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飯館通北宋

第91章 齋飯

吳川哥哥是什麼鬼……

吳銘心裡納悶,兩手一攤道:“沒啦,早賣光了!”

“啊……”

王蘅撅起小嘴,氣鼓鼓地抱怨道:“姐姐偏心!你做的鵪鶉蛋那般好吃,總共買了十串,我和哥哥一人才吃兩串,爹爹吃了五串,姐姐還嫌爹爹吃少了……”

宋時的“姐”是對女性的尊稱,姐姐一詞既可以用於稱呼同輩的姐妹,也可以用來稱呼母親和長輩。

“七娘!休要胡說!”

吳瓊低斥一聲,臉上飛過一抹薄紅,扭頭看向夫君,夫妻倆相顧無言,俱有些尷尬。

王雱抬頭望天花板,抿緊嘴唇,嘴角卻揚起一抹弧度,忍笑忍得頗為辛苦。

吳銘心裡好笑,心想你媽這哪是偏心,分明是想再給你添個弟弟!

這個念頭自然不能對王蘅說。

他蹲下來,平視小丫頭的眼睛,正色道:“你爹爹案牘勞形,理應多吃一些。而且,一共十串鵪鶉蛋,爹爹吃了五串,你和哥哥各吃了兩串,那七娘算算,你孃親吃了多少串?”

王蘅被問得一懵,怎麼又來一道算術題?她最討厭算術了!

掰著手指頭,一時不知該從何處算起,只好鼓起腮幫子暗暗使勁。

忽然瞥見旁邊的阿姐悄悄豎起了食指。

王蘅眼睛一亮,脫口道:“一串!”

“厲害!”

吳銘稱讚一句,感慨道:“你瞧,你孃親只吃了一串,卻給了你兩串,這哪裡是偏心,你孃親分明很疼你!”

王蘅心裡的那點鬱悶頓時煙消雲散,小臉上湧起一抹羞愧之色。

她噠噠噠跑回去,撲進吳瓊的懷裡,低著頭在孃親肩窩裡蹭啊蹭,聲音細若蚊吶:“是七娘不懂事,姐姐最疼我了……”

吳瓊輕撫她的髮髻,夫妻倆相視而笑,笑容欣慰。

吳銘這才攜謝、李二人上前叉手行禮,同王安石夫婦寒暄兩句,轉而對小丫頭說:“七娘往後饞鵪鶉蛋時,徑來吳記川飯尋我便是,可還記得鋪子開在哪條巷裡?”

話雖是對七娘說的,可王蘅畢竟年幼,她若要來,王安石夫婦至少得跟來一個,正應了那句老話:想要拴住家長的錢袋子,先得拴住小朋友的胃。

王蘅不假思索道:“朱雀門外,麥秸巷中!”

她記得牢牢的,哪怕忘了一加一等於幾,也絕不會忘記吳川哥哥的住址!

吳銘笑著點點頭,道一聲“諸位慢用”,同謝、李二人撿了張鄰近的空桌坐下。

立時有火工道人(即寺中雜役)盛上餐具和茶水,吳銘一如既往地先索要一份食單。

來此間用飯的香客多半識得文字,食單自是不可或缺。

當然,和狀元樓相比,廟裡的菜品種類明顯少得多。

其實在來的路上,吳銘已經聽過謝清歡的介紹,要點什麼菜心中大致有數,此時隨意翻看幾頁,說道:“玉灌肺、素蒸鴨各一份,翠縷冷淘三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