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打獵:從荒野獨居開始

第54章 肉簾與柴棚

“夥計們,鹿肉還需要不間斷地熏製,但我不能一天到晚都守在這裡什麼事不做。”

林予安一邊享用著美味的煎鹿肉,一邊對著鏡頭說道。

“堆積在庇護所外的柴火也越來越多了,我決定今天為它們搭建儲存棚,以防被雨雪淋溼。”

“冬季即將來臨,我需要儲備巨量的乾柴才能安然度過。”

“而這些柴火如果只是露天堆放,一旦遇到連續的雨雪天氣,很容易受潮,影響燃燒效率。”

“所以,一個能遮風擋雨的柴棚,就顯得非常必要了,不需要太複雜,關鍵是要有個頂。”

“重點是能在做事情的同時,關注到燻肉房的動態,防止被偷家。”

柴棚的選址,他定在了石屋庇護所的側後方,緊鄰著石牆。

既能利用石牆作為一面天然的屏障,也方便日常取用。

他從之前搭建燻肉房時剩下的一些雲杉原木中,挑選出兩根長度約兩米五左右的木杆,作為柴棚前側的主要承重立柱。

用伐木斧將每一根立柱的底端,都削製成一個尖銳的楔形。

然後,將其尖銳的底端對準地面挖好的坑洞中,利用斧背用力地將其砸入相對鬆軟的泥土中。

“咚!咚!咚!”沉悶的撞擊聲響起。

每一根立柱,他都反覆調整角度,並用腳將立柱周圍的泥土用力踩實,使其穩固。

這兩根高立柱立穩後,他開始搭建屋頂的框架。

他選取了一根長度超過柴棚預期寬度的松木杆,作為連線兩根高立柱的前橫樑。

他在兩根立柱的頂端內側,以及橫樑兩端對應接觸的位置,砍出了凹槽。

將這根前橫樑穩穩地搭在兩根高立柱的頂端凹槽內。

然後用柳樹皮繩,以交叉捆綁的方式,將橫樑與立柱的連線點緊密的捆綁加固。

他又找來數根相對細一些的樹枝作為椽子。

他將這些椽子的一端,以一定的間隔,搭在那根剛剛固定好的前橫樑之上,並用柳樹皮繩捆綁固定。

而椽子的另一端,則自然地向後方、下方傾斜,從而形成一個明顯的單坡屋頂骨架。

“屋頂的關鍵在於防雨防雪,所以必須要有足夠的坡度,這樣雨雪才能順利滑落。”

最後是鋪設屋頂材料,他沒有選擇樺樹皮,而是決定充分利用附近豐富的蘆葦資源。

他又去湖邊或溪流淺灘處,快速採集了大量已經枯黃乾燥的蘆葦。

他將這些蘆葦一捆捆地、從屋頂的低處開始,一層壓一層地、緊密地鋪在傾斜的椽子之上。

他鋪設得非常厚實,足足有好幾厘米厚,並用柳樹皮繩將其與下方的椽子固定,以防止被大風吹散。

這個柴棚的結構極其簡單,前面由兩根高立柱支撐起一個傾斜的蘆葦屋頂。

後面則直接接地或搭在矮木上,兩側完全敞開,方便存取柴火。

雖然幾乎沒有像樣的牆壁,但其佔地面積不小,足以容納他未來幾周甚至更長時間所需的柴火。

並且能有效地保護它們免受來自上方的雨雪侵襲。

等到後期如果有需要,他也可以考慮用樹枝,在柴棚的兩側搭建起圍擋樹枝牆。

“好了,夥計們,我的簡易柴棚完工了!雖然簡陋,但有個頂遮風擋雨就足夠了”

搭建這個簡易柴棚,也幾乎佔據了他一整天的時間。

當西邊的太陽開始沉入遠山的輪廓,林予安才終於完成了所有的勞作。

並將已經收集的一部分乾柴整齊地碼放進新落成的柴棚之下。

夜幕再次降臨,石屋內的火爐被重新點燃,散發出融融的暖意。

林予安繼續將剩下的香煎鹿裡脊,放在火爐灶口的熱石板上簡單加熱了一下。

搭配著幾塊烤野蔥,便是他今天辛勤勞作後的晚餐。

飯後,他並沒有立刻休息,而是再次來到煙燻房前,仔細檢查了一下燻煙火堆的狀態。

又往裡面新增了一些新的木炭和潮溼松針。

確認一切無虞後,林予安才返回溫暖的石屋庇護所,準備迎接又一個在奇爾科湖畔的未知夜晚。

(感謝各位股東的猛猛發力,讓我體驗到了新書期鎮壓白金一天的成就)

(已經確定了7月1號上架,趁著這週末我連肝兩天,多攢點)

(本章2800字,月票,求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