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農逆襲

第328章 育種和福利

“等會兒回來再吃。”

李秀又在樓上喊等她,陳家志揮了揮手就走了,“你就在家,可能馬上要下雨,別出來了。”

菜場每天都有人聽天氣預報,菜工裡也有許多人買了行動式收音機,幹活時就放到地裡聽歌。

可以說對天氣的監控做得很到位了,然而,依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為現在天氣預報的誤差也很大。

等陳家志到菜場時,一覽無遺的菜場上空早已是烏雲密佈,很壓抑。

菜場裡卻是人聲雷動,兩兩一組的蓋著薄膜。

沒等蓋完,雨點就嘩嘩的打落下來,雨勢很急,夾雜著大風,人群這才找地方躲雨。

等了一會兒後,易定乾和幾個小組長也回了辦公室。

“蓋了多少?”

“有多少菜地被打溼了?”

“排水口確認都開啟了沒?”

易定幹確認著每一項工作,等了解了情況後,才略微舒了一口氣,隨即又叉腰看著屋外的雨勢。

“像是又有颱風登陸了,要是這批也多栽點就好了。”

戚永鋒也摸著下巴,說:“那樣八月份也能來個開門紅?”

陳家志也在看雨,七八月的雨格外兇猛,眾人只能湊近了聊天。

“現在這樣也挺好,平時穩定供應總會有遇上價高的時候,有大行情了也不至於缺席。”

“不夠過癮,還是要像7月份那樣才夠過癮。”易定幹沉吟道:“再不搏一搏,以後那樣的機會更少了。”

戚永鋒也說:“就是啊,我們隔壁的東昇農場也全部上了小拱棚,還有很多種菜的農戶現在都開始買小拱棚了。”

其餘幾人也紛紛說道,周邊的小拱棚數量在明顯增加。

這也很正常,且不提陳家志從去年就開始用,合興、東昇前兩月來考察過,檢疫局也在給供港基地的小冊子上進行技術宣傳等因素。

國內設施農業的推廣也是從1994年開始,屬於菜籃子工程第二階段的開始,其中就包含有小拱棚。

到今年已經一年了,第一批嚐到甜頭的人已經藏不住了。

陳家志又說:“也不要妄自菲薄,小拱棚的使用也是有要求的,一般的大菜場很可能用不好,像今天這種突發性下雨,隔壁東昇農場就不一定蓋好了。”

“我去瞧瞧。”戚永鋒還披著雨衣,拿了把傘就要出門。

“你還真去啊。”

戚永鋒回頭說:“去,他們上個月也用了次,效果還不錯,再看看今天的情況。”

他才出門,李秀又走了進來,手裡提著從家裡帶來的早餐。

菜場食堂不提供早飯。

早餐是用盆子裝著的肉臊子面,一共兩盆,陳家志和易定幹一人一盆。

李明坤、郭滿倉幾人都看著,就連戚永鋒也掉頭回來。

“志哥,我也還沒吃早飯呢~”

“我們也都沒吃哈。”

“嘿,這面還是肉臊子的哦,看著就香。”

李秀也是沒想到幾人都在,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要不要分你們點?”陳家志瞥了一眼,把面端了起來,一陣肉香,抬頭一看,戚永鋒這貨還真有分面的意思。

“別看了,早上下雨,放假早點回去休息吧。”

易定幹又說:“永鋒,別忘了去隔壁探聽情報。”

“籲~”

噓聲一片,不過眾人也都陸續走了,易定幹又問李秀陳家芳吃了沒,得到回家吃的答案後,便和陳家志一起在辦公室吃麵,李秀則在沙發上坐著。

“對了,易哥,冷庫有菜吧?”

“有,本來就要打冷,所以都是當天發前一天收的菜,不過今天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收菜。”

屋外的雨聲沒有變小的趨勢,陳家志說:“嗯~”

易定幹:“你嗯一下就完了?”

“還要我怎樣?”陳家志抬了下頭,說:“你這安排的挺好的,沒有我發揮的空間。”

“也是,你當老闆的人了,是該抓大放小。”易定幹又問:“定了什麼時候再去雲南和滬市沒?”

陳家志說:“沒有,還有些事需要確定,去滬市也不用太急。”

吃了面,雨也沒小,戚永鋒也帶回來了隔壁的訊息。

如他所料,東昇農場小拱棚沒蓋,一個沒蓋,所有的菜都淋著雨。

這就是江心菜場的優勢,由福利待遇鑄就的人員組織優勢。

一有需要,菜工可以24小時待命,除了普通農戶,其它大菜場應該很難有這種組織能力。

這場雨九點時才停,下了三個多小時。

上午菜工也都在家裡休息,不過陳家志也讓記滿勤,上個月發的工資偏少,有部分原因就是出勤不滿。

今年國家實行雙休,然而當下的菜場全都是按天記工,休息就沒錢。

所以工人沒有必要不會休息。

陳家志考慮薪酬體系還要改動,基本工資按月算,每人每月2天假期,休息日工作也額外算一天工資。

工人大食堂每天的午餐也要認真搞好。

另外,李秀也長期在給工人拍照,每人每月都有免費的張數~

在對菜工的福利待遇上,陳家志基本做到了當下最好。

但也要剔除害群之馬,讓留下的都是本份熟練的核心工人。

這兩年社會上招工都很好招,因此很多菜場都忽視工人的福利和培訓。

江心菜場只要做好這一點,未來幾年就能早早在工人團隊上形成核心優勢。

種菜雖說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但工人的技術水準和責任心也確實能影響出菜的好壞。

趁著早上下雨的這三個小時,陳家志和李秀、易定幹再次梳理了這方面的管理。

同時,也讓財務去銀行諮詢,透過銀行轉賬來給工人發工資。

一問,農業銀行還真有這方面的業務。

而且,每個月五六十萬工資,涉及到500多人,還是農業類企業。

農業銀行支行表露出了極高的熱情,雙方一拍即合。

陳家志也想借此完善了公司的工資和財稅管理,但銀行的善意反而先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