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飯館通北宋

第62章 三個人的故事

又開始了……

一旁的王倩忍不住偷偷翻個白眼,也不知道徐川是從哪本典籍的犄角旮旯裡看到了這則軼事,普通人能有幾個知道?真照他說的做了又有幾個懂得欣賞?

說得好聽點叫雞蛋裡挑骨頭,說難聽了就是賣弄。

反正,她覺得這兩幅字寫得挺好。

三人落座,吳建軍遞上選單。

徐川的視線在老闆的工作服上轉了一圈,笑問:“怎麼會生出做宋菜的想法?恕我直言,和你們這家店的氣質不太相符啊。”

吳建軍已經看出來了,這個小老頭多半是此道中人,不僅博古通今,說話也文縐縐的。

好在,和謝、李二人相處日久,他也是練出來了。

當即切換成半文不白的口吻作答:“菜只有適口和不適口之分,沒有貴賤高低之別,東京食肆數以千計,可正店只有七十二家,不是麼?”

“吳老闆見識過人,徐某佩服!”

徐川不由得正襟危坐,對這位胖乎乎的老闆另眼相看。

如今復現宋宴的餐館無一例外走的都是高階路線,以至於他都習以為常,理所當然地認為宋菜就該出現在那些裝修精緻、環境古雅的高檔飯店裡。

謬矣!

只要菜做得好,蒼蠅館子又何妨?

徐川頓覺念頭通達,原本的偏見也統統化作期待。

可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當第一道菜端上桌,看著盤中被紅油浸潤的肉鮓,徐川的眉頭皺成一團。

陳桂彥問:“怎麼了?有哪裡不對嗎?”

徐川冷笑道:“肉鮓應選用豬腿或羊腿,批出肉片,用刀背拍松,再切小塊,汆水斷生後以花椒油、草果、砂仁、鹽和醋拌勻。咱面前這碟從選料到調味沒一個對的!”

王倩已經夾起一塊放入嘴裡品嚐,忍不住反駁一句:“你先嚐嘗再說吧,真挺好吃的。”

陳桂彥也指著盤中的調料說:“花椒油、草果這些人家都放了,只是稍微改了下味型,我覺得這點改動還算合理,沒必要苛責。”

徐川不以為然:“既然冠以宋菜之名,就該按照正統的來做,要麼就換個名字……”

他的聲音不算大,可店裡的空間本就不大,又只這一桌客人,因此他的話一字不落地傳進了吳建軍的耳朵裡。

吳建軍趕緊進後廚向師徒倆反饋。

“喲呵,行家啊!”

吳銘絲毫不慌,吩咐道:“小謝,你再給這位客人做份狀元樓版的肉鮓。”

片刻後,又說:“等會兒,用這個碟子裝。”

他取出一個北宋原產的瓷碟,至於選料,這個確實改不了,只好囑咐老爸:“爸,上菜時替我捎句話……”

兩分鐘後,又一碟肉鮓被端上桌。

夫妻倆面面相覷,陳桂彥詫異道:“吳叔,我們只要了一碟。”

吳建軍笑道:“這一碟是按宋人的口味做的,送給你們品嚐。我兒子說,正統應選用豬腿肉或羊腿肉來做,他認為豬皮的口感更好,所以做了下調整,正所謂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嘛。”

夫妻倆不約而同地看向徐川,兩人都知道這番話是說給他聽的。

徐川卻毫無反應,只直勾勾盯著裝菜的碟子,復又端起碟子前後左右、上上下下仔細端詳。

這仿得也太真了吧!

陳、王二人摸不著頭腦,吳建軍使勁憋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