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機將宋子墨送到這個陌生的非洲小國,他剛從飛機上下來,等候多時的直升機將他接回醫院。
接機人員裡面有一個援非醫生,他姓鄧,也是南方人,他聽說宋子墨從南都三博醫院來,激動萬分,握住宋子墨的手說:“終於等到你來了。”
三博醫院現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名氣很大,尤其是前幾天因為一臺連體人手術,更是名聲響徹整個地球。
直升機在醫院旁邊的一個簡易停機坪降落,所謂簡易停機坪,其實就是一塊平整的空地,畫了一個大圈。醫院的建築還蠻新的,風格是中式的,看得出來這是中國援建的醫院。
“這是這個國家最大最好的醫院,但是條件還是很簡陋,硬體裝置水平相當於我們的縣級醫院。”鄧醫生介紹說。
院長和很多醫生已經等候在門口,他們見到宋子墨,用中式的方式與宋子墨握手。
“謝謝你們的努力。”宋子墨感謝他們。
“他們都知道三博醫院,前幾天我用連體人的影片給他們上課,所以他們都知道三博醫院,聽說今天中國三博醫院的教授來這裡,他們非常高興,很早就在這裡等你。”鄧醫生說。
他們已經來不及寒暄,宋子墨第一句話:“方院士怎麼樣了?我們現在去看看。“
“還沒有脫離危險,如果沒有輸血,撐不了多久。”鄧醫生神色焦急。
“我們現在去看看。“
救命必須爭分奪秒,這已經刻在宋子墨的骨髓裡。
沒想到宋子墨這麼雷厲風行。
“好,我馬上帶你去。“鄧醫生立即帶著楊平往icu趕。
院長在前面帶路,其它醫生走在他們的兩側,儘量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影響他們快步行走。
“宋博士,聽說楊教授要用手術機器人進行遠端手術?”鄧醫生激動萬分。
宋子墨點點頭:“到時候我們要上臺配合,負責遞送和更換手術機器人機械臂的終端器械。”
得到確認後,鄧醫生更加激動,因為幾天前他看過楊教授主刀連體人手術的影片,這個臺手術是全世界醫療圈的最熱點的事件,即使遠在非洲,鄧醫生也觀摩了這臺手術,而且作為中國醫生,他心底湧起無限的自豪。
這家醫院是中國援建的,裡面所有醫生都是中國幫助培訓的,裝置當然也是中國援助的。
所以宋子墨走在醫院裡,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在鄧醫生的陪同下,楊平見到了受傷的方院士,他躺在簡陋的icu裡,目前還處於昏迷之中。
icu也是新組建不久,只有五張病床,守候在床旁的也是一位援非中國醫生。
“方教授體內還有活動性失血,目前靠大量輸血維持。”鄧醫生彙報,他來不及介紹這位中國同事。
急救需要爭分奪秒,現在已經過去幾十個小時,宋子墨邊看邊說:“立即準備手術,我們邊準備,手術室那邊一邊組裝除錯機器,兩邊同時進行,立即進行術前準備……”
“備血充足嗎?”
“充足,我們中方企業的同血型的員工全部登記在冊,已經抽了很多血,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繼續抽取,我們的工人爭先恐後獻血。”
“好,儘快準備手術。”
“好。”
鄧醫生馬上去準備手術,工程師已在組裝手術機器人,手術器械也已經到達手術室,這些器械全部是空運過來,都是一次性無菌包裝,即開即用,包括無菌單。
醫院的餐廳送來了工作餐,宋子墨抓緊時間吃點食物填飽肚子,等下好全力以赴做手術。
——
三博醫院這邊,楊平帶著醫療團隊也在忙碌,他們對手術機器人的控制檯進行檢查測試,要確保萬無一失。等非洲那邊的手術機器人安裝好,衛星通訊鏈路接通,兩邊進行機器配對,然後對網路的穩定性及延時進行測試,讓楊平對這些資料做到心裡有數。
這邊的工程師團隊負責人是陳智親自出馬,他要確保這次手術中裝置萬無一失,很快,他們完成了檢測,沒有任何問題。
手術機器人各種零配件也已經運來三博醫院,隨時可以對故障進行搶修,而且他們還組裝了同樣的操作檯,備用,一旦出現故障,他們可以迅速切換。
帝都來的領導在三博醫院已經設立臨時指揮中心,對三博醫院、非洲醫院、通訊衛星三個節點進行即時排程,讓他們達成協同,為了這臺手術,專門調撥通訊衛星進行網路搭建。
方正明院士對我國的一些特殊金屬的提煉做出巨大貢獻,在他的努力下,我們很多金屬的提煉技術是世界第一,在提煉純度和成本方面遙遙領先其它國家,形成斷代碾壓,這些特殊金屬在很多高科技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他是當之無愧的國家戰略級人才。
此次,方院士前往非洲也是萬不得已,他要親自去這裡的一座礦山,對這裡的礦石等進行實地研究,以解決個性化提煉工藝的問題。
沒想到在回來宿舍的路上發生車禍,全身多處嚴重外傷,尤其顱內也有損傷。
楊平看過他的各種影像圖片,手術難度很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