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獨居:灰熊山》第二期節目的序幕在萬眾期待中拉開。
將觀眾的視線再次引向那片孤寂而壯麗的奇爾科湖。
經歷了首周七日的嚴酷考驗與兩位參賽者的黯然離場,餘下的生存者們正面臨著日益加劇的挑戰。
在這其中,來自中國的年輕參賽者林予安,其獨特的生存策略和堅定的執行力,使他繼續成為本期節目中最受關注,也引發最多討論的人物。
第一期的林予安,展現的是他對庇護所的長遠規劃。
那麼這一期則以日復一日的實際行動,向所有觀眾展現了中國人的執行力有多麼強。
當其他數位經驗豐富的選手,如老兵羅恩和女獵手凱拉,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更為主動的狩獵活動和陷阱構建,力圖在嚴冬全面降臨前,準備更多肉食儲備。
林予安的重心依舊堅定地落在他那座石屋庇護所的建造工程之上。
鏡頭記錄下了他每日的勞作。
清晨,當奇爾科湖畔的薄霧尚未完全散盡,林予安的身影便已出現在他選定的營地。
用自制的簡易撬棍,將一塊塊沉重的石塊撬起、搬運至建築區域。
為了增強牆體的穩固性和密閉性,林予安開始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製作粘合劑。
採集了大量質地細膩的黏土,運回營地後,與富含鉀鹽的草木灰混合,再加入適量的溪水,反覆攪拌、捶打,調製成一種粘稠的、原始的泥漿。
“這種黏土混合草木灰的泥漿,乾燥後能起到一定的粘合和填充作用,可以有效地減少石牆的透風,並增加整體的穩定性。”
林予安在一次填充石縫的間隙,對著鏡頭簡要地解釋了他的做法。
這種在庇護所建設上投入巨大精力的做法,在網路上引發了不小的議論。
一些習慣於傳統“食物優先”生存模式的觀眾,對林予安的策略表示了不解和質疑。
【那個叫林的中國選手,是不是太執著於他的石頭房子了?】
【樓上說的沒錯!每天搬石頭、和泥巴,這得消耗多少體力?有這個時間,多去打獵或者釣魚不是更實際嗎?】
【我看其他選手都在積極地尋找食物,他卻像個建築工人一樣。如果食物儲備跟不上,再好的房子也沒用啊。】
與北美觀眾的普遍質疑不同,嗶哩嗶哩影片網站上,林予安的粉絲們卻對他的“基建”行為報以極大的熱情和支援。
【安神牛逼!這石牆壘得有模有樣啊!還自制水泥!中國人都是基建狂魔石錘了!】
【雪靴兔到手!狐狸想搶食?這要是擱東北這嘎達,必須得讓給大仙了!】
【手線釣虹鱒?還是用自制擬餌!還中魚了?(看著我這20根杆,幾十個擬餌陷入了沉思)】
當然,在庇護所的緊張建設之餘,林予安在食物獲取方面也並未完全鬆懈。
他每日都會檢查前幾日佈設的彈性鋼絲套索陷阱。
鏡頭捕捉到了他發現陷阱成功捕獲一隻肥碩雪靴兔時驅走了狐狸的驚喜。
弓箭狩獵方面,林予安也迎來了他在節目中的首次重要斬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