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父

第4章 考試

簡歷投出去,只能靜候訊息,無聊之中,楊平進入系統空間,看看800分的購買力怎麼樣,能夠買些什麼東西。

“點亮的專案為可以購買,新手一折優惠。”系統提示。

系統也有打折促銷這種操作?

商城第一頁,所有的專案一折優惠後,居然都亮起微微的白光,這800分的購買力還是很強,楊平一口氣將全部的專案買下。

其中手術基本技能訓練包是一個三個月時間的訓練包,三個月指的是系統裡的時間。

開啟訓練包,楊平開始進行集訓。

手術床憑空拔地而起,床上躺著鋪好單的實驗體。

“切開、縫合、分離、打結、止血,五項手術基本技能訓練,現在開始!”還沒等楊平反應過來,培訓就開始了。

楊平開始發揮想象,把所學的有關知識全部挖出來。各種部位,各種層次,各種形狀的切口;間斷縫合、連續縫合、荷包縫合、血管的縫合、神經的縫合、肌腱的縫合、面板的縫合、筋膜的縫合;手指分離、血管鉗分離、剪刀分離、圓刀分離、尖刀分離;單手打結,雙手打結,器械打結。

把每一個專案訓練無數遍,開始是單項訓練,每一項訓練,系統會打分,完成後,再進入下一個專案,五個專案訓練完畢後,再進入綜合訓練。

這種集中式訓練,效率非常高!單單一個血管吻合,楊平就吻合了幾百根血管。最初是十幾分鍾一根,逐漸可以做到幾分鐘一根;最初吻合得歪歪斜斜,逐漸可以做到針距邊距標準漂亮。

也不知道訓練可能多久,楊平最後一個專案完成,系統評定為合格,手術床和實驗體都消失。

完成基本功培訓,楊平感覺很疲憊,但是想起系統的幾條規則,其中一條不會消耗生理精力,也就是說,雖然疲勞,不會出現猝死這種事,就是意志上能不能堅持的問題。

楊平一不做二不休,咬牙繼續斷肢再植,生怕不知什麼時候系統就沒了。

就像手裡捏著一張幾百萬得彩票,不及時兌獎心裡總不踏實。

他又開啟斷肢再植包,三千例斷指再植!楊平被驚嚇到,抑制不住興奮,醫生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麼,就是病例,只有海量的病例才能投餵出高超的醫術。

沒有一絲猶豫,楊平進入空間培訓,系統模擬出各種斷指再植,有簡單的刀切傷,有鈍器壓斷的,有撕脫傷,有斷成幾截的,還有面板缺損的,有手指,有足趾,有斷掌的,有斷腕的,斷踝的,前臂,上臂,小腿,大腿,肘部,膝部,居然斷面在肩部和髖部,只要可能遇到的,居然系統都給模擬出來了。但是最多的還是手指的再植,什麼剛出生的嬰兒,早產兒,還有先天畸形的嬰兒,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全部模擬出來。

手術這東西,靠熟能生巧,而熟能生巧的基礎是手術量,量變到質變,這是鐵律。像系統這種海量密集訓練,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而且,系統裡的訓練效率,比現實中要高很多。

只是這種訓練確實難熬,幾次想放棄退出,但咬牙還是堅持下來。

但是無論怎麼堅持,好像在系統裡的心理耐受力有極限,到了極限,根本沒法堅持下去,只能退出來,在現實中休息後,才可以再次進入。

不過一旦退出系統,系統空間裡的時間也在退出那一刻凍結,再次進入系統時,它又自動接上前面的時間繼續。

楊平反正沒事,訓練--休息這樣交替進行,把裡面的一些影像讀片培訓、骨科基本操作技術等等,一網打盡。

用完這800分,楊平再也無法獲得培訓,被強制退出系統空間。

楊平試試再次進入系統空間,已經沒法再進去。

“除第一次進入系統外,系統積分必須大於零才能進入系統,否則系統處於休眠狀態。女聲提示。

這是沒電關機?

看來還得想辦法掙點積分,幫系統充充電。

十多天過去,簡歷發出去,如石沉大海。

這十幾天,楊平天天捧著一本《骨科手術學》,書都被翻爛。

終於,電話來了,三博醫院,樓上可以停直升機的那家醫院。

他對這家醫院還是有所瞭解,省直屬醫院,地位比市人民醫院還高,建院才十多年吧,據說一個海外華僑富商捐款建立的,所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華僑醫院。

這所醫院新建不久,地理位置又比較偏,所以名氣比不上南都醫大附一、附二、省人民醫院、省中醫、g市人民醫院、中醫院。

但也是省屬三甲醫院,不用說,用人要求很高,招聘簡章上明確要求碩士起步,而且要求211、985,能夠進去的,都有特殊通道。

既然來電話,就去!萬一運氣好,也說不定。

三十塊錢的名牌包包,收藏已久的廉價西裝,都派上用場。

楊平,西裝革履,手提黑色皮包,站在三博醫院的門口,信心十足,仰頭望著雙子星主建築樓,頂層,直升機正在降落。

面試的地點在骨科示教室,面試的人來了一大波,楊平懶得數,總之坐滿了。

偷偷打聽一下,左邊帝都醫大,右邊華西,沒一個慫的。真的懷疑是不是人事部打錯了電話,或者自己只是來作陪的,錄取名額人家早就內定。

講臺上站著的是骨科主任韓建功,身材不高,但是精壯,短髮濃密,雙眼放精芒。

他手裡的名單揚了揚:

“平時你們到醫院面試,都是先考筆試,再考操作,今天我們要反著來,為什麼?外科醫生首先要有動手能力,沒有動手能力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操作不合格的,就直接淘汰;操作合格的,再下一步繼續筆試,下面由宋子墨醫生給大家介紹操作考試——”

“這個傢伙是復旦的博士,挺牛的。”旁邊一個醫生小聲地說。

“你認識?”楊平詫異。

他得意地說:“有個師兄告訴我的,這傢伙是個天才,在魔都六院讀研時,進行顯微外科訓練,接一百個老鼠尾巴,這傢伙百分之百成功率,時間還是所有人裡面最快的。”

確實很牛!

楊平目光越過前面的人頭,看向宋子墨,上下打量,不到三十歲的年紀,看外形,真是人中龍鳳,身高起碼一米八五,身材勻稱,鼻樑高聳,五官端正,輪廓清晰。

“歡迎大家選擇三博,我們三博醫院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只有十多年,但是技術水平,在g市醫療界,不亞於任何一家醫院,每個人只要努力,三博會給你充分的發展空間,培訓、進修、出國學習--”

每家醫院面對新人都是這樣的說辭,畫餅也是有正規化的。

“你不瞭解三博吧?你知道剛才說話的主任是誰嗎?韓建功,魔都六院出來的,國內創傷骨科扛把子人物。”

韓建功,楊平聽過其大名,能夠請到韓教授,這醫院待遇一定不錯?楊平偷偷向這位知道內情的兄弟打聽。

“俗!”小夥子斜瞄一眼,心裡說。

說話間,一個年輕醫生,助手的角色,給每人發下一張紙——面試單,上面有操作考試的打分專案。

宋子墨說:“你們桌子上每人有一個練習打結的模具,上面已經準備了一束線。先把線抽出一根,掛到線樁上,準備好後,我說開始,大家就開始徒手打結,我說停,就停下。”聲音也不錯,標準男中音。

“別小看打結,這是外科基本功,如果連結都打不好,何談其它操作,1分鐘60個方結,也就是120個正反結,才算及格。我們宋師兄1分鐘可以打143個方結,也就是286個正反結,至今是我們醫院的記錄。”宋子墨旁邊的助手,獻媚地補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