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多人,很多人應該也記得他。
而且林克轉學後更加出色,考上芝加哥商學院,直讀博士,畢業後進入了華爾街,聽說年入百萬!對於鵜鶘鎮而言,他已是傳說中的人物,甚至是小鎮驕傲。
正是有林克當榜樣,即便是後來實行快樂教育,鵜鶘鎮的孩子也普遍更自律、優秀。
老劉易斯也曾以這個孩子為榮。
但誰都沒想到,今天兩人會站在針鋒相對的立場上。
林克表現得多少有些沒禮貌,老劉易斯今年六十多歲了,擔任鎮長三十多年,連州長來了也得跟他客氣兩句。
平時那些翻來覆去的恭維更是聽到厭煩,本來準備假如林克也來這一套,那他多少也要表現得更真誠一些。沒想到林克毫無恭維他的意思,連敷衍一下都欠奉,彷彿看路邊的風景比和他說話重要。
這讓老劉易斯暗暗生悶氣。
其實令他不滿的不止這一件事,他早從皮埃爾那拿到林克的號碼,給他打過電話,但林克拒接了。
因為那是林克的私人號碼,華爾街一貫的習慣,私人號碼只接親友,陌生號碼一律拒接。那次感覺被輕視,讓老劉易斯發火了一次。
現在又是這樣,他感覺猜的沒錯,林克就是看不起他。
如果他只是個普通的小鎮鎮長,氣也就氣了。
但問題就在這兒——老劉易斯不算普通人。
……
在這個表面繁榮昌盛又戰火不斷的世界之下,還隱藏著一個以力量主導的裡層世界。
就有如同水面之下的無盡深海。
那些悠久而古老的地方,也總有一些神奇之處。
比如鵜鶘鎮,原址是印第安人的聖地,印第安語為“避世之地”。
後遭一個被救的白人出賣,殖民者衝進聖地,將這裡屠殺掠奪一空。
屠殺者在原址建第一代鵜鶘鎮,他們妄想得到聖地的祝福,但收穫的只有詛咒,小鎮災禍不斷,最終於淘金熱時期毀於鼠疫;
羅斯福新政時期,鵜鶘鎮因火車需要停車加水,在這裡建設了一個站點並因此再度重建小鎮。
後又因太平洋鐵路公司股票崩盤,小鎮再次破產廢棄;
直到1964年,名為“白鷺”的冒險小隊帶領30人大篷車隊抵達這裡,再再次重建城鎮,成為第三代鵜鶘鎮。
與前兩代人不同,這支冒險小隊本就來自裡世界,他們對這裡的環境適應良好,甚至是遍尋大陸才找到這麼一個“世外桃源”。
在魔法師眼中,鵜鶘鎮所在地是一處天然魔力的節點,並自帶結界效果。
聖地能讓居住在此的人心境平和,平安喜樂。
同時住在這裡的人也會被外界忽略,親友減少聯絡,上級政府時常忘了有這麼個地方,甚至居民一旦離開也會忘了怎麼回來。
——“離開就忘了回家的路”。
可以說,鵜鶘鎮作為隱世之地再合適不過。
“白鷺”冒險小隊就此安頓下來:戰士馬龍負責清剿附近猛獸,道士林仲言負責安撫當地亡魂,法師m·拉斯莫迪斯負責梳理魔力節點。
三人分工不同,同時構成了小鎮的實力基礎。
其他30人化作小鎮首批居民。
這些人是他們一路收攏的成員,有的是流民,有的是破產者,有的是失意者。
小鎮建立後,三人都拒絕擔任鎮長,他們各有各的事,對政府沒好感且都怕麻煩。最終選出來的鎮長是30人中的一個——“討厭的劉易斯”。
一個說話喜歡戳人心窩子,不討喜的傢伙。
但三人團發現,劉易斯是個隱藏的能力者,他雖然沒什麼戰鬥能力,但能聽見別人的心聲。
他的能力能順應情勢,揣度、影響和引導他人思想。這能力不強,但好在無影無形,甚至可以透過一些媒介施展。只要稍微培養,就能用於幫小鎮和外界打交道時獲得優勢。
而且劉易斯還是南方白人,形象上擔任鎮長也更合適。
在幾個人通力合作下,鵜鶘鎮很快建立起來,並蒸蒸日上。最繁榮時甚至發展到千人規模,由定居點升級為城鎮。
老劉易斯這個鎮長一干就是幾十年,也算成功。
作為超凡者,哪怕表面上平易近人,內心也有著超越普通人的傲氣。
現在論身份我是超凡者,論地位我是鎮長,論年齡我都60多歲和你爺爺是一代人。
但你卻無視我,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鎮長!
所以老劉易斯打定主意要給他一個教訓……至於說這裡面有沒有“林爺爺不在了”的因素,呵呵。
林克的想法也差不多,上岸第一劍,先斬劉易斯!
既然選了這裡安排後手,為保安穩實施,總有需要立威的時候,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鎮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