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門關好後,李秀輕聲問道:“家志,要存多少?”
“一萬六吧,後面幾天再去存一次。”
“嗯,好。”
其實陳家志並不想把錢存銀行,但一時半會兒沒有什麼要花錢的地方。
地裡不需要再大幅投入,
換車也還早了點。
擴大規模倒是可以考慮~
但最近他們這一帶天氣好,6.18雖然下了暴雨,但東鄉菜場沒被淹,其他菜農的損失只是減產。
反而將因其餘地區被淹、菜價上漲而受益。
當下願意轉讓菜地的人也有~
但沒在他們這一圈川渝老鄉的範圍,不太好拿。
其它的投資,除了買房,他也都不太懂。
放家裡也太招人惦記了。
現在都知道他家裡有現金~
所以還是先存銀行吧,存一個月也是存,後面再看看怎麼花錢。
猛然間,他想到了防蟲網。
現在病蟲就已經多了起來,越往後,防蟲網的作用就越大。
尤其是七八月,
颱風過後,最大的危害就是其帶來的病蟲害。
倒是可以再增加點防蟲網~
商量好後,李秀把之前保管的9500元,連同這兩天的6800元都拿了出來,打算再點一次。
陳家志則是擺弄了下收音機,然後聽起了新聞。
中午也正是新聞播放比較集中的時刻,不一會兒,就找到了他想要的資訊。
北江潰堤的影響還在持續。
廣清高速、北江航運還在緊急的搶修當中,可能要兩三天才能恢復。
番禺也有很多房屋受浸,堤圍決口、滑堤等等,但農田被淹面積很少。
陳家志感覺影響似乎比想象中小?
但也沒多想。
大不了就是後面還有雨~
他地裡的菜按照現在的節奏和菜價,預期收入已經很高了。
聽了一會兒,陳家志又拿出了筆記本,覆盤了下凌晨的戰果。
大約1550斤菜。
比端午節多了一百多斤。
菜心一共約1070斤,比端午節少,但莧菜搞了至少440斤。
即使早就知道了,陳家志還是忍不住再次感慨底下菜工的堅韌~
3號地0.3畝莧菜,一共採收了約1103斤。
已經是極高的產量。
產量高除了基礎打得好,也和後期菜長得又高又粗有關,菜雖然有點老,但在當下市場環境,也沒多少人在乎這個。
對於莧菜,陳家志只打算作為一個補充,並不會作為主打。
莧菜生長期比菜心更短,偶爾試一試作為補充可以,長期效益比不上菜心~
絲瓜和苦瓜也到了採收尾期。
“對了,秀,今天剪絲瓜苦瓜的時候,記得留種~”
“你不是說留種是兩個人的事嗎,我一個人也搞不定,你陪我一起去選。”
“……”
很好,這個理由很強大,他拒絕不了,從人類生理上來說,留種確實是兩個人的事。
“行,那剪絲瓜的時候,你叫我一聲,總共也沒多少了。”
也不知道兩個人去選出來的種瓜會不會更好一些?
應該會吧。
他和李秀也算是拔尖的俊男靚女,選出來的種瓜會有加持吧~
覆盤了出菜量後,他又看了看客戶情況,常見的人還在,一些偶爾來的人也來了。
節後單量不大,勝在單子多。
幾個大客戶也很穩。
可以想象,這一次將再度加深客戶的印象:陳菜農很穩很持久。
即使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阻礙,但依然會來找他拿菜。
客戶群又得到了穩固。
很不錯。
看完,他將筆記本又放進包裡,隨後又拿出粵省農業科學這本書看了看。
書基本翻爛了,有空還要多去找洪老闆談談心。
伴隨著知識的洗禮,陳家志也順利的進入了夢鄉~
…
四個小時後。
太陽被雲層遮掩住,空氣中十分燥熱。
易定幹胸前掛著包,拄著腳踏車,不耐煩的催促道。
“家志,我說你快點行不,拿個錢有啥好磨嘰的。”
“來了,來了,別催。”
陳家志感覺他的挎包買小了,一萬六如果是百元大鈔可能看著不多。
但他有大半都是零鈔。
即使把筆記本拿出來了,挎包也被塞得鼓鼓的。
易定幹看了看他的包,再看了看自己前兩天買回來的,於是默默的騎著車開道,家志拿錢還是挺麻煩的。
鎮上的農信社也不遠,兩人只騎了十來分鐘就到了。
到了櫃檯後,陳家志先是把一小迭50元,和一小迭100元鈔票拿了出來,然後又在櫃檯職員的目光中掏出一摞又一摞1元、2元、5元、10元的鈔票出來~
略有姿色的女櫃員打量了他幾眼,問道:“你是做什麼的?”
陳家志笑了笑,“我?在東鄉村種菜的小菜農,小菜農零鈔多點很正常吧?”
“嗯,攢了挺久吧?”
“是挺久的。”
“以後有錢了可以早點來存,不用攢那麼多,存定期還是活期?”
“活期~”
易定幹先存完了錢,就在不遠處等著,他感覺這銀行職員也在看臉下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