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年,二月三號,清晨,小雨。
“哥,起床了嘛。”
“沒呢,再睡一會。”
聽到屋外的喊聲,江成有點起床氣的下床把門栓開啟了,然後又回到床上被子裡面了。
江成睡的正屋還是以前的雙大門,在裡面關門要用木栓的。旁邊的兩間房子倒是方便一點,是單門,在房間裡面門上裝了插銷。
現在江燕是隔三岔五的來江成這邊一趟,上次江成洗澡換下來的衣服沒立刻洗,想攢一攢,等下次有要換洗下來的衣服再一起洗。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江燕了來看他了,妹夫楊楓要上班,江燕得早起給他和孩子煮點早飯。楊楓可沒那個錢能在外面隨意的買包子吃。
江燕起來的早,就有時來江成這邊轉一下。看見江成放在角落裡要洗的衣服,上次就直接拿回去給洗了,洗好曬乾後才給江成送過來。
而前些天街道辦那邊也來人了,江成的戶籍證明下來了。糧本,副食本和煤本也都一下送過來了。
上個月哪怕是月底最後幾天辦理下來的,也能買一個月的定量。如果不買糧,也可以在糧本上指定的糧店兌換出相應的糧票。
江成是把定量全部買了,他發現自己的定量是16.5公斤。糧本的定量是標準了年齡和職業的,他算是高階腦力勞動者,領的算是最高的標準了。
像江燕這種連零散的活都找不到多少的,算是普通居民,一個月14公斤糧食。
重體力勞動者,像鍛工,澆築工,搬運工之類的,一個月能有21公斤定量。要是煤礦工人,能達到24公斤的定量。
不過糧本上的定量是一回事,廠裡還會在每個月按照不同的職位還一些糧票。
如果只是糧本上定量比普通人多幾斤糧,有些當幹部領導的,可能也鄉下的親戚來探親,都招待不起一頓飯了。
江成記得穿越前看過一部電視劇,領導招待幾個鄉下的親戚,麵條煮了幾盆。
機械配件廠每個月都會補助江成二十斤糧票,加上逢年過節都會發一點,能保證他可以每餐都吃細糧。
如果一個回國報效祖國的留學生,還要吃窩窩頭和棒子麵,南方這邊棒子麵叫苞米麵。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就真的會讓一些人寒心了。
江成的定量,能買細糧的買了一些麵粉和大米。能買粗糧或者雜糧的,買了一下紅薯和苞米麵。
苞米麵江成沒有要,給了江燕。紅薯其實也有點不想要的,上次用紅薯煮麵疙瘩,江成發現這個年代的紅薯應該是品種問題,不怎麼甜。
江燕是家裡孩子多,特別是那楊文斌十二歲長身體的時候,半大小子吃垮老子。江成才把粗糧給他的,如果不給的話,其實城裡也有條件好的,在農村有親戚,都是拿粗糧到農村親戚家裡換大米的。
江成也可以拿粗糧去下陽鄉找人換大米,但沒那個必要,他起碼現在夠吃。
而且江燕也在幫江成留意了,碰到有賣細糧票的,她會幫江成收上來。
今天早上江燕來了,江成知道自己可以更安心的睡了,而不是睡一會就看看時間多少了。
“哥,給你下點麵條,放一個雞蛋。”江燕走進房間看見躺在床上的江成,笑著說道。
“七點二十喊我,你也給自己煮一點,不用給我省。”江成回應了一句,腦子開始進入關機狀態,沒一會就真睡著了。
江燕也沒再打擾她哥,而是先看了一眼有沒有要清洗的衣服。發現沒有後,就去屋外的廚房生火燒水了。在燒水等待的時候,江燕就拿著掃把給房間裡搞衛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