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點選檢視更多資訊。
介面再次跳轉,大量的文字彈出。
快速瀏覽一遍。
會員制沒什麼稀奇,但凡大點的飯店都有辦卡充錢的活動。
不尋常的地方在於,吳記川飯的會員制不只看消費金額,還挑人。
兩界門會綜合考量食客當世的名望、後世的名聲、歷史上的貢獻(文化、政治、軍事)、千年後的知名度等多方面因素,說白了,光有錢不行,還得有名。
在吳記川飯接待過的食客中,目前只有歐陽修、蘇軾、蘇轍、王安石和狄青榜上有名,其他人都沒有獲得會員資格,換句話說,消費的錢再多也成不了vip。
等等,狄青?
面涅將軍未曾到店用過飯,但聽狄詠的意思,應該品嚐過吳記川飯的美食,看來間接接待也包含在內。
會員福利同樣有詳細的說明,後四項沒什麼可說的,促進到店消費、提高使用者粘性的常規舉措。
關鍵是第一項——
【完成上門做菜訂單可獲得豐厚獎勵,獎勵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竟然有獎勵,還很豐厚,這下不得不做了。
只不過,要求是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也就是說,哪怕醉翁以後離開京城、出知地方,每年仍然享有一次上門服務的福利。至於如何實現,兩界門連一千年的時光都能穿越,異地傳送算得了什麼。
“師父,你在看什麼?”
謝清歡見師父在門後駐足許久,也好奇地湊過來探看,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吳銘不答反問:“西瓜切好了?”
“這便切!”
謝清歡連忙重回崗位繼續切西瓜。
吳銘連戳兩下返回鍵,退回到主介面,螢幕正中仍是那兩條基本規則,但底部多了一個“會員”的選項。
下午五點,川味飯館剛開張,吳記川飯已有客人陸續登門。
自從改賣二十五文一份的套餐後,到店用飯的市井百姓便少了許多,有的人是不再來了,有的人是從之前的飯點必至,改作偶爾來改善一下伙食。
比如那個三句不離狄公的虯髯漢子,在吳記川飯漲價後,依然常來光顧。
每次見著他,吳銘便會同他嘮兩句。一來二去的,也算熟識了,知道他名喚張關索,家住城南曲院街,原是一名角抵藝人,因家和賣藝場所被淹,沒了生計,如今在五嶽觀避難,靠應召排澇的餉錢過活。
張關索今日又來了,並在吳銘和李二郎支攤兒時,成功搶到排頭。
“吳記套餐開賣了,走過路過瞧一瞧——”
李二郎扯開嗓子吆喝之際,張關索已遞上自備的大碗:“俺要這個雞肉和那個菘菜。”
他倒沒抱怨過漲價,反倒是以前賣盒飯時,他經常抱怨肉太少。
改成套餐後,肉量顯著增多不說,飯菜也更加可口,還贈送一塊冰甜多汁的西瓜,在張關索看來,二十五文一份真不貴,自備碗筷還可減免兩文!
打飯時,吳銘問他城南水患的情況,這兩日沒下雨,應是緩解了不少。
張關索咧著嘴笑道:“俺在保康門瓦子尋了個活計,往後不去排澇了。”
“可是角抵藝人?”
“正是,俺也只會這個。”
角抵即摔跤,張關索這體格確實是當摔跤手的好料子。
吳銘打完飯菜,挑了塊較大的西瓜給他。
張關索數出二十三枚銅板扔進錢盒,接過飯碗和西瓜,仍蹲路邊大快朵頤。
隊伍裡還有個人特別扎眼,形容丰神俊朗,眉眼英氣逼人,混在一堆文弱書生裡宛若鶴立雞群。
“吳掌櫃,我來歸還食盒了。”
輪到狄詠時,他遞上食盒,笑道:“今日仍需借食盒一用,請吳掌櫃再備五百文滷味,我拿回去給爹爹下酒。”
又說:“也給我來一份套餐嚐嚐!”
“好嘞!”
吳銘麻利地給狄詠打上飯菜,附贈一塊冰西瓜。
狄詠付了錢,端著碗筷進屋。
這時,三個身著尋常布衣的年輕人湊到攤前,也不排隊,朝菜盆裡探看兩眼,其中一人揚聲問:“掌櫃的,聽說你家賣冷淘?”
吳銘點頭稱是:“十文一份,請店內稍坐。二郎,你回廚房報菜,把食盒也帶上。”
李二郎則立刻拎著食盒回後廚向謝鐺頭報菜。
那三人也大步走進店堂,目光一掃,見店裡已無空桌,屬角落那張桌子人最少,只坐了個氣宇軒昂的小官人,便相互使了個眼色,走過去坐下。
狄詠抬眸掃了三人一眼,接著埋頭乾飯。
市井小店裡,拼桌再正常不過了,他並不在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