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飯館通北宋

第77章 快活似神仙

開店多日,吳記川飯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午高峰。

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至少在國子監和太學遷回舊邸之前,客流穩定且可持續。

結算時刻!

吳記川飯中午共收2200余文,加上原有的5600余文,共計7800余文。

“二郎,租賃攤位之事,你辦得怎麼樣了?”

二郎回來時,師徒倆正忙著炒菜,無暇過問,眼下終於得空,遂問起此事。

李二郎邊刷碗邊作答:“辦妥了,已租下二道門內膳食區的一處攤位。”

說罷擦乾淨手,摸出憑證遞給吳掌櫃。

大相國寺萬姓交易和今天的大型展會一樣根據商品的型別劃分出了各個“展區”,既便於管理,也便於遊客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吳銘將憑證收好,接著詢問攤位的大小、具體的租期、相國寺提供哪些設施器具等等。

李二郎對答如流,顯然經過詳細瞭解後方才做出決定。

二郎辦事還是靠譜的。

不靠譜的是相國寺,400文只提供一塊場地,別的一概沒有,全靠自備。

“若是下雨,這租金是退還是不退?”

李二郎笑起來:“孝敬給菩薩的錢哪有退回來的道理?掌櫃的應該比我瞭解才是。若是下雨,便往後順延。”

“……”

說的好像我上輩子貪墨了許多香火錢一樣,菩薩才不是這個樣子的!

至於所售貨物,倒沒什麼禁忌,坊間甚至把萬姓交易叫作“破髒所”,意思是要買賣來路不明的名貴贓物就得上相國寺。

葷腥更加不成問題,相國寺的眾多寺產中便有專門養豬的,在本部七十二院中還有善於烹調豬肉的寺院,因而被戲稱為燒豬院。

前任文壇領袖楊億常帶同僚上燒豬院打牙祭,有一回給院內僧人提了個小建議:“燒豬院委實不雅,不若改為燒朱院。”自此,燒朱院便叫出了名。

這樣看來,後天需要帶的東西真不少,鍋碗瓢盆就不說了,桌椅板凳至少也得備一套。

李二郎問道:“不知掌櫃的打算租太平車還是江州車?咱們得事先和車伕約好,每逢萬姓交易,租車運貨的人甚多,後天現尋怕是來不及。”

宋代的太平車好比今天的大運重卡,車身大而平,載重量高。大型的太平車通常“前列騾或驢二十餘,前後作兩行;或牛五七頭拽之”,“可載四五千斤”。

江州車即獨輪車,可一人獨推,也可前後二人把駕,再以毛驢拽之。據說王安石出門更偏愛坐江州車,只是坐這車需要兩個人各坐一邊,以保持車身平衡。

吳銘想了想說:“那便租箇中等的太平車吧。”

中等的太平車載個一兩千斤綽綽有餘,不僅可以載貨,還可以捎他們三人一程。

租車不像租賃攤位那麼麻煩,有行頭在手,無須立契交付押金,徑直同車夫做價,約定時辰地點便是。

左右無事,吳銘決定和李二郎同去,謝清歡見狀也躍躍欲往,於是三人關了店門,自去尋車伕不提。

話分兩頭。

卻說自吳記川飯連吃帶拿的眾書生回到官舍,念及絕大多數同窗眼下正在午睡,遂沒有回寢,而是去了書齋。

書齋裡亦有少數幾個卷王正伏案小憩,也有睡醒了繼續埋頭苦讀的,沒錯,說的就是劉幾。

劉幾隻抬頭看了眾人一眼,便專注於眼前的經書,心無旁騖。

然而,眼睛可以目不斜視,耳口可以不聞不問,鼻子卻沒法堵住不呼吸。

那縷淡淡的香氣來得太過突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