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機械配件廠都沒收到汽車玻璃,有汽車玻璃的話,多派點人過來,五輛車能在一個星期內全部組裝好。
所以現在不是江成要卡進度,讓其他廠協同生產各種零部件,來初步完成一下產業鏈。而是目前只能等,像有些單位的裝置壞了,要更換零件,經常等上一兩個月很正常。
江成在車間看了一會,覺得還是讓老康去詢問一下汽車玻璃的情況。他對自己設計的這車肯定是有信心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如果採購汽車玻璃正常流程是要這樣久的話,那不如現在繼續申請採購一批。這樣的話第二批輕卡汽車生產,就不用等待汽車玻璃了。
想到這,江成讓譚雅萱自己回辦公室去,他去找老康,問問老康能不能直接再採購一批汽車玻璃。
~~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幾萬個職工的工廠,花了三年多的時間,不單純是要造出一輛汽車。而是直接組建了很多條組裝生產線,保證一但生產出來,就能立刻進入投產。
生產技術其實早就消化了的,如果只是單純的試製一輛汽車,根本不需要規模搞的這樣大。
也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中國能自己造汽車了。
仿造一兩輛,零部件還都是進口的。跟結構上雖然是仿造的,但擁有了比較完整的零部件產業鏈,以及批次的組裝生產線能一樣嘛。
第一汽車廠只要把汽車批次造出來,起碼就能證明中國也能真正的生產汽車了。最多就是暫時沒有設計能力,沒有造出能代表中國款式的汽車。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怎麼樣才能算真正的造車呢,批次化還是自主化。
是能批次生產一款車有代表性呢,還是車輛造的少,但沒有仿造其他國家造的車有代表性呢。
在技術領域上,可能在國外更認可後者。
這就好比一個國家設計出來了一款新式的汽車,別人說這個國家沒有造車能力,有多少人會相信。
第一汽車廠的汽車玻璃存放廠庫新到了一批擋風玻璃,有十幾塊擋風玻璃跟他們廠採購的玻璃尺寸不同。三塊玻璃為一套,剛好五套。
“王科長,昌城那邊配件廠的擋風玻璃到了,現在要安排給他們發過去嘛。”
“昌城那邊的擋風玻璃?先別急著發,放在倉庫裡,過一陣子再說。”
“前兩天那邊還打電話來詢問了,好像工業部有人挺關注那邊的。”
“要是那邊再有人來詢問,就說還要半個月才到,讓那邊再等半個月。”
“好的,王科長。”
倉庫管理員不知道為什麼要把昌城那邊的擋風玻璃壓半個月,但是王科長的話他得照辦壓。
不過要採購蘇聯那邊的東西,別說是要定製的,採購很多種類的東西到貨時間都不穩定,有時候有些廠要採購軸承什麼的,因為天氣或者什麼問題,拖兩三個月送過來的時候都有。
倉庫管理員不知道為什麼,王科長卻是明白。上面工程部的人,準備提前試製了。
這第一汽車製造廠,名字叫第一,要是被昌城那邊先試製出來一款自主設計的汽車。這第一的名頭都不好聽了。
關鍵是工業部好像有人在關注那邊,所以那邊試製汽車的零部件很多都是從他們汽車製造廠買過的。
嚴格點來講,不借助他們廠的力量,那邊其實可能還折騰不了這樣快。
可重點也就在這裡,一汽生產的所有東西是不是算中國生產,那邊用國內成產的零部件,造出了自主設計的輕卡。在名頭上比一汽仿造蘇聯的卡車造出車子更振幅人心呀。
要是昌城那邊設計的輕卡,看上去跟那邊之前汽配廠弄的三輪汽車那樣,車頭都是簡單的鐵皮包裹,車身也小。大家還可以說那車就算造出來也不咋樣。
但一汽工程部有昌城那邊汽車的平面圖紙了,這東西不難弄。那邊開會的時候,還印了很多份呢。
在造型上,就給人一種輕便,靈活,簡潔的感覺。雖然不知道車子造出來效能如何,但只要不算太差,就憑自主設計這一點,上面最少會讓那邊投產一批出來。
所以第一汽車製造廠是真的有點擔心那邊會一次試製成功,打算生產線不需要非要組建那麼多,完全可以先把卡車生產出來,然後邊生產邊組建規劃內的生產組裝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