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總,根據我們的調查,那家投資機構的資金構成分為三個部份。其一,資金來自本土的投資人,其二,資金來自香江。其三,來自信貸貸款。”
王永利告訴杜少傑,這個調查結果詭異,但卻是真實的。
佔據對方資金構成的大頭居然是信貸貸款,這一點就很令人費解,畢竟這種情形下的風險很大,一般銀行也不會這麼幹。
貸出去的款最終是要收回來的,而不是眼睜睜的看著它變成壞賬。一家沒有歷史業績的投資機構,既沒有值錢的資產也沒有信用可言,銀行在貸款上肯定會很慎重。
“嗯,你把調查報告放這兒吧,回頭我好好研究一下。要是我沒猜錯的話,對方資金構成肯定有貓膩,接下來你重點查一下銀行為什麼會給對方貸這麼多資金?”
杜少傑沒有盲目下結論,而是讓王永利繼續調查。
如果這些事真的和【鴻盛投資】有關,只能說對方的背後有高人,不能再以當年的層次來看對方。
過了幾天。
彭永軍藉口看望王永利,來到了深城。
杜少傑和他在【洲際大酒店】見了面,彭永軍帶來了一個訊息。
“老闆,經過我們的調查,基本上能確定內地的那家投資機構,就是【鴻盛投資】的白手套。不過很可惜,線人的層次不夠,再進一步的情報就不得而知了。”
彭永軍拿出了具體的證據,那家投資機構的股東都是掛名的,真正的幕後老闆就是【鴻盛投資】。
這個情報很關鍵,馬上就引起了杜少傑的重視。
既然那家投資機構就是【鴻盛投資】的馬甲,那麼對方和【川上人家】的合作,就不能等閒視之了。
毫無疑問,人家就是在針對【西川酒家】。
和彭永軍見過面之後,杜少傑去了【百聯餐飲】,召開了緊急會議。
“【川上人家】的支持者就是【鴻盛投資】,所以他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西川酒家】。現在你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想一想,該如何阻擋地方的瘋狂擴張。”
杜少傑說的一點都不誇張,就在幾天前,【川上人家】突然宣佈全國100家門店在本月集中開業。
據知情人士說,【川上人家】雖然是從一個小城市走出來的,但老闆董光輝一直都很重視人才的培養。同時開100家門店,人家根本沒壓力。
就從這一點上看,【川上人家】的底蘊就比【蜀香樓】深厚。
“杜總,我最近經過實地調研以及資訊蒐集,得出一個結論,人家的價效比要超過咱們。但【西川酒家】已經積累了這麼多年,樹立起了中端形象,並不適合降價。”
於建新看到了問題的重點,在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川上人家】擁有價格優勢。
當然,【西川酒家】也可以調整菜價,但無疑會毀了多年樹立起來的“中端餐廳”的形象。
這其中的利弊讓於建新等人很糾結。
“各位,咱們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我認為,主動降價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菜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上來。”
杜少傑沒有讓於建新繼續糾結下去,替他們做出了選擇。
品牌這玩意就是這樣,想要提升檔次千難萬難,而滑落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西川酒家】已經定位在“中檔餐廳”的層次,如果和對手打價格戰,那肯定是一大敗筆。
“杜總說得對!我補充兩句,咱們接下來的任務有兩個,一是要全面提高廚師的技術水平,二是要加強管理提升服務,讓顧客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於建新的這番話還真不是喊口號,針對這兩點公司有成熟的應對機制。
他打算加大培訓力度,同時嚴格考核,重獎和重罰並舉,一定要在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上甩開對手。
“我建議公司合理佈局原材料供應基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
於建新說完,另一名高管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大家紛紛開始發言,有不少建議都很好,杜少傑皺起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了。
“各位說的都很好,回頭你們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我看一下就可以執行了。我很欣慰,公司有你們在,任何困難都必定會成為咱們的踏腳石。
不過,該重視的還是要重視。對方不是易與之輩,雙方的競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分出勝負的,大家要有打長期戰的準備。”
公司目前的管理團隊很成熟,而且富有經驗,杜少傑對他們很放心。
不過他還是提醒了一句,他有種預感,【川上人家】比【蜀香樓】可難纏多了,沒有三年以上的時間很難分出勝負。
所以他希望大家端正心態,不急不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會議結束之後,他把於建新單獨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