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飯館吃剩的飯菜打包好後,江成就先回家了一趟,飯菜放進了廚櫃。
在口袋裡裝了一些糖果,江成就出門了。
憑藉著記憶,江成慢悠悠的走出城區,差不多走了半個多小時才來到下陽鄉。
江家以前就是住鄉里的街道上,一開始就是在十里八鄉的販賣布料起家的,後來才把生意做的城裡去的。
來到鄉里,江成很快就找到了兩個叔叔家。都是青磚瓦房,在鄉里也沒多少間這樣好的房子。
這來探親,江成除了口袋裡的一些糖,就是香菸了。差不多是雙手空空,但他是想著找到妹妹後,再請他們去城裡吃一頓。一家送一點肉,但現在不是時隔八年,怕出現變故嘛。
磚瓦房前有幾個小屁孩在玩耍,靠近街道的房間房門是開著的。朝南開兩扇大門,東側也會開一個側面。
街道旁邊的房間側邊會有一條小過道,從過道過去,屋後還有兩間朝東橫著建的兩間房。
後面的房子是住人的,街道前面的房子是客廳和廚房。
江成的兩個叔叔都是一家三間房,建房到現在,也十多年了,就算是磚瓦房,也有一種老舊感。
“細寧的啊,各是寧屋裡嘛。”江成詢問著在三叔門前玩的小孩說道。
這是昌城這邊鄉下的家鄉話,細就是小的意思。人念寧,看見小孩喊細人的,也就是小孩子的意思,後面那樣是問小孩這是你家裡嘛的意思。
不同的地方有對小孩不同的喊法,有喊小鬼的,也有喊細娃子的。
“這是我家,你找誰。”一個稍微大點的小女孩回應道。
“你爹是誰呀。”江成掏出一個水果糖給小女孩詢問道。
“我爹是江林。”小女孩開心的接過糖果回答道。
這年頭還沒有什麼人販子,小孩都沒有什麼防備之心,大人也不會怎麼教導小孩。
要到改革開放後人販子才比較多,拐賣小孩賣給沒有子女的,或者弄殘疾去要飯。
聽到江林這個名字,江成腦中的記憶也就是延遲瞬間就想起來是誰了。三叔的大兒子,比江成小四五歲呢,沒想到孩子都這樣大的了。
而且女孩身邊還有兩個小孩子呢,江成詢問了一下,有一個也是江昌明的孩子。可竟然有一個是三叔家二兒子江濤的孩子。
按照年齡算,江濤也十九歲了。在這個年代有孩子很正常,但眼前的小孩起碼兩三歲,再算上女人懷胎也要時間吧。也就是說那小子十六歲左右就有媳婦,那她媳婦跟他的時候得多大歲數。
都是自己的堂侄子侄女,江成又從口袋裡掏出幾顆糖給他們。再詢問了一下,得知家裡的人差不多都出去幹活了。
但小孩的奶奶在屋裡,也就是江成的三嬸。三嬸在就好,可以問一下他妹妹江燕目前什麼情況了。
走進房間裡,客廳有前後門,再穿過裡面的一個小門就到了房子後面了,房子後面有一個露天的地方,堆放著一些柴火。
這左手邊就是廚房了,右手邊有一間屋子,就是三叔三嬸住的房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