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6章 006赫連璝:我實在太想表現了

“胡鬧!”

安西將軍府,得了回稟的王修怒不可遏。

如今的他,可以說是焦頭爛額,倒不全是因為劉義真出走一事,也與關中糟糕的財政狀況有關。

簡單來說,長安府庫已經沒錢了。

後秦皇帝姚興尊崇佛教,大肆修建寺廟,史稱‘傾竭府庫,廣事莊嚴’,又連年征戰,財政雪上加霜。

王鎮惡入長安,大掠後秦府庫,劉裕又在長安遍賞北伐將士,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等到王修接手的時候,府庫算是徹底空了。

就是因為窮,他才會屢屢裁減‘劉義真’對親信的賞賜。

如今劉義真裝病不肯回來,王修生氣歸生氣,但也並不覺得意外。

在他看來,劉義真就是一個不顧大局,只憑個人喜好做事的熊孩子,否則怎麼會在府庫空虛的情況下,執意濫賞親信,並且屢教不改。

事已至此,當務之急還是要把劉義真接回來,不能讓他留在前線給王鎮惡添亂。

王修平息怒火,立即遣人備置車馬,準備前往劉回堡。

渭陽,夏軍營寨。

胡夏太子、撫軍大將軍赫連璝在收到有關晉軍的最新情報後,急召撫軍右長史王買德前來商議。

他將情報分享給王買德,長嘆道:“王公,你設計欲使晉軍自相攻伐,如今劉義真卻突然來了前線,夜宿王鎮惡的軍營,晉軍只怕是亂不起來了。”

王買德是赫連勃勃的謀主,備受敬重,赫連璝即使貴為太子,也得尊稱一聲王公。

此前晉軍之中流傳王鎮惡將要作亂的謠言,並非空穴來風,正是王買德聽說了王鎮惡曾公然羞辱沈田子,所以設計。

得知計謀沒有奏效,王買德雖說有些遺憾,但也沒有太往心裡去:“不過是順手為之,成了,固然可喜,不成,也無關緊要,只待天王東出,便可依照先前議定的方略行事,奪取長安易如反掌。”

赫連勃勃暫時沒有稱帝,自稱大夏天王。

赫連璝贊同王買德的看法,關中早就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自胡夏出兵以來,一路長驅直入,沿途郡縣,所過皆降,可見人心所向。

倒不是說劉義真在關中弄得天怒人怨,失了人心。

而是劉裕忙於篡位,需要有足夠的軍隊震懾南方州郡,不可能再抽調精銳馳援關中。

胡夏以舉國之兵來犯,晉軍本就兵少,外無援軍,內部不和,劉義真一介小兒,他憑什麼守住長安。

晉軍勝算渺茫,關中計程車族豪強自然得為今後做打算。

當初劉裕進攻後秦時,他們望風而降,如今赫連勃勃出兵,也別指望這些人能跟劉義真一條心。

百餘年來,這片土地歷經了西晉、前趙、後趙、前秦、後秦、東晉的統治,士族豪強們自有他們的生存之道。

當然,哪怕劉義真被迫撤離長安,還是會有一批士人追隨他南下。

分頭下注而已,並不妨礙決定留下來的人為迎接新主做準備。

夏軍還沒有過渭水呢,就有士人暗中倒向胡夏,替赫連璝傳遞訊息。

否則,王買德哪能輕易在渭水南岸散播流言。

這些士人之所以沒有公然反叛,其一是晉軍未敗,其二是害怕劉裕再度北伐,到時候遭受清算罷了。

不過,赫連璝並不滿足於按照原定計劃行事。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赫連璝雖是嫡長子,且早早被立為太子,但赫連勃勃最喜愛的卻是第四子,酒泉公赫連倫。

這讓赫連璝感覺到了威脅。

如果按部就班地遵照赫連勃勃與王買德議定的策略行事,赫連璝自然也有功勞,卻不足以彰顯他的才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