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慢慢降下來的心率,魏醫生立即彙報。
這是分離的時候因為牽扯影響到心跳中樞的原因,宋子墨手上的操作已經儘量控制到最輕,但是還是避免不了操作。
“採用間歇性操作,不要急,不要怕。”楊平告訴他。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操作一會,歇息一會,儘量縮短心率停留在較低頻率的時間,心率太低容易引起缺血或者心臟停搏。
現在在這個部位操作,也只有楊平才能做到對心率沒有絲毫影響,宋子墨能夠做到不心臟停搏已經非常了不起,這也是美國人將患者推薦來的原因,如果讓他們來做,十有八九會心臟停搏。
魏醫生坐下來,沒有再說話,他雖然性格沉穩,但是見過的大場面還是不多,所以剛剛看到心率下降到40次/分的臨界值時,心裡有點慌,有點害怕。
現在研究所這邊可以同時開兩到三臺手術,但是今天只開了兩臺,因為徐志良需要來這邊給宋子墨做助手。
梁胖子在兩個手術室巡視,如果任何一臺手術的患者出現危險,他可以第一時間介入搶救,畢竟他是麻醉科主任,他的經驗最豐富,手術期間患者的生命是交由麻醉醫生來監護的。
梁胖子進來巡視,魏醫生向梁胖子彙報:“剛剛心率降低到40次/分。”
“不怕,這種手術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你記住持續的時間,每隔30秒彙報一次心率就行。”梁胖子交代。
他看到楊教授也在手術間,立刻打招呼:“教授!親自鎮臺?”
楊平點點頭,梁胖子也站在旁邊陪著楊平看一會手術。
“那邊冠脈搭橋怎麼樣?”楊平問道。
“還好,已經搭了兩根,準備要搭四根。”梁胖子回答。
“不停跳搭橋?”
“是的。”
夏書進步看來很快,他要是還在原醫院,怎麼可能現在能主刀這種手術,估計現在最多隻能做一助,或者可能連一助的資格都沒有。
“心率上不來了,剛剛還是上下起伏,現在一直停留在40次/分,而且有一次掉到35次/分,但是馬上又上升到40次/分。”魏醫生一直盯著心電監護儀的螢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楊平扭頭看了一眼,確實這樣,要是長時間上不去,恐怕會有危險。
宋子墨停下手上的操作,將眼睛從顯微鏡的目鏡上移開,扭頭看了看監護螢幕,然後深吸一口氣。
這種手術,他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非常了不起。
本來腦橋的海綿狀血管瘤國內國外還是很多醫院可以做的,一般能夠開展腦幹手術的一流醫院都能做,只是做完後的效果有好有壞。
這個海綿狀血管瘤有點棘手,不然美國人也不會推薦來三博醫院。宋子墨也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是沒想到手術比預估的更麻煩。
還不行,心率還是40次/分,這麼下去遲早會出問題。
“繼續!慢一點,小心一點,將剛剛這1厘米的粘連分離開,心率自然就上去了。”楊平吩咐宋子墨。
“嗯!”
宋子墨立即重新投入戰鬥。
“左手鑷子牽引的時候不要帶張力,使用無張力分離技術。”楊平命令的語氣。
一般外科手術中分離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是帶有張力下的分離,這樣方便操作,就像一塊布,你要剪開它,如果將布拉緊,這樣就很容易剪開,如果這塊布沒有拉開讓它緊張,而是完全鬆弛的狀態,這樣剪起來很費勁。
做手術也是這個原理,將分離的目標組織稍微拉開,讓它緊張,帶有一點張力,這樣不管是手術刀還是剪刀,分離起來顯得容易就很多,鬆弛的組織不僅不容易分離,而且容易引起誤傷。
無張力分離需要一定的技術,尤其這種地方的無張力分離,是高超的外科基本功。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無張力分離明顯是最優選擇,因為任何牽拉引起的張力會影響到周圍的神經的功能,現在的心率下降就是這種牽拉張力引起的。
如果採用無張力分離,將帶來另一個問題:增加分離的難度和風險,極其容易造成誤傷,一旦誤傷,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憑藉楊平對宋子墨的瞭解,他目前的手術水平可以應付這種情況,就是心理上需要獨立地經歷一次。
現在宋子墨手裡的鐳射手術刀的精度是0.1毫米,每次的切割深度或距離是0.1毫米,要完成1厘米的粘連帶,至少需要100次操作,這要求操作非常熟練,每一刀都到位,不能有重複操作、無效或低效操作。
楊平剛剛已經仔細琢磨過,宋子墨可以應付,於是他站起來:“我出去有點事,你們慢慢做,有事再打我電話。”
其實他是去洗手池刷手,故意說暫時離開,這樣可以打掉宋子墨在遇到這種困難時的依賴心,樹立他的獨立處理問題的信心,如果真的出現什麼問題,他剛好刷完手,隨時可以上臺救臺。
“教授,坐一會!”宋子墨立刻停下手裡的鐳射刀。
但是楊平裝作沒聽到,揚長而去。
手術的操作一停,患者的心率又掉外來,宋子墨沒有停頓的時間,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分離,儘量沉住氣,一步一步往前走。
不敢停,也不敢太快,兩者都會引起心率的下降,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小心翼翼的。
終於,宋子墨完成了這一步的操作,患者的心率慢慢回升,這時楊平也進來了:“怎麼樣?”
“剛剛你說的那一點粘連帶已經分開。”宋子墨額頭上滲出了汗水,他扭頭,巡迴護士用紙巾幫他拭去額頭上的汗。
“嗯,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著急,保持冷靜,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應付,總之,在這個區域分離,儘量減少干擾,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干擾就是分離時牽拉引起的組織張力。”楊平給他總結一番。
“我記住了!”宋子墨將楊平的話記在心裡,保持冷靜非常重要。
不過經歷的高風險場面越多,保持冷靜的可能性就越大,身經百戰的老兵上戰場不害怕就是這個道理。
剛剛那個高危步驟是短暫的,甚至麻醉醫生魏醫生還沒來得及體驗就結束了,手術的氣氛又恢復了輕鬆愉快,大家開始說說笑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