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蘇軾六人酒足飯飽後,不慌不忙地往興國寺而去。
途中突降驟雨,雨勢倏而轉急,眾人匆忙尋了處屋簷躲避,望著滂沱的雨幕,皆懊悔未向吳掌櫃借傘。
蘇轍記起兄長先前所言,忍不住揶揄:“哥哥,我可算明白了,你斷定的事從未應驗過。”
蘇軾哈哈一笑,狡辯道:“事事落空豈不正是另一種事事應驗?”
幸而沒過多久,雨勢便漸漸轉小。
眾人以手遮頭,冒雨疾奔回各自的住處。
二蘇褪下濡溼的外衫,取乾布巾細細擦拭頭臉水漬。
蘇軾叩開父親的房門,將剩餘銀錢遞還。
蘇洵接過錢袋隨口問:“你等在何處宴飲?”
“朱雀門外麥秸巷中……”
想起那日險被爹爹撞破的窘境,蘇軾沒敢徑直說出店名。
“莫不是狀元樓?”
“非是狀元樓,不過一無名小店,不足道也。”
蘇軾含糊其辭,試圖矇混過關。
蘇洵捻鬚輕笑:“這家無名小店的掌櫃莫不是也叫吳銘?”
蘇軾立時面露詫色:“爹爹如何得知?”
“京中食肆豈有我不識的?”
蘇洵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誡道:“吳記菜味雖美,然過剛過烈,你二人怕是消受不住。不出一個時辰,定要腹痛如絞,如廁不止。”
蘇軾不以為然:“爹爹多慮了,我與子由前幾日才——”
險些說漏嘴,幸而及時醒悟,話到嘴邊改了口:
“——才聽林子中提起,他已經去過兩回,並無任何不適。定是爹爹點錯了菜,此店不僅做川飯,更兼營北食、南食,吳掌櫃的荔枝腰子甚至更勝狀元樓一籌……”
……
“沒啥事我先撤啦!”
忙完晚高峰,扒拉完晚飯,吳建軍腳下抹油正要開溜,忽聽兒子甩過來一句:“爸你可當心點,我媽最近盯上你了。”
“啥?”吳建軍腳底打滑,三步並作兩步折返回來:“此話怎講?”
吳銘早習慣了老爸時不時蹦出的半吊子文話,直接把手機遞給他:“你自己看吧。”
不怪老媽起疑,在她的視角里,老爸已經連續三天早出晚歸,出門時毫不磨蹭,回家後也全無抱怨。一天兩天還能理解,這都第三天了!這還是吳建軍嗎?!
別說陳萍犯嘀咕,連老爺子都拍著大腿斷言:“絕對是生意火爆,給他幹出成就感來了!”轉頭就吵著要重出江湖,助乖孫一臂之力!
看完母子倆的聊天記錄,吳建軍氣不打一處來:“真是豈有此理!憑什麼懷疑我在外面打牌!我是那種好吃懶做、陽奉陰違、偷奸耍滑的人嗎!”
吳銘立刻豎起手掌起誓:“我作證,你的形象絕對沒有差到這種程度。”
“……”
“總之,萬一我媽問起,你別提起那邊的事。”
“老子曉得!”
吳建軍扔下手機,氣呼呼地走了。
轉眼又是一天。
吳銘開始核算今天的業績。
川味飯館的營業額和昨天持平,1600多不到1700,馬馬虎虎,可能還比不上鄰近的那家重慶雞公煲,別看那家店堂食的客流量不大,架不住人外賣猛,日均銷售量估計在100-200份之間。
當然,扣掉平臺抽成,實際的利潤率有多高就不好說了。
反正川味飯館的利潤率在50%以上——得益於兩界門的加持,人力成本和肉類成本較低,且沒有店鋪租金。
吳記川飯今晚的營業額也和昨晚相差無幾,算上白天的結餘,共計5300余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