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三人和車伕約好時辰地點,又去市集上逛了一圈,雜七雜八買了不少東西,諸如裝菜的器皿、儲冰的冰鑑、用於打包的荷葉之類,共花費800余文,喚一個挑夫挑至吳記川飯。
回廚房歇口氣,吃幾塊冰鎮西瓜,著手準備晚上的菜料。
謝清歡見師父仍按盒飯的形式備料,奇道:“師父,不是說不賣盒飯了麼?”
“是不賣之前那種盒飯了,咱們改賣套餐。”
套餐和盒飯形式上是一樣的,都是由商家提供多個菜品給食客自行挑選搭配,只不過,套餐通常做得更精緻些。
以前那種盒飯太糙了,肉量少味道也平平,賣倒是好賣,便宜嘛,可吳記川飯人手有限,不能既要低端市場,又想做太學生的生意,必須做出取捨。
是時候進行全面升級了!
多的不說,起碼提升至快餐店的水準,價格嘛,由原來的一葷一素十文每份漲至二十五文每份。
對日收百文的小老百姓來說,貴是肯定的,但也不至於吃不起。
對家境普通的太學生來說,這個定價正合適,而且價效比很高,既能吃飽又能吃好。
至於富家子弟,套餐什麼的不是給他們準備的,來了直接點單鍋小炒便是。
當然,套餐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提前做好,能夠有效分擔現炒的壓力,以免再像中午那樣手忙腳亂。
備料的同時把豬尾和鳳爪也滷上,謝清歡疑惑:明明有那麼多可滷的食材,為何偏要選肉少骨頭多的兩種。
吳銘笑道:“淨肉三兩口就吃完了,有什麼勁?骨頭多則須慢慢啃,吃起來才香,才解饞。”
“哦。”
謝清歡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她會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這兩種食材和雜色下水一樣是給窮人吃的,她此前恐怕鮮少接觸。
事實上,放眼整個東京城,絕找不出第二家食肆會用如此珍貴的香料去滷煮豬尾和雞爪。
宋人更不可能想到,一千年後,這兩種食材竟然賣得比肉更貴!
……
先生仍在傳道受業解惑,書齋裡已經飄進絲絲縷縷的菜香。
當酉時的鐘聲敲響,眾學子蜂擁而出。
以往在國子監和太學舊邸,大家吃的是一樣的飯菜,沒得挑選,故而無須爭搶。如今由周遭食肆供膳,品類固然百花齊放,量卻有限,不搶不行。
外出用膳的學子同樣你追我趕,訊息早就傳開了,吳記川飯只有六張桌子,想吃滷菜和荔枝腰花的、想喝冰鎮涼茶的跑得一個賽一個快。
程顥和程頤也有意前往吳記川飯一探究竟,卻並未加入搶座的大軍。
二人決定先隨便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晚間再去吃個夜宵,如此一來,便可避免同他人爭搶。
據昨晚外出覓食的人所說,這家店亥時便打烊,所以得在亥時之前去。
計劃通.jpg
當同窗們用完飯歸來,談論起店家所推出的極具新意的套餐,只須二十五文便能吃到美味佳餚,還附贈一塊奇甜無比的冰鎮瓜果。
兄弟倆心裡好奇得跟貓抓似的,一番天人交戰之後可算是忍住了。
一直捱到屋外響起一更的更聲,二人立刻擱筆起身。
在同一時刻起身卻不止他倆,還有劉幾。
“之道兄莫非也……”
片刻的沉默後,三人不約而同地吐出那四個字:“吳記川飯。”
語畢相顧笑了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