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105章 102關中均田事

九月末,劉裕派遣信使往建康,同意了劉義真改革田稅的想法。

當劉義真正式上奏請復度田收租制後,因為王恢在王華、王曇首等人的支援下,壓住了宗族內部的不同意見,其餘士族見琅琊王氏不肯出頭,只得預設。

度田收租製得以重新推出,既是要度田收租,自然要清楚田地的歸屬,劉義真將此事交由中庶子張邵負責,重新度量各地的田畝。

謝綺聽了兄長的話,笑道:“劉令君免去通租宿債,改革田稅,這可都是愛民的舉措,不過是讓多佔田地的人多繳些賦稅,有什麼好抱怨的。”

謝恂聞言,忍不住道:“你可知道因為劉義真的一道政令,我們陳郡謝氏要比往年多繳納多少賦稅嗎?”

謝綺嗤之以鼻:“我一女子,族產與我無關,阿兄與我說這些作甚。”

說罷,也不理謝恂,專注地欣賞著四周的雪景。

與此同時,徐欽之頂著風雪終於來到了長安。

他是徐羨之的兄長,為秘書郎,此番奉命往關中宣旨。

因為不需要星夜兼程,一路上行得並不快,足足走了兩個多月,才從建康來到了長安。

宣讀完旨意,待王修領旨起身,徐欽之對王修道:“王刺史,宋公命你主持均田,劉令君也對你懷有殷切厚望,你可不能辜負了他們的信任。”

王修困惑不已:“劉令君?”

“世子入朝輔政,拜尚書令,領中領軍。”徐欽之解釋道。

但他並不知道劉義真因為定策之功,已經加了侍中銜。

王修太瞭解劉義真了,他笑道:“令君入朝輔政,必有一番大作為。”

說罷,王修一把抓住徐欽之的手:“走,我在屋裡溫了酒,與天使共醉。”

有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王修跟劉義真相處久了,也學會了他動不動就抓人手的動作。

徐欽之愕然,但也沒有掙脫。

幾口溫酒下肚,果然驅散了寒意。

徐欽之看了眼外邊的風雪,不免有些擔憂地問王修:“如今天寒地凍,如何能夠分田?”

王修擺擺手道:“天使勿憂,我早在入冬之前,就已經讓人度量了荒地,只待明年開春,冰雪消融,即可分田。”

徐欽之微微頷首,提醒道:“令君曾進言宋公,先軍後民,王刺史需得保障了將士的田地,再去考慮百姓。”

王修大笑:“我追隨令君久矣,豈能不知道他的心思。”

很快,王修奉旨將在雍州均田的訊息被傳揚開來。

正趕上扶風太守王華,始平太守韋肅回到長安述職,二人約在一起飲酒。

韋肅抿了一口,放下酒杯道:“我聽說這次均田,將會全盤參照杜驥在安定郡的做法。”

王華問道:“男丁分八十畝露田,外加二十畝桑田,五畝宅田,女子分四十畝露田?”

“不錯。”韋肅點點頭,又道:“先分軍卒,如今很多未成家的將士,都在趕著娶妻。”

王華突然反應過來:“我們此前捐獻的部曲也會參與分田?”

“如今他們是渭南守軍,既然要為將士分田,又怎能少得了他們。”

“這麼說來,他們勢必要將妻兒接出塢堡!”王華大驚失色。

這也意味著渭南、渭北的三萬將士從此徹底脫離士族的控制,他們自身不再是部曲,家眷也不再是隱戶。

韋肅奇怪道:“王兄直到今日才察覺此事?”

早在劉義真於安定均田的時候,他就已經料到了會有這一天。

王華心情格外沉重。

京兆王氏獻出了二千部曲,如果讓這些人把家眷接走,王氏相當於損失了二千戶。

正當他愁眉不展之際,韋肅淡淡道:“世子奉宋公之命,入朝為尚書令,獨攬國政。”

“當真?”王華立刻來了精神。

這分明是劉裕在為劉義真樹立威望,為今後的權力繼承作準備,也從側面證明劉義真的世子之位穩如泰山。

“千真萬確,這是秘書郎徐欽之所言。”韋肅笑道。

剛聽說這個訊息時,他也非常振奮,事關自己的前程,與之相比,京兆韋氏少了二千戶又何足掛齒。

果不其然,王華同樣眉開眼笑:“我當說服宗族,全力配合此事。”

韋肅舉杯道:“敬我們青雲直上,前程似錦。”

“承韋兄美言。”王華說罷,二人一飲而盡。

至於京兆杜氏,有杜驥在建康,他們的態度無需多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