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剛點了點頭,“除了無公害蔬菜可以溢價20%以上銷售外,在其它方面也會補貼部分資金。”
陳家志眨了眨眼,江心菜場的菜一直有溢價,如今也算是有了名分。
“好,讓各部門做一下準備吧。”
陳家志想了想,又說:“以後類似的榮譽和補貼,你也牽頭關注下。”
“好。”
在加入wto前,國內對農業的補貼很直白,就是出口退稅、給錢給政策等等。
而加入wto後,補貼就轉變了形式,改為補貼具體的環節。
傍晚生產部的例行總結上,陳家志參與了旁聽,聽到易定幹針對領導要來做了不少部署。
陳家志說道:“也不用太刻意,不能影響正常工作,但像清理塑膠等垃圾需要做。”
有錢拿自然好,但補貼資金只能錦上添花。
跟著,陳家志又給眾人普及了下無公害蔬菜基地的標準。
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一是選址要遠離三廢,平整連片,土壤肥沃,水源無汙染,社會治安穩定等等;
二就是生產技術上須以防止農藥汙染為核心。
前兩年社會上有一種現象,市民普遍有專買‘蟲口菜’、吃野菜熱的‘恐毒’心態。
由此便催生了無公害蔬菜的發展,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推這一概念。
京城、滬市、花城等地的市民也願意為溢價25%以上的無公害蔬菜買單。
江心菜場自然符合標準,甚至在多方面都有所超出。
比如土壤,隨著新一輪腐熟糞肥的施入,菜場的土壤變得更加疏鬆,同時有機質含量也愈發豐富,很難再看到稻田那種黏糊的狀態。
這樣疏鬆的土壤種出的菜自然漂亮。
經過兩天的簡單準備,菜場的環境變得更加清爽,藍色的天,黑色的土壤,綠色的菜田,以及500多個鮮活生動的菜工~
如此面貌讓前來參與評審的專家組都大為滿意,記者也拍了許多照片和鏡頭。
番禺的相關領導也是第一次來江心菜場,聽聞菜場僱傭了500餘人時,也大有讚賞。
隨著財稅和國企改革,國內目前的就業壓力很大。
而江心菜場算上新接地,面積也才900畝,卻解決了500餘人的就業。
還是更為讓上層頭疼的農村,這樣的成績值得宣揚。
在視察過程中,陳家志也介紹了冷庫、打包、泡沫箱廠等等設施。
宣傳產品的同時,也間接說明了500餘人在各個環節的分佈。
這同樣得到了稱讚。
從各個方面來說,江心菜場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沒過兩天,陳家志就接到江心菜場被評為示範基地之一的訊息。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援。
同時,在本地電視臺和報紙上,也相繼看到了關於江心菜場的報道,很出彩。
這讓菜場獲得了很多關注,陸續有各級領導前來露臉。
在報道里,也出現了靠譜鮮生的身影。
憑藉著這份報道,陳正旭在徐、黃兩人的配合下,迅速拿下了市內幾家大酒店大酒樓的蔬菜供應。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某家著名酒店在蔬菜供應上大多由兩農民送貨,採購體系給人的觀感就是草臺班子。
這迅速打破了靠譜鮮生對高階酒店的濾鏡。
靠譜鮮生這等專業的配送稱得上是降維打擊,這也為業務量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等到7月結束時,靠譜鮮生的日配送量已經提升到了3萬多斤。
有了無公害蔬菜的牌子,加上高階業務的擴充套件,配送的利潤率逐漸提升到了25%,每天有六七千的利潤入賬。
這已經相當可觀。
…
辦公室裡,陳家志檢視著7月的各項工作。
除了月初出菜量有所爆發,月中和月末都挺平穩,價格也回落下來。
徐瑤敲門走了進來,“陳總,7月的工資做好了,什麼時候發合適?”
陳家志把桌上的資料收起來,“一共要發多少?”
“50多萬。”徐瑤遲疑道:“錢要不要提前準備好?”
陳家志搖了搖頭,“不了,等兩天發,現在不太平,當天取,當天發工資,取錢時多帶幾個人。”
徐遙許是也鬆了口氣,“好。”
今年各地都出了不少悍匪,年初鶴崗便發生了一起搶劫工資款火拼的大案,最近,城裡一家工廠也出了類似案子。
這讓陳家志變得更謹慎,檔口的現金當天就要存入銀行。
但李秀依舊提心吊膽,檔口的錢大多是李才在收取。
陳家志只能再度減少給檔口的供貨量,更多的菜發往同興泰。
這能減少風險。
“多事之秋啊!”
陳家志收拾了資料,關了門,下樓騎著車往菜場東邊而去。
沒多久,易定幹也跟隨他而來,繞場一週再一起下班。
新接的300畝地已完成了交接,原本的稻田積水很嚴重,但當初堆積菜山的兩塊荒地卻搖身一變,成了蔥綠的菜田。
新的育苗大棚也在這裡,嶄新的鋼架和薄膜,內裡鋪滿穴盤苗,菜場其餘部分也較為良好。
每當看到欣欣向榮的菜場時,陳家志對未來有足夠信心。
“家志,你說打得起來嗎?”
“打不起來。”
回到家,吃了飯,電視里正放著在海峽進行軍事演習的畫面。
這已經是最近的第二次大規模軍事演習,局面非常緊張。
一家子都很關注,每天家裡都充斥著各種鍵政的聲音。
陳少昌更是一天到晚的守在電視機前,時不時義憤填膺嚷嚷著打過去,又唸叨著鎮裡還有人跟著去了那邊。
陳家志也偶爾關注,今年國家形勢確實挺艱難,內外交困,但他知道打不起來,而且再大的困難,也都會過去。
元謀和滬市的專案也因為各種事一拖再拖,他當前能做的,還是先把菜場經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