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璝希望能在這場晉夏之戰中多立一些戰功,藉此夯實自己的儲君之位。
王買德此前設計陷害王鎮惡,就是得到了赫連璝的支援。
如今眼看著有關王鎮惡謀反的流言將要平息,王買德能夠坦然以對,但赫連璝卻不甘心。
“王公,義真小兒私自來了前線,王修必然要派人將他迎回去,王鎮惡也不敢留他,我若派兵截殺,晉軍必亂!”
王買德沉吟不語,他又如何嗅不到其中的戰機。
王修肯定不會放任劉義真待在前線不走。
別管劉義真能不能幫上忙,就算打了勝仗,功勞也全是王鎮惡、沈田子的,可劉義真一旦有所閃失,王修難辭其咎。
因為劉裕是把兒子託付給了他,王修沒有約束住劉義真,劉裕自然要找他的麻煩。
至於王鎮惡,恐怕也擔心劉義真自作聰明,插手軍務吧。
如果真的成功截殺劉義真,不管是生擒,還是陣斬,壓力都會給到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
他們急需戴罪立功,或者救回劉義真,否則無法向劉裕交差。
急則生亂,便是夏軍取勝的良機。
但王買德沒有急於表態,只是提醒道:“殿下小心其中有詐。”
截殺劉義真與造謠王鎮惡謀反不同,後者只需要炮製流言,便可坐等晉軍內訌,即使不成,也沒什麼損失。
可如果出兵截殺劉義真,必然要渡過渭水,恐生變故。
赫連璝並沒有把王買德的提醒放在心上。
“王公多慮了。”
他雖然沒有見過劉義真,可透過長安送來的情報,自問對那位少年將軍頗為了解。
不過是一個仗著父親權勢,恣意妄為的小孩子罷了。
說不定這次偷跑出來,就是單純覺得好玩而已,只不過誤打誤撞地阻止了一場內亂。
至於劉義真是主動要求宿在王鎮惡的營寨,還是王鎮惡有意借他澄清流言,赫連璝倒是不清楚。
但也無關緊要,赫連璝不認為劉義真這次翹家,會是一場針對自己的陰謀。
從劉義真在長安的表現來看,他哪來的這份大局觀。
赫連璝笑道:“行軍作戰,哪能十分把握再動手,終歸是要冒些風險,即使沒能截殺義真小兒,我軍騎兵來去如風,晉人又能奈我何!”
王買德其實不想冒這個風險,但赫連璝才是胡夏的太子,是都督前鋒諸軍的撫軍大將軍,而王買德只是他的撫軍右長史,二人意見相左的情況下,自然是以赫連璝的決定為準。
“既然殿下心意已決,不妨姑且一試。”
然而,任憑王買德機智過人,也萬萬不會想到如今的劉義真,早已不是他們瞭解的那個熊孩子。
穿越這種事情,於古人而言,可謂天方夜譚,如果不是親身經歷,誰又能預料得到。
至於今天的情報中提及赫連勃勃將要屠盡安定軍民的謠言,赫連璝與王買德都沒有在意。
些許流言,影響不了大局。
當然,主要是因為赫連勃勃的名聲太臭,這件事完全就是黃泥巴落了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百口莫辯。
不過,只要擊潰了晉軍,自會有士族豪強跳出來幫忙澄清。
無需在這個時候勞心費力。
求收藏,推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