上的弱勢來看,主創團隊或者說創作者團隊,很難在談判中起到什麼作用,那麼對於利益既得一方,與其給主創分一杯羹,還不如給洋人。
畢竟能給洋人的話,回扣給的是外匯,這不比國內整那仨瓜倆棗強?
張大安之前讓房大橋花了六千萬去買medi彩鈴版權,其實已經佔據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生態位。
日本tbs、香港tvb、時代華納、mtv音樂頻道等影視機構,在這次國際電視週上,也不得不跟“張安傳媒”還有“張安文化”談判。
不僅僅是彩鈴庫那麼簡單,還涉及到了手機網站和實時計費系統。
手機網站招募人手也還能搞定,最多就是頁面設計上略有不同,可實時計費系統,那就不簡單了。
“張小白科技有限公司”在跟江寧工學院合作開發的基礎上,又從“花瓣”公司買來了多項技術授權,一口價八千萬美元,分期五年支付。
這個技術就是去年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一個子系統,全球只有三家,原本是用來實時計算流量費用等等的,但智慧化程度相當高,那就完美符合張總教頭現在的需求,拿來搭建獨立平臺十分合適。
買整套系統沒必要,但實時計費系統剝離出來,技術用到“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的線上銷售終端,那就很划算了。
八千萬美元並不貴,過個五年十年的,八億美元也就聞聞味兒,別人還不賣給你,只能自己折騰。
江寧工學院本身也有這個技術儲備,現在要做的,就是整合到即將誕生的“張安電子”下一個重磅產品“行動電話”上面。
這方面張大安跟省移動公司已經談了挺久,目前因為“手機桌布”業務讓移動公司看到了流量穩定變現的可行性,已經決定全面押注“彩鈴業務”。
現在張大安因為“狀元星”的春季釋出會極為成功,僅京城總代理就已經帶來了六千萬預付款,所以京城方面的有力人士,圍繞京城總代理這個平臺,也跟“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進行了洽談。
主要還是版權交易,一些經典老歌,尤其是《一無所有》這種具有時代標籤的,原本是天價,現在都能壓。
如有必要,可以把主創壓到真的“一無所有”,只要張總教頭答應“皇軍”,版權那是大大滴呀~~
好在張總教頭尋思著自己不是林總教頭,一不怕進入“白虎節堂”;二不會“風雪山神廟”,身為“三連狀元”,是個文化人,怎麼可以這麼折騰人呢?
所以沒有跟有力人士一起吃人。
在商言商,這是張總教頭的規矩。
管你有多大力,這個規矩暫時不會變。
要是變了,那友情客串《新聞聯播》並且有一點五秒的鏡頭……那不是白客串了嘛。
這些業務都是同步推進的,還都得讓張總教頭親自拍板,所以整個春季,他是一個人當兩頭畜生用。
就這,張大安依然沒有忘記“安哥杯”,沒有忘記《神屠》的“路演”,更沒有忘記給新東圩港中學的學員們上大課還有多媒體課。
很多合同那都是路上籤的,法務團隊一口氣翻了一番,沒辦法,京城這邊的政法專業學生你要真說不招不用……那能行?
當然法務團隊一口氣翻一番,肯定不是隻翻京城的,滬州和南都都是同步進行的,還跟兩個律師事務所簽了合同。
香江和香山澳兩地的法律業務,目前就是由南都的一家老牌律師事務所代理。
為了表示誠意,送了當地律師事務所一輛豐田“漢蘭達”,兩輛豐田“逸緻”,並且在白雲山東山腳盤了一個小廣場專門做休閒客棧,只有一半對外開放,剩下的一半就是拿來給這些律師們度假休閒用的。
在滬州同樣如此,合作的律師事務所除了之前老頭兒們“欽點”的帕薩特之外,新出的大眾polo就是給新晉的年輕招牌來開。
這個事情在小圈子裡傳得很快,幾乎都知道跟“三連狀元”合作很爽,人家出手很大方,就是業務要求非常苛刻。
此時國內對版權交易相關法律內容並不熟練,國內都玩得跟生瓜單子一樣,更別提跨國運作了。
只不過業務嘛,都是練出來的。
之前做智慧財產權的開路先鋒們,算是在四六九九年吃到了第一波紅利,不過主要是做“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的業務才能吃到紅利,一單普遍都是三千萬五千萬的交易金額,高管負責的話,比如房大橋、杜小帥這個級別,不管是文化內容還是科研成果,都是六千萬起步。
像張大安從“花瓣”公司花了八千萬美元這事兒,即便藏著掖著管控訊息,還是有風聲傳出去,只不過市場上並不知道金額是多少,只知道很大。
最後還是電信運營商那裡跟個篩子一樣,把八千萬美元這個交易金額曝光了出去。
關鍵曝光的方式很奇葩,直接在“喜報”裡做內部通報,跟上級領導彙報成果,把什麼都說了。
為了這事兒,張大安還在跟兩家部委打口水仗呢,狂噴對方毫無保密概念,兩家倒也光棍,認賬了之後,又讓張總教頭再插隊一些業務。
比如說“合約機”。
這就好多了嘛。
你只要補償到位,張總教頭一向以錢為本,保證能做到沉默是金。
“老闆,《紅樓夢》那邊轉讓版權大概四千萬左右能搞定,能談,但是有一部分海外版權在日本人那裡,當時價格是一千美元一集,日本人那邊現在開價五萬美元一集,並且附加二次開發及衍生作品的百分之五分紅。”
“倒也合情合理,是個公道價,但因為它們是日本人,你給我狠狠地罵它們,用英語罵。”
“是。”
“他媽的,《紅樓夢》談不下來就不談了,把服裝和美術團隊挖過來,順便從‘千人畫師團隊’中選拔腦子靈光的,跟著學習。五萬美元一集,我五萬美元都能請個美術顧問專門幫我宣傳畫了。”
“那……老闆,《水滸傳》還談嗎?”
“不談了,跟配樂主創談合作,《紅樓夢》那邊也是如此,對了,還有《西遊記》,無論如何,給我把《雲宮迅音》談下來。”
“明白,老闆請放心,這件事情我們已經聯絡了多個單位,好幾個大院兒的都在忙活,一定給您談下來。”
“事成之後,四合院兒我給不了,但一人一套三居室,那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是,是,請老闆放心,我們一定完成任務!”
這時候拿下《雲宮迅音》,幾乎就是穩賺的,在“彩鈴時代”,《雲宮迅音》很活躍,但不是頭部,比不了當年大火的流行歌曲;可是,後“彩鈴時代”,《雲宮迅音》依然能夠發光發熱,穩得簡直不像話。
甚至可以這麼說,就開頭那麼一段,隨便一個電子遊戲要搞聯名搞合作,沒有一千萬免談。
只不過《雲宮迅音》的開發一直都很佛系,再加上老藝術家也確實心態豁達,倒是讓老資本家們急得差點兒尿血。
類似的東西就像是“《魔獸》系列”中的各種族舞蹈,其中“獸人舞”取材就是麥克·漢默這個破產說唱鼻祖,就這一段,足夠麥克·漢默養老一百年的。
反倒是“孫悟空”這個ip不需要花錢,當然如果說是具體的文化作品中的“孫悟空”,那還是要花錢的。
該省省、該花花,到時候專門找配音老師合作,而不是扮演老師,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至於說現在嘛,很多事情受限於當下網際網路頻寬的緣故,再加上普遍個人電腦都是“老年機”,能做的事情並不多,反倒是電視端可以發力。
“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現在就是幹這種活兒的。
時下很多電視臺是賣自己製作的電視劇,或者跟香江、流求的投資方合作偶像劇,張總教頭他不一樣,他既然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肯定是賣課啊。
林教頭教槍棒,他教怎麼考試,都是為了個人前程,殊途同歸。
只不過張總教頭是“三連狀元”,怎麼著也是“東華門外唱名”的,形象雖是粗獷了一些,那還是……讀書人嘛。
這也是張總教頭的最大優勢,別人一聽是“文曲星”過來談版權,甭管線上張大安素質如何低下,但凡家裡十幾歲晚輩的,都會客客氣氣出來吃個飯,怎麼著也得沾沾“文氣”。
仙人撫我頂,這個儀式感還是得有的。
當然了,張大安因為素質比較低,看到同齡人,也是一邊摸頭一邊賤笑地打招呼:小鬼……發育得不錯嘛。
之前談《三國演義》的版權,除了海外版權中的一部分難搞,一些衍生版權基本上談了就有。
比如《三國演義》的漫畫改編,有聲版權,遊戲版權,目前都已經拿到手。
本來是要買斷的,最後就是做成了“養老合同”形式,每年每月定期支付一部分給幾十個角色扮演者。
這個合同還沒有公佈,要等到《三國演義》電視劇的漫改劇集上線之後,才會當作宣發物料來大規模宣傳。
所以從目前“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掌握的智慧財產權來講,參加五月九號的第十屆國際電視周,怎麼著也是個大玩家。
比不了tvb這個級別,但也是國內民間最大的“版權買手”。
而日本tbs、香港tvb、時代華納、mtv音樂頻道等影視機構,也沒有可以拿捏“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的地方,大家的市場舒適圈完全不一樣,mtv音樂頻道倒是想要跟張總教頭爭一爭潛在市場。
可是它們無法判斷國內法律法規建設的進度,也無法判斷國內通訊網路升級的時間節點,這時候貿貿然花幾千萬上億跟張總教頭燒錢玩,那純屬腦抽。
就算是囤積版權,也不可能說如此精準地只囤積三十二和絃等等medi版權,這不符合囤積版權的規律。
正常版權霸主都是全都要,哪有這樣玩的。
而張大安不但這麼玩,還建立了“金榜彩鈴庫”還有“金榜音樂庫”,後者建設進度明顯要慢得多。
不過對於從業者來說,多一個版權銷售平臺肯定是好事兒,哪怕歐美的大型唱片公司也是如此,它們願意跟“蘋果公司”合作,自然也願意多一個平臺環境來增加收入。
當然對於平臺從業者來說,那就多少要關注一下可能存在的危機。
只是“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擺明了沒打算去拓展美國市場,所以主要的競爭對手,基本上都是國內玩“空手套白狼”的廢物。
在“洗錢運動”找到新專案之前,張總教頭暫時碰不上任何像樣的競爭對手,畢竟就算未來會成為對手,但至少在現階段,各自舒適圈正爽著呢,何必跟“張安傳媒”和“張安文化”一樣到處瞎折騰。
偶有罵戰,也跟這些事情沒啥大關係。
就像“技工貿”和“貿工技”兩大集團對轟,都拿張大安說事兒或者當槍使,並不影響張大安的事業展開。
時不時跳出來的神經病,清一色自以為看破正義和邪惡,並且自我感覺拉滿的大爺大媽。
張大安原計劃是四月十二日離京,當天還去參加了一個新聞釋出會,是關於首個由高校獨立研發並面向全國實施的翻譯資格認證考試。
由京城外國語大學外國語教育研究中心和京城外國語大學高階翻譯學院、英語學院的測試和翻譯專家組成考試命題委員會設計並組織實施,去年十一月就向社會推出,是一個資格認證性考試。
那麼也就不難看出,為什麼張大安會參加這個新聞釋出會,並且在會後還參加了一個算是比較高階的頒證酒會,就是風格帶有明顯的俄式風格,估摸著還是古早時期的文化孑遺。
一開始還是挺和諧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冒出來幾個退休老頭兒老太太,畫風直接就變了。
須知道這次頒證呢,重點不是什麼首個由高校獨立研發並面向全國實施的翻譯資格認證考試,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來的單位裡頭,有奧運會組委會。
那麼可想而知這個資格認證在未來幾年,主要是為什麼樣的大型獻禮工程服務的。
馬上五月份就要舉行第二次考試,除進行初級和中級證書考試外,還將增設高階證書考試,在全國共設十二個考點。
目前已有一千五百多人報名,今後每年將在五月和十月各考一次。
奧運會結束之後,這個認證就沒鳥用了,直接升級為“全國英語翻譯證書”,奧運會圓滿舉行的當年十月份,就是首次考試。
張大安來這裡,除了“張安認證”他搞得早並且很成功之外,主要是有個“高人”掐指一算,若得“文曲星”襄助,大事可成。
是真有算命的……
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是好幾個堪輿風水等等業務都名聲在外的“高人”,有的甚至還是來自香江和香山澳。
尤其是香江和香山澳的兩個,一個給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做顧問,一個在香山澳的三家賭場做兼職,本身就是年入千萬的群體。
這操作把張大安都驚呆了。
“文曲星”坐鎮,自然是文氣匯聚,通江達海……
還專門製作了一批龜鈕金幣類似的胸針,其上就是有個“文曲星”的小小星圖。
張大安到了之後,才給委員會和頒發成員發了這麼個玩意兒。
有一黑一,張大安頭一次覺得這個儀式感,居然如此的有東漢末年的風味。
整條黃巾戴上,那不炸了嘛。
不過也是張大安土鱉了一點兒,不知道這裡頭的講究。
龜鈕,那是漢時兩千石重臣才能用的印章;同時也只有王侯,才能用龜鈕。
恰好京城外國語大學別的不出,就出“漢使”;再恰好古時漢使那都不是一般人能揹負起命運的,生死置之度外那是家常便飯,把人家國王整死,睡了人家太后,再扶持一兩個小孩兒當新的國王,這才是漢使的主要畫風。
這要是深挖一下歷史底蘊,炸不了一點兒。
張騫、班超的外國語肯定不會差,當然了,跟他們的筆桿子嘴皮子比起來,還是斬馬劍、環首刀趁手。
不懂這裡頭門道的張大安,只是一味地跟人合影、握手,並且還很樂意跟人分享“張安認證”的微小經驗。
直到那幫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老頭兒老太太,跑過來批評他。
“張安同志,您到處推銷‘狀元星’這個產品,我們是沒有意見的,但是在社會影響上,您作為教育產業的代表人物,是不是應該起到點正面的積極的對社會和人民有意義的表率作用?”
“??????”
張大安今天過來其實就是做個吉祥物,“鎮國祥瑞”嘛,意思意思得了,剩下的就是跟著吃吃喝喝,別的正經事情,還真能讓他幫忙搞“全國英語翻譯證書”的業務不成?
願意來湊這個熱鬧,都是因為好處,可不是因為人情世故。
他不需要給京城外國語大學什麼面子,兩邊就不挨著,是京城市政府還有奧運會組委會那邊的面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