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帶路,恐怕這幾個俘虜根本走不出多遠,又會給抓回來,或者直接被巡邏的晉軍斥候射殺。
晉軍斥候送了他們十五里,便折道返回。
五名俘虜回到自家營寨,已經是黎明時。
赫連勃勃看罷劉義真的戰書,立即升帳聚將。
不僅麾下文臣武將,就連馬晟、竇明、班峻等人也被帶到了王帳。
赫連勃勃揚著手中的戰書,笑道:“義真小兒沉不住氣了,竟然邀請寡人出營決戰。”
赫連璝聞言大喜,他就怕兩個人一直拖著,打不起來。
當即進言道:“既然義真小兒不自量力,天王不如全了他的心意,依兒臣之見,義真小兒不過是有點小聰明罷了,他懂什麼排兵佈陣。”
然而赫連勃勃否決了他的提議:“兵法有云: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這句話是《孫子兵法》中的慎戰三原則:除非有利可圖,否則不要輕易交戰;除非有必勝的把握,否則不要輕易交戰;除非到了危急關頭,否則不要輕易交戰。
在赫連勃勃看來,如今著急的是劉義真,自己為什麼要答應他。
只不過赫連勃勃擔心避戰的舉動讓人看輕了自己,他又當著眾人的面,說起過去的輝煌戰績:“木城大捷,寡人俘獲秦卒一萬三千人,安定之戰,寡人俘獲秦卒四萬五千人,杏城之戰,寡人坑殺秦卒二萬人.”
一樁樁,一件件,他狀若不經意的提起。
並不只有與後秦的戰鬥,其中還有殲滅南涼主力的陽武峽谷之戰,唯獨少了赫連勃勃征服賀多蘭、薛乾等四個鮮卑部落的戰鬥。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這四個部落已經被胡夏吞併,這次出兵,就有他們的部眾,這時候再提起那些往事,不利於內部團結。
赫連勃勃說罷,問眾人:“今日避戰,眾卿是否覺得寡人怕了劉義真?”
這話誰敢認同啊,胡夏文武爭相恭維赫連勃勃而貶低劉義真,就連馬晟等人也不得不違心附和。
赫連勃勃很滿意,他看向王帳內的渭北士人:“義真小兒方寸大亂,此戰必敗,諸位愛卿各自歸家,遊說宗族出兵獻糧,跟隨寡人擒殺義真小兒,寡人必有重賞。”
馬晟等人無不喜形於色。
他們此前進入胡夏軍營,是為了替劉義真打探情報,這幾日也的確送了些情報出去。
但當時沒想到其他人也會來,原以為自己可以趕在二月十七日之前找到藉口脫身。
可如今大家都在夏營,哪能一起走,就不怕惹得夏人懷疑嗎?
好在赫連勃勃貪圖渭北豪族的錢糧,肯放他們離開。
“臣領命,必不負天王美意!”馬晟等人齊聲道,他們目前已經領了胡夏的官職,自然得要稱臣。
赫連勃勃以為他們是因為自己承諾重賞而欣喜,不疑有他。
今天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