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是遲早的事情,在歷史上汽配廠生產的英雄牌三輪汽車,除了試製出來的車,連少量生產都沒有。
除了造車可能會被叫停,有同樣的汽車部件,在機械配件廠這邊新增點東西都能生產出一輛輕卡了。
另外汽配廠生產汽車配件的業務現在也被江成搞的產業鏈快重合掉了,現在第一汽車廠那邊已經在生產解放汽車,以後肯定不會怎麼進口中型以下的卡車了。
工程車的話,配件輪不到汽配廠來生產。昌城又搞了一個輕卡,等於在南方也有了卡車配件生產的能力。
現在汽配廠除了弄一點以前進口的汽車配件和吉普車的,其他的也都不需要生產了。
業務高度重合,關鍵是水平相差有點大。要是汽配廠也有能力生產符合很多標準的汽車,一個昌城以後有兩個汽車製造廠,可能還能在國內成為工業美談呢。
但目前差距明顯,先不說造車的成本問題。而是有明珠在前,很多單位就對三輪汽車不敢興趣了。
小單位輪不上,大單位看不上。以前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肯定是看的上的,現在有選擇了就不一樣。
這可是汽車,有些部門和單位要是分到了一輛,短期內就別想獲得第二輛。總不能別人還沒有,你都搞兩輛了吧。
然後就會出現一種情況,有單位獲得了三輪汽車的,也是有汽車的單位了。可能在分配機械配件廠造的輕卡汽車時候,就沒有了分配的資格了。
業務高度重合,又沒有一點優勢。機械配件廠又需要汽配廠的技術人員,工業局做出合併的選擇性很大。
“明天去躺工業局?”周廠長思考了一會詢問道,他也不是優柔寡斷的人。為了發展,有時候不能心軟。
“嗯,早點去早點落實,過一個月後我也好放鬆放鬆。”江成點頭說道。
“你放鬆什麼,難道下個月跟那小譚要成好事拉。”周廠長說道。
“要忙點其他的事情,不過我跟她的事情也的確要快了。”江成回答道。
這都五月底了,再過一個多月,水稻就要收割了。江成打算去買一些糧食,二叔和兩個姑姑那邊的糧食能買到一些,妹夫楊楓那邊的親戚也能買一些。
而譚雅萱那邊也有鄉下的親戚,每次糧食收上來,農村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賣一點糧。
不過城裡人平常也是省著吃口糧,除了家裡有那種正在長身體的半大小子,會想辦法額外弄點糧。一般去農村買糧的也不多,畢竟大部分人也不富裕。
農村人會保留自己出的口糧,然後有多的糧食賣給糧站,算是統購量。
江成也沒打算買不認識人的糧食,就買親戚的,最少要有點沾親帶故。因為買不是親戚的糧食,就屬於私自出售和購買了。
但親戚的糧食不一樣,有種互相幫扶的意思。再說白一點,糧食是親戚送給他們吃的,然後為了感謝,給了一點錢,這不叫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