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我再說幾句,講一個故事給你聽,乞丐從來沒有見過皇帝,所以不知道皇帝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他於是竭盡全力想象——皇帝的生活一定很了不起,他一定是每天可以吃十幾個熱氣騰騰的麵包。”
說完約翰內森拉開門出去,留下莫里斯一個人在思考。
——
醫生辦公室裡,楊平面對專用閱片的電子螢幕發呆,旁邊坐著幾個學生。
雖然楊平已經對這對連體姐妹的手術非常熟悉,但是他還是願意多花一點時間來研究。
比如胸腹部的分開,脊柱的矯形,血管系統的重建等等,這些都是一些簡單連體人不具備的難點,世界上的連體人本來就很少,能夠做手術的不多,像這種手術複雜更是罕見中的罕見,所以完全沒有章法可循。
但是任何手術都是基本外科原理的應用,它最終不會脫離切除、修復、重建三個基本層次。
所以楊平對任何沒有先例的手術都不會茫然,因為他已經達到了一種更高的境界,可以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從最基本的醫學及外科原理來認識手術,計劃手術,而不是處於普通外科醫生的那種手術境界。
這就數學大師對數學的認知與普通人對數學的認知一樣,不是在同一個層次。
他不僅僅要將這兩姐妹分開,而且要矯正她們畸形的脊柱,因為頭頸胸腹,從上到下聯絡在一起,造成了脊柱的畸形,脊柱的矯形也需要極高的技巧,雖然宋子墨能夠完成脊柱矯形手術,但是他到時也會給他一些指導。
至於分離後造成的面板和一些肌肉的缺損,在三博醫院不是問題,因為這正是幹細胞實驗室的長項,他們可以透過面板擴增技術獲得大量的完整的成塊的面板,而肌肉缺損也不是問題,幹細胞實驗擁有高超的肌肉培養技術,他們擁有的第一種三維空間導向基因就是肌肉的導向基因,這就是楊平獲得諾獎的技術,使用這種肌肉,實驗室可以培育出人體各個部位的肌肉。
這兩個問題解決之後,楊平對連體姐妹分離後造成的面板肌肉缺損不管多大面積都不會懼怕,不管缺損多少,都可以透過面板移植和肌肉移植來解決,這種自體移植不會有任何排異反應。
不用擔心缺損,很多問題就可以大刀闊斧的方式來解決,如果家屬同意手術,楊平準備給全世界的外科醫生來一次最經典教學,如何應對一次沒有先例的複雜手術。
“教授!”
約翰內森輕手輕腳地來到楊平身旁。
“如果她們的父母同意手術,我不僅僅要分開她們,還要完成她們的脊柱矯形,一次性透過整形手術覆蓋所有的面板肌肉缺損,讓她們完全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楊平結束剛剛在心中的反覆計劃,跟約翰內森說。
“脊柱也要矯形?面板肌肉缺損也能夠透過移植修復?”
約翰內森還以為僅僅是分離,因為分離已經是魔鬼挑戰,在美國的時候,他和其他醫生從來沒有想過還要進行脊柱矯形,缺損的面板和肌肉,他們只是考慮透過植皮來達到創面的覆蓋,從未想過進行肌肉移植,因為從哪裡去取這麼多肌肉,不可能的。
矯形脊柱,約翰內森可以理解,畢竟教授的老本行是骨科,曾經以脊柱矯形在醫學界樹立名聲。
但是肌肉缺損怎麼填補呢,到哪裡去找這麼多肌肉?將全身上下所有可以作為移植供體的肌肉全部切出來也遠遠不夠。
“教授!肌肉從哪裡取?”約翰內森問道。
楊平看了他一眼:“從幹細胞實驗室培養,我們已經在培養中,現在估計已經獲得了一定體積的肌肉。”
“實驗室可以培養?”
“當然,空間導向基因理論的實際應用目前就在肌肉的克隆。”
約翰內森突然想起來,教授獲得諾獎不是外科方面的技術,而是基礎醫學領域,使用他發現的空間導向基因理論在實驗室環境克隆肌肉,還真忘記了教授是一個全能選手,一直將注意力放在外科手術,忘記他現在真正的注意力在科研上。
“明白,我差點忘記,三博醫院有幹細胞實驗室,它可以培養大量的肌肉。”
約翰內森腦海中一亮,莫里斯那個頑固的傢伙,應該帶他去實驗室轉轉,讓他見識一下中國科研的力量。
“教授,我能不能帶莫里斯去樓上的實驗室轉轉?我只是想讓他見識一下我們的科研實力,讓那個鄉巴佬增加一點見識。“約翰內森請求。
楊平心裡大概已經猜到,他與莫里斯的溝通有一點困難,其實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美國人向來傲慢,傲慢就容易偏見,傲慢加偏見,這是溝通最大的障礙。
其實莫里斯是否同意做手術,楊平不是很關心,他同意,楊平全力以赴將手術做好。不同意,也沒什麼,他另請高明,辦理出院回美國。事情很簡單,沒那麼複雜。
“沒問題,你帶他去看看吧。”楊平同意。
約翰內森科研重地,閒人免入,所以想請求楊教授允許,沒想到楊教授這麼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