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飯館通北宋

第191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

二位長輩語氣和善,面容可親,並沒有為難她的意思。

謝清歡懸著的心終於落回肚皮裡。

吳振華踱步至那扇兩界門前,外表看起來像是一扇木門,伸手一摸,質感倒像是電視螢幕。

這家店他開了二十多年,從未見過這扇古怪的門,銘娃兒一回來接手,它就出現了。

很顯然,這是屬於乖孫的機緣。

北宋……

關於北宋,吳振華所知甚少,只聽說過最出名那幾位人物:蘇軾、包拯、歐陽修、王安石、狄青……

得益於以前看過不少烹飪相關的書籍,他對蘇軾倒是十分了解。

搞餐飲的,尤其是四川人,如果連蘇東坡都不識,說出去是要遭人恥笑的。

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式數量之多,古往今來獨一份,光是吳振華記得的就有: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餅、東坡羹……

有菜有肉,有湯羹有點心,都夠湊一桌東坡宴了!

吳振華的文化程度不高,可蘇東坡的詩詞他能背不少,當他握住兩界門的門把手,一句蘇詞瞬間劃過腦海,恰合他此時的心境,於是脫口便吟了出來:“老夫聊發少年狂!”

手上使勁,千年前的世界徐徐展開於眼前。

說是世界有點誇大了,就是個灶房,和吳振華小時候見過的鄉村灶房大差不差。

“哦哇——”

緊隨其後的陳萍忍不住發出驚歎,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真正踏入千年前的灶房,內心的震撼卻絲毫不減。

作為古裝劇的忠實愛好者,近年來出的幾部宋代背景的爆款劇,她一部不落全看過。

電視劇通常只拍富人不拍窮人,再把濾鏡、妝容和服化道拉滿,愣是將古代市井拍出小資情調,甚至妓女都能在編劇的筆下潔身自好。

過度的美化使得陳萍對北宋的生活環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此時掃過吳記川飯的灶房,不免大失所望:“我看《知否》裡的灶房比這寬敞精緻多了。”

“呃……我是開飯店的,我這灶房算寬敞精緻的了,普通老百姓家的更小更破。二郎——”

吳銘喚來李二郎,為雙方引見介紹不提。

吳振華繞場一週,將每一個角落、每一件物什都仔仔細細看過,最後駐足於那座經兩界門升級的土灶前。

彎腰朝灶膛裡一瞧,果然,外面雖然裹著土灶的皮,內裡卻是無煙柴火灶的設計。

他頓覺技癢,許久不曾做過壩壩宴了,倒是勾起了他年輕時的回憶。

“爺爺!”

吳銘把屏風拉開擺好,招呼老爺子道:“明天我把家裡那些工具都搬過來,給你在這裡設個糖畫專區,你就坐這兒給客人們露一手——這麼多年沒做,手藝沒落下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