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年代,城市之間,相連的道路大多數是土路和砂石路。很重要的路段也不過是鋪設了一些碎石和煤渣,能有一條柏油路都算是特別好的了。
而在贛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佔省內將近百分之八十的面積。道路稍微好一點的也就昌城,九江,景德鎮這幾個城市。
撫州臨川那邊,臨近武夷山脈和武功山,山路佔比例比較高。
開卡車前往撫州臨川,在進入一些山路上,但緩慢行駛。
這次昌城這邊送物資前去撫州臨川救援,先是物資局的人帶著車隊裝上各種物資。
然後由部隊的人指揮去撫州臨川,物資局的人來汽車廠後,也不認識江成,沒有詢問他的身份。聽到江成說他開的車是指揮車,也只當他是一個司機。
等到了領取物資的地方,也有部隊的人會跟著一起去撫州臨川。
負責指揮的人是一個連長,算是一個不小的軍官了。
“同志,你好。我是這次負責物資運輸的指揮員,這是我的證件你看下。你能不能跟我們部隊裡的駕駛員換一輛車開。”
在裝物資的時候,指揮員笑著客氣的對著江成說道。對於江成開的這裡車,他很是喜歡。特別是聽到江成說這是打頭陣的車,可以提前檢視道路山地形,有沒有什麼障礙,更是高興了。
關鍵是作為這次的指揮員,他可以坐這輛地形車前往撫州臨川。
一開始指揮員也不想鬧什麼么蛾子的,但大家都以為江成只是一個駕駛員。這次部隊安排過來的駕駛員都是部隊裡的汽車兵。
是有汽車兵找到指揮員,想跟江成換車開。
在汽車廠的時候,大家只是覺得這車好看,沒感覺出效能如何。可從汽車廠開出來,這車就像一匹脫韁了的野馬,在江成的駕駛下,一些好路不走,老往一些亂七八糟的地方開。
但是這車不管什麼地方,都如履平地,能不讓部隊裡的汽車兵眼紅嘛。
而且解放初期,當兵的有點痞性很正常。到了裝貨的地方,要出發的時候,有人想開指揮車很正常。
“指揮員同志,這可能不行。我是帶著汽車廠測試任務開這裡車的,要檢測這車的效能,不能換人開。這輛汽車其實不在支援範圍內,是臨時加入的。”江成解釋道,這也是老周和老康答應他參加的原因。
否則進行援助,哪裡需要一個汽車廠的最高技術工程師來當一個司機呀。
其實江成也就是看在這個連級軍官是指揮員,才主動答應讓他可以坐上來的。讓江成跟其他駕駛員換車開,他寧願打道回府。
在這個年代,道路條件問題,江成可能沒機會飆跑車了。但地形車的話,也刺激呀,特別是看到小山坡的時候,直接加速衝上去。
指揮員聽見江成這樣說,笑容有點不自然的收起來了。只不過這是專門的測試車,還真沒辦法把人換下來。
特別是現在還在城區內,不能亂來。只能跟江成點了點頭,去跟同樣是部隊人員的汽車兵說明一下情況了。
為了早去早回,裝貨速度很快。一輛汽車一裝就是幾十麻袋的東西,而且還要帶人。
這年頭開車的人根本不講究什麼設計的載重量是多少,有貨就是裝,除非司機說開不動。輕卡當中型卡車在使用。
果然光按照自身的想法設計是沒有用的,得考慮到國內情況。
要想節省成本,直接用輕卡的底牌設計一款小型班車就是了。把用途固定了,那樣的情況下,用三缸發動機絕對沒有問題。
在縣城和鄉下跑,領導下鄉都要騎腳踏車或者坐牛車的,誰會嫌棄汽車發動機會抖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