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房魚包,吳銘記得杭州的八卦樓在上個世紀末率先復現並改良了這道宋代風味,做法說起來並不複雜,不過是將蓮蓬切底,挖去內瓤和蓮子,填入魚肉蒸熟。
主要是費勁,蓮蓬壁較為薄嫩,很容易撕裂,去瓤時極耗耐性。
大伯將三個綠油油的蓮蓬分別呈於三人座前,僅掌心大小,底部墊著荷葉,熱氣裹著魚肉的鮮香自孔隙中嫋嫋騰起,恍如蓮蓬吐霧。
不得不說,賣相著實不錯,十分契合宋朝文人對“清雅”二字的追求,其他人暫且不論,周敦頤肯定很愛這道菜。
揭開蓮蓬,熱香撲面。
但見乳白色的魚肉丁泛起淡淡油光,滲出的清澈湯汁積在底部,青綠的蔥花點綴其間。
吳、謝二人各自品嚐,李二郎則要來一碗飯,大快朵頤起來。
拷打時間!
吳銘看向徒弟,不消師父開口,謝清歡已然心領神會,搶答道:“食材選用的應是鱖魚,治淨後起兩側魚肉去皮切成丁狀,調味麼,有淡淡的酒味、胡椒粉的辛味、醬油的鹹香、蔥香……”
“沒了?”
“額麼麼……似乎、大概、八成是沒了。”
“你以後做菜也這樣做?似乎、大概、八成是熟了?”
吳銘肅容凝視她。
謝清歡悚然一驚,趕緊又舀起一匙放入口中,低眉細細咀嚼,霍然抬眸,喜道:“甜味!還加了糖飴!”
“不完全對,再想想。”
謝清歡輕輕蹙眉,再三品鑑,卻一無所獲,無奈道:“弟子愚鈍,還望師父賜教。”
吳銘衝她手邊的蓮蓬殼努了努嘴:“舔一下壁面你便曉得了。”
謝清歡依言照做,立時恍然大悟:“師父明察秋毫!雖只淺嘗一口,竟能辨出蓮房內壁抹了蜂蜜!無怪我嚐到一絲若有似無的甜味……”
奉承之辭已至唇邊,忽然想起師父乃神仙下凡,厭惡塵俗諛辭,及時咽回肚皮。
吳銘微微一笑:“用飯吧。”
他倒也沒有那麼神乎其神,純粹是因為吃過復現版,知道配方。
蓮房魚包是一道創意菜或者叫意境菜,重在造型足夠賞心悅目,味道其實並無特別之處。
不過嘛,坐在一千年前的酒樓裡吃著原版的蓮房魚包,味道反倒沒那麼重要了。
“酒炊淮白魚——”
報菜聲中,大伯呈上這道價值三百文的硬菜。
炊即蒸,酒炊淮白魚其實就是以酒清蒸淮白魚。
吳銘這回沒再拷打他的開山大弟子,並非突發善心,主要是這道菜比較簡單,甚至不必品嚐,單看賣相便一目瞭然。
魚身平臥於素白瓷盤,蒸制後的表皮呈半透明玉白色,魚背上的刀口翻卷出細膩的嫩肉,青綠的蔥絲覆於其上,酒汁沿魚腹溝壑流淌而下,與盤底清透的湯汁交融,泛起淡淡的油星。
光是看著盤中的淮白魚,便彷彿聞到了撲鼻的香氣。
好吧,他確實聞到了,並且嚥了口唾沫。
吳銘非常喜歡清蒸這個做法,簡單卻美味,且不容易翻車。
謝、李二人也都連嚥唾沫,眼巴巴地看著他,等師父(掌櫃)先動筷。
吳銘夾起一塊魚肉,入口滑嫩細膩,確實是頂級白魚,其鮮美並略帶媲美蟹肉的清甜味,足以使人忽略掉白魚細刺太多的缺點。
去腥、調味和蒸制的火候都很到位,沒毛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