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星”產品系列年營收最差估計也是十個億,張大安親自站臺打廣告,現在地方上電視臺只要是“狀元星”電子詞典的廣告,直接就是張大安這個“三連狀元”親自出馬。
沒有人可以透過營銷手段超越這個。
而拼技術的話,那就差的更遠了。
“狀元星”的入門款就跟市面上的同類競品沒啥區別,詞庫大同小異,就是多了點兒小遊戲。
可要是到了高階款,那就不一樣了,《狀元寶典》植入其中,再加上新東圩港中學內部的老款英語訓練大綱也做了電子化處理,這就不是擺設了。
在硬體銷售的基礎上,還有線上課程訂購,“張安教育”之前在江口省製作的電影片課程,已經在新成立的江口衛視少兒教育頻道進行播送。
對於江口省的鄉鎮中學來說,這是一個可以接觸先進課堂教學的機會,只不過會有時間上的遲滯性,通常來說區縣有線電視會早上一兩個星期,畢竟這一塊是要給“張安教育”付錢的。
至於說江口衛視少兒教育頻道,則是版權授權,不管多少節課,一年打包三百萬。
算是友情價了。
畢竟會影響到“張安教育”一些老教輔材料的銷售,也是因為“當陽說”的製作人張當陽有這個面子,才會拿到這個價格。
這次“狀元星”春季釋出會來的代理經銷商,那都是早些年就做大做強的“鐵軍”,比如說“幻想”電腦的地方銷售團隊,當年國內外多家競爭對手要挖他們過去,但還是挖不動,屬於“幻想”電腦的核心技術。
論營銷水平,在“美帝良心想”名號連普通大學生都知道之前,“幻想”公司是獨一檔的。
哪怕是賣保健品的幾個巨頭,也不如“幻想”公司一根。
左手“民族品牌”,右手“極具價效比”,在這個時代來說,代理經銷商也好,加盟商也罷,坐著數錢就行。
隨你折騰,挑戰不了一點。
和人們印象中“幻想”公司專注政企業務而不怎麼管品牌輿論完全不同,此時電腦類相關論壇或者版塊,大量電子市場的“奸商”,能活躍在網上的,至少有一個賣“幻想”電腦的櫃面。
牛逼一點的有個店面,但最差也是有櫃面的,從國外賺不到的利潤,在國內一線終端賺了個盆滿缽滿。
等到後來徹底轉型為資本運作公司,也就無所叼謂“垃圾佬”的狗叫聲,至於“臭打遊戲的”只配繼續被pua。
張大安在京城要合作的代理經銷商,其實就是這些已經財富自由的人。
畢竟讓新生的“張安電子”在京城開展業務,他這個當老闆的倒是沒啥問題,就是銷售團隊汰換率有點兒高。
所以,沒必要,法務團隊確定好權責,剩下的,就是在出現品牌輿情的時候,該公關公關,該起訴起訴。
跟地方政府打交道更省力。
“踢皮球”這種遊戲,自古以來玩得最溜的,從來都不是在衙門裡頭,而是商人。
否則要琢磨那麼多免責條款幹什麼?
張大安這次在京的春季商業活動一個硬性要求就是不得損害“狀元星”商譽,也不得損害“三連狀元”的市場名聲。
來開釋出會的人,市場營銷部門的就兩三個,剩下的全是法務。
這次在京城還跟多個高校關係緊密的律師事務所簽了一份“1+1”合約,未來華北地區的法律糾紛問題,就主要由京城“學院派”律師事務所來負責。
至於說籤多少畢業生到“張安教育”或者“張安工業聯盟”實習,這個倒是沒有談妥。
道理很簡單,張大安現在的“核心業務”還是在江口省,撐死了往“長三角”擴了一擴,但也有限。
除非“張安教育”全面向“華東六省一市”推進,否則是不會出現法務部門跟核心骨幹數量倒掛這種情況。
再一個就是容易被“滲透”,京城有些政法專業中的精英,能力強不說,家庭背景那可真不一般,不是平民子弟能比的。
所以業務攤開之前,決不能搞出重大破綻,不管是自己腦抽還是出了內奸。
“張安教育”現在饞的人相當多,奈何“三連狀元”這個東西牢不可破,技術上根本沒辦法硬吃,而想要公平合作呢,張大安又不給面子,再加上江口省的地方力量分紅正爽著呢,一所新東圩港中學就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自然是無從下嘴。
能從“狀元星”這個產品入手,已經是建立渠道關係的優質路徑。
張教練參演《新聞聯播》的那一點五秒鏡頭,是諸多次頂級衙內的一輩子。
這部國朝第一正劇,誰敢給男主角上嘴臉?
別說男主角了,男配角往那兒一站,也沒人敢現在就呲牙咧嘴。
於是“狀元星”產品系列釋出會結束之後,安排的各路財經媒體就紛紛採訪一下張大安,主要是聽聽他吹牛逼。
之前科教文衛的同行們都在那裡傳“三連狀元”在閉門會議上如何如何狗叫,但那都是遙聞深巷中犬吠,是不是真的,還沒有多方渠道交叉印證。
暫時也就是一兩家在那麼說,大家也就那麼一聽。
“張總您好,我是‘北方財經’的記者,採訪您一下,不知道您對‘狀元星’這塊產品的未來市場預期有多大?”
“二十億起步,上不封頂。”
張大安張嘴就來,其實不遠處就有京城本地的頭面人物,但對方沒來打招呼,張大安也懶得過去跟他們多廢話,愛來不來的,“目前我們在江寧市的‘城東工廠’正在開組馬力生產,江口省的銷量非常好,試生產批次就已經打破了同類產品的紀錄。預計未來僅在‘長三角’地區,就將創造十個億的營收。我們最近正在考察嶺西省的欽江地區,如果有三期工廠的話,可能會在欽江地區進一步深化業務……”
“……總體來說呢,因為目前市場上不存在可以跟我們競爭的產品,所以即便售價要高出百分之五十,也是前景廣闊。高階市場基本上就是‘狀元星’一家獨大,五年之內都不太可能有同等競爭對手。所以二十億其實相當保守,按照現階段的國民收入增長速度,很有可能會出現爆炸式增長,因此我說上不封頂,就是指上限不可預知,一年兩年直接突破百億規模大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說“二十億起步”的時候,已經是一片譁然,現在更是“上不封頂”,還來了一個“突破百億”,京城本地的投資商代表直接目瞪口呆,但又馬上欣喜若狂。
不怕投資目標吹牛逼,就怕投資目標是老實人,搞什麼“酒香不怕巷子深”,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營銷那是必須的。
這光景已經不是驗資加盟的事情了,完全是要準備競標。
來“狀元星”京城春季釋出會的受邀請單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高校。
張大安可不是吃飽了撐的邀請學校來看他吹牛逼,而是受京城和江寧的雙重委託,希望他幫忙在“高校科技企業”這個群體中,適當地予以幫助。
當然了,老規矩,給好處的。
像京華大學、京城大學這種級別的高校科技企業,那是不愁資源扶持,但有些高校,就只能乾瞪眼了。
比如在彭城的礦大,比如說在冰城的冰城工業大學,還有像安東省的安東大學等等,都是所處位置比較尷尬,市場開拓比較艱難,對財政依賴度相對較高。
礦大因為要轉移一部分專業到京城的緣故,現在經費其實非常緊張,按理來說是礦大從京城搞點兒援助,但最後還是江口省當了老實人。
被“綠”也就罷了,還掏錢。
不過省裡這個“苦主”無所謂,那張大安也不在意,所以這次就是礦大早期的“三產公司”搞一個區域代理資格。
比別的學校要堅決得多,畢竟在彭城也是能瞭解張總教練現在的功力有多麼深厚。
之前開大會期間,航空航天系統的院校都是出來發聲的,也算是借它們的口,給高校科技企業劃一條紅線。
源頭還是“幻想”公司太過超標,而“幻想”公司的超標,讓別的類似公司都是理直氣壯起來,且領銜的還是背後是京華大學和京城大學的那兩家,級別太高,一般部門就失去了狗叫權,只能是同等級別的高校才能發聲喊話。
目前開完會的意思,其實就一個:高校科技企業執行機制由相互作用、相互聯絡的規劃、指揮、組織、協調、監督等功能的有機活動組成,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體系。
這是車軲轆話,老百姓是聽不懂的。
說人話,那就是高校創辦高校科技企業之後,不能只顧著賺錢,然後連聽誰指揮、被誰監督都忘了。
江口省這邊呢,原本也沒有拿得出手的,現在冒出來一個“張安工業聯盟”,算是跟江寧高校群合作得有聲有色,現在進一步強化合作深度,也是理所應當。
在這個基礎上,還進一步定性高校科技企業的存在目的:是要用高科技產品服務社會,並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這個定性背後,是“技、工、貿”和“貿、工、技”的老生常談,爭論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正常來說,“貿工技”在這時候是掌握絕對話語權的,因為來錢確實快。
而“技工貿”為代表的一派,這時候還沒有爆發出能量,在市場上,哪怕是家電類產品,也沒有狗叫“價效比”的勇氣。
此時在大眾消費市場上,敢營銷自己產品具有“價效比”的高科技公司,只有“幻想”一家,後來被“垃圾佬”偶爾誇兩句的“神船”,這光景還不知道在哪兒籌錢呢。
但這個節點上,亂入了張大安在京城的一場春季釋出會,那多少是有點兒奇怪的。
正常情況下,“幻想”公司會掌握絕對話語權,讓這些聲音即便冒出來,也不會冒太久,撐死了一個星期,不會搞得大半個月還有各路嘈雜的聲響在晃來晃去。
問題就出在“狀元星”用上了大量本土企業的零部件,並且在軟硬體上都有不錯的產出,這就相當嚴重了。
尤其是張大安“放衛星”說會做到二十個億,那可真不是什麼吹牛逼,因為同期競品在前年和去年已經做到了。
現在不過是競爭更迭,生態位發生改變。
張大安自己不感覺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他隨手一個訂單,就讓濟城市“松柏儀表”鳥槍換炮,直接從到處“要飯”變成了“地方龍頭”。
不管濟城市到底有多少隱藏大佬,明面上來看,蘇西柏最晚明年,就會是濟城市的“首富”,雖然含金量不高,但能見光。
這還是張大安隨便捎上的,對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瞭解得一清二楚的袁業成袁主任,那可是親歷者。
真相太過兒戲,甚至像個笑話,反而才更加顯示出張大安的實力。
於是在這場“狀元星”的春季釋出會之後,採訪媒體單位也頗有講究,在聽到張大安“二十億起步”、“上不封頂”、“突破百億”三個能引發熱議的關鍵詞之後,迅速有新的記者跟上。
“張總您好,我是青年報財經專欄的記者,看到您對自家產品這麼有信心,我有一點很好奇,是不是‘狀元星’這款產品有什麼獨特技術,能夠轉化成競爭優勢呢?”
“我們跟江寧工學院、江寧理工大學等等高校有相當深厚的合作,將很多‘張安教育’使用到的教學方法,透過數字化處理,完成了技術上的移植。如今我們使用的字型檔晶片、儲存晶片等等元器件,都是本土化設計生產。即便是系統層面,其實如果使用過的話,就會發現可以透過連線個人電腦來更新‘狀元星’的系統版本……”
洋洋灑灑又是說了一通,周圍閃光燈時不時閃爍,張大安其實很清楚,他會被京城一部分人拿來當槍使,但是關他屁事,這個流量白送給他的,憑什麼不吃?
至於說得罪了哪個集團,有本事把江口省跟他合作的高校還有地方政府都揚了,做不到就只能看他隨便狗叫。
想要他閉嘴,很簡單,閉嘴一年十個億。
給不了就滾。
“張總,聽了您的一番話,我是不是可以認為,張總是要走技術獨立、自主研發的路線?這聽上去好像有點兒難。”
“這其實一點兒都不難,只是前期賺得少一點。像‘狀元星’這種產品,即便是跟個人電腦連線升級這個簡單的功能,同類競品都是要付出專利費的。而如果在多功能層面,具有類似pda的操作,那麼專利費用不是買斷,而是根據單機百分比來談的。這樣的話,成本線有個固定天花板,是無法透過走量來攤平的。”
“而我們的‘狀元星’沒有這種擔憂,畢竟處理器要求其實並沒有到個人電腦這個程度,國內能做的企業多不勝數,無非是願不願意去調教、適配。從長期來看,到了‘狀元星’的第二代,我們功能、效能爽爽增加的同時,成本也不會突然暴漲,比如顯示屏、主機板設計和加工、軟甲開發等等,都是可以預判的。倘若使用國際大廠的零部件供應,或許因為手機螢幕或者其它什麼裝置的螢幕需求量暴增,直接導致供貨排期被擠壓甚至直接違約停產,這些是不可控的。”
“基於商業上的長遠考慮,為了以後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技術獨立和自主研發是必須的事情。實際上‘狀元星’這款產品的軟硬體開發投入,總金額已經超過一億五千萬,這還不包括一部分功能開發上的投入,暫時還用不上,如果用不上的話,只能當作儲備技術,甚至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面世。這方面我們決心還是有的,當然了,也足以證明我們對這款產品的信心有多強。”
張總教練這些話明天見報就是“技工貿”一派的彈藥,之前沒彈藥,只能乾瞪眼,現在不一樣,聞狗叫如聽仙樂,當真是沁人心脾。
只不過張總教練無所謂他們到底想幹什麼,反正他的大本營不在京城,就算有人狗腦子都打了出來,妨礙他賣“電子保健品”嗎?
甚至趁此機會,他還把江口省關係不錯的部門、高校,也都捎上了。
這光景跟張大安站一塊兒的,就是江寧航空航天大學的人,他們也不是單獨過來的,還拉上了瀋州航空工業學院,在另外一邊,則是賣“核動力雪糕”的那幫人,從蓉城來一趟京城也不容易,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等好事兒。
“最近成立‘張安電子’之後,省裡諸多部門領導十分關切,給予了相當大的幫助,再加上多個優秀高校的支援,才讓‘張安電子’的第一款產品,就能夠以這麼快的速度面世。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辜負家鄉父老的期盼,力爭上游,將優秀的產品,推向市場,然後交到消費者使用者的手中。”
“之前省裡的領導也說過,高校科技企業是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產物,與教學、科研密不可分。我們‘張安電子’雖然不是高校創辦的科技企業,但跟高校深度合作,在教學、科研、生產上,還是做了一點微小工作的。”
“這陣子在京城跟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高校負責人也交流過,基本上一致認為,高校科技企業呢,它擔負著將科技成果向社會轉移和實行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重任;反過來又為教學、科研提供基地和經費等支援……”
“總體而言,‘張安電子’未來的企業核心,主要就是三大板塊,第一是基礎研究,第二是應用研究,最後是‘產學研一體化’,或者說產研結合,在江口省起到到頭示範作用,進而為‘長三角技工貿一條龍機制’當個護航船、排頭兵。”
加戲這種事情不算什麼的,既然拿他當槍使,還被張總教練看了出來,那反過來被張總教練搶奪一下額外的狗叫權,也別喊疼。
你敢喊,那就搶的更多;越喊越搶,理直氣壯。
所以腦子靈醒的一部分媒體記者,眼珠子都鼓在了那裡,須知道“技工貿”這一派在京城完全就是路邊一條,除了學術界有點兒聲音,在產業界連路邊一條都不如。
當年幾乎絕大多數的“失敗者”都南下寶安創業去了,且都打算“臥薪嚐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有起來的,也有噶了的,期間各種想不到的手段都有,挺過來的沒一個善茬,但那確實都挺能打,反倒是“幻想”公司在科技領域確實是沒了影響力,可惜那時候的“幻想”公司,早就不跟你玩純粹高科技那一套了,走的是資本運作路線,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挺超然的。
不過,那都是要二十年後的事情,至於現在嘛,“口水仗”該打還是得打。
“貿工技”這一派有仇一般不隔夜,畢竟媒體資源投入這一塊,不是當下“技工貿”這批窮逼能比的。
而且打法相當兇猛,上來直指就業。
張大安被採訪的內容是晚上播的,第二天京城本地媒體也給了報道,但反手就是一篇《大學生就業觀念日趨務實》的文章。
你說這是說真話吧,它的確是;你說這是在講道理吧,它還的確是;你說這是講究一個務實吧,它顯然是毫無疑問的。
畢竟連標題都說了,“大學生”,這個群體;在“就業”,這個事情上;有了“務實”,這個“觀念”。
每一個詞都是有份量的,而且還是具有時代意義的份量。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嘛,誰不腳踏實地,誰好高騖遠,一眼便知。
在無法看破前路、未來的情況下,一切都好似重重迷霧,這種大辯論誰擺出事實案例,誰就嗓門比較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