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添柴,他都會仔細觀察火焰的狀態,確保其既不過於猛烈,以免燒裂陶坯,也不至於衰弱,影響溫度。
時間在柴火的噼啪聲中悄然流逝。
從午夜到凌晨,再到天際泛起魚肚白,林予安幾乎沒有合過眼,一直在盯著火塘。
他儲備的乾柴已經消耗了大半,堆積在一旁的柴堆明顯矮了一截。
林予安語氣中充滿了期待:“天亮了,感覺差不多了。”
“為了確保燒透,我打算再加把勁,燒到中午。”
他又添了幾次柴,讓火勢繼續保持在適中的水平。
接近中午時分,林予安停止添柴,從昨天傍晚開始,這個陶箅子已經在持續的高溫中煅燒了超過十五六個小時。
這樣的時長,對於一個火塘燒製的單個陶器來說,應該足以使其充分燒結了。
林予安宣佈道:“好了,高溫煅燒階段結束!”
他沒有立刻將箅子從火焰中取出,而是讓火塘中剩餘的木柴自然燃燒殆盡,變成一堆熾熱的炭火。
這些炭火將繼續提供穩定的餘溫,讓陶箅子在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中降溫,這是防止其因溫差驟變而開裂的關鍵一步。
他疲憊地伸了個懶腰,一夜未眠加上持續的體力消耗,讓他感覺身體有些透支。
回到石屋庇護所美美的睡了一覺。
林予安這一覺睡得格外深沉,一夜未眠的疲憊如同潮水般將他淹沒。
大概睡了三小時,他被一陣涼意凍醒。
他猛地坐起身,有些迷糊地晃了晃腦袋,第一個念頭便是那個還在冷卻中的陶箅子!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快步走向昨夜的火塘邊。
經過大半天的自然風吹冷卻,原本覆蓋在陶箅子上方的厚厚一層木炭灰燼已經變得溫涼。
林予安蹲下身,用木棍小心翼翼地撥開表面的木材灰燼,隨著灰燼被一點點拂去,埋藏在下方的陶箅子逐漸顯露出來。
當整個陶箅子完全暴露在空氣中時,林予安眼中瞬間爆發驚喜光芒!眼前的這個陶箅子,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這個陶箅子不僅形態保持得相當完整,沒有出現他擔心的嚴重開裂或變形。
雖然遠不及現代施釉陶器那般明亮,但那種精緻的粗澀感,確實已經是屬於陶器的範圍!
林予安小心翼翼地將陶箅子從灰燼中捧起,比他想象中要堅實,他用指關節在箅子表面輕輕敲擊。
“鐺!鐺!鐺!”
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的聲響,無疑證明了它已經達到了極高的燒結程度!
“太不可思議了!一次就成功了!”
林予安激動地舉起陶箅子,對著鏡頭道:“你們看到了嗎?它不僅僅驗證了可以成陶,而且這完整的質感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
“本來我就是做一個實驗,只要能確定是否可以成陶就好,也已經完全做好了它會開裂和破碎的準備。”
“沒想到它居然完整的成型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他小心翼翼地將這個珍貴的陶箅子收好,準備在搭建火窯時派上用場。
這個燒製成功的陶箅子,不僅為燒製陶磚之路確定了可行性,也極大地增強了林予安完成這項大工程的信心!
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是箅子和篦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