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農逆襲

第319章 內債不是債

天亮後,江南市場的交易熱度不減。

陳家志走在市場裡,突發奇想,“如果我們只白天做生意怎麼樣?”

薛軍遲疑道:“蔬菜批發一般都是凌晨吧,白天畢竟還是少數。”

陳家志沉吟道:“那可能是因為保鮮措施不完善,算了,暫時還是主打晚上吧。”

除了冷藏保鮮,他還想到了客戶群體的買菜習慣。

目前63號檔大概有兩三百個客戶,除了少部分酒樓酒店採購,大部分還是二級批發商。

因為冷藏保鮮原因,二級批發商習慣晚上12點前進貨,採購則喜歡後半夜買貨。

63號檔白天賣菜也行,但違背了大多數人的習慣。

旺市時還行,爛市時就是頭鐵了。

摸了下市場情況後,陳家志回了辦公室,檢視起了檔口的客戶群。

每天檔口都會手寫單據,然後辦公室在電腦上整理列印成冊。

累計有297人在63號檔買過菜,但大部分一個月也只買過一兩次,可以忽略不計。

還有部分是月末新來的,這部分比例也不小。

真正長期客戶在100個以內,平均日採購量大約500~600斤。

也就是說排除上月末行情大漲因素,63號檔的正常日銷量在25~30噸。

還算可以。

不過陳家志看著客戶欄後面的備註,總感覺忽略了什麼。

工廠和單位食堂、酒樓酒店、二批……

對了,超市!

陳家志猛然想起超市也是未來的一大客戶群體,但目前賣生鮮的超市還很少。

永輝是哪一年成立的?

沃爾瑪、家樂福等等都是外資的,在國內開店沒有?

陳家志迫切想查詢這些資訊,在電腦上搗鼓了一陣,好像完全沒用啊!

不是說電腦查資訊很厲害嗎?

怎麼什麼也查不了!

但他知道國內目前超市已經不少了,生鮮肯定是超市未來的重點品類。

也許超市也可以做些文章。

在電商崛起之前,超市一直是批發市場的大客戶群體之一。

陳家志讓行政部門收集有關的資訊,自己也找來幾份報紙看。

“小叔,來了多久了?”

不知何時,陳正旭回來了,給自己倒了一大杯水喝。

“坐了一會兒。”陳家志放下報紙,“送完貨了?”

“還沒呢。”陳正旭說道:“小熊還帶著人在送,他駕照也拿了。”

“挺快的嘛,我記得還沒多久。”陳家志訝異。

陳正旭坐了下來,“除了在駕校學,我還天天帶他練呢,會開車了後,就花錢買了證,小熊和王蘭在這方面還是有魄力。”

“嗯~”

陳家志沉吟了下,問起了超市的事情。

陳正旭長期在街面上跑,對這些事很關注。

目前可以確定,花城已經有了超市,但沒有類似家樂福的大賣場。

賣生鮮的店鋪也沒有。

雖說他重生前超市的生意都快被電商搶走了,家樂福好像也快倒閉了。

但未來十幾二十年,超市的生意都很紅火。

再說了,他只是想把菜賣給超市。

如今花城還沒有超市大賣場,但也應當快了,他讓陳正旭時刻注意這方面的資訊,往這方面開拓客戶。

隨即,兩人又聊了下買房和建冷庫。

讓陳家志意外的事,這大半年,花城的房價居然在下跌。

“買房先緩一緩,先解決冷庫的事,最好能買塊地建冷庫。”

陳正旭訝然道:“買地得要不少錢吧,公司現在賬上總共才三十多萬元。”

陳家志笑道:“江心菜場有,可以拆借給靠譜鮮生,總之你先試著接觸,實在不行就長租地建冷庫。”

“上次拆借的72萬買樓錢都還沒有還,這又來呀!”

陳正旭頗有點視負債如洪水猛獸的感覺。

陳家志翹著二郎腿,說:“債多不壓身,負債越多,本事也就越大。”

陳正旭頻頻搖頭:“哪有這種說法,欠錢的滋味可不好受。”

陳家志一樂,那你是不知道搞房地產的負債能有多高,兩萬億瞭解一下。

雖然他也一向很保守,但這是兩家公司內部拆借啊,格局開啟,內債不是債。

用了兩天空閒時間,陳家志相繼給菜場和靠譜鮮生都敲定了新任務。

緊接著菜場又重新開始大量出菜。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