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130章 127婦孺南遷

這次奉命出使胡夏的是雍州刺史府的屬官竇明,他一入統萬城,便受到了赫連璝的召見。

“外臣見過天王。”竇明並不拘謹,他與赫連璝是舊相識,當初在赫連勃勃的軍營裡相處頗為融洽:“闊別多日,天王別來無恙?”

“無需多禮。”赫連璝笑逐顏開:“寡人尚可,不知宋世子如今行至何處?”

迎著赫連璝期待的目光,竇明心下一沉,但還是坦言道:“中原匪患,驚擾帝陵,世子奉命東出,外臣來時,世子已有移師潼關的打算。”

頃刻間,赫連璝的笑容消失不見了。

西晉以洛陽為都城,皇陵在邙山,劉義真說中原匪患,驚擾皇陵,完全就是託辭,莫非於慄磾能刨了司馬楚之等人的祖墳。

“寡人與宋世子約為兄弟,如今寡人無罪,而拓跋嗣出兵伐我,宋世子竟然不肯救援,他當真有將寡人視作兄弟?”赫連璝失望至極,直言自己的不滿。

“世子以天王為手足,然中原百姓有倒懸之急,世子豈能坐視不理,但恨分身乏術。”

事已至此,赫連璝就算痛罵劉義真見死不救,也於事無補,他問道:“既如此,宋世子命竇郎北上,又是為何?”

竇明此行,自有使命:“世子還請天王堅守城池,切勿浪戰,魏國北有柔然襲擾,世子又命傅司馬徵召渭北將士,伺機由蒲坂東出,威脅魏國南疆,拓跋嗣不能久在朔方,見統萬城堅固,必然撤軍。”

赫連璝聞言,稍感安慰,至少劉義真不是真的袖手旁觀,但他還是忍不住哼道:“寡人原本是想與宋世子一同狩獵拓跋嗣,如今宋世子不願北上,寡人自有主張,拓跋嗣不過三萬兵馬,寡人又有何懼!”

然而,拓跋嗣只帶三萬兵馬,就是為了誘使赫連璝出城交戰。

拓跋嗣的目的不是為了劫掠朔方,而是攻滅夏國。

正如竇明所言,統萬城高聳堅固,難以攻克,如果赫連璝鐵了心當烏龜,拓跋嗣對此也無可奈何。

不過,拓跋嗣相信赫連璝一定會出城交戰,因為赫連璝受不起被魏軍大肆劫掠朔方的損失,這也將威脅到他在胡夏部落之間的威信。

畢竟魏軍若是人多勢眾,據城而守尚能理解,但是拓跋嗣不過帶了三萬兵馬,赫連璝甚至不敢一戰,又讓國人如何看待他。

原時空中,拓跋燾進攻統萬城,甚至只帶了二萬輕騎,也是基於此理。

拓跋嗣擺明了看不起赫連璝,就如同拓跋燾瞧不上赫連昌一般。

竇明聽說赫連璝有出城交戰的意思,為之大驚失色,事實上,這也是統萬城如今人心惶惶的原因之一。

夏人稱讚赫連璝至孝,但在軍事上,確實對他缺乏信心。

“天王,此事萬萬不可。”竇明連忙勸阻,他提議:“天王若是擔心遭受損失,可將婦孺、牲畜遷往高平川,倘若魏軍追擊南下,安定郡亦能收容她們。”

說罷,竇明正色道:“外臣來時,世子有言在先,待魏軍退兵,天王便可召回婦孺、牲畜,倘若趁機侵佔,天人共厭。”

“原來這才是竇郎的來意。”赫連璝笑道。

在涇水之戰後,赫連璝與劉義真一併北上,一路上,劉義真有的是機會吞併胡夏軍隊,但他還是將赫連璝送出了安定,並未加害。

赫連璝與劉義真只是表面兄弟,但赫連璝比任何人都清楚劉義真的性情,因此並沒有懷疑劉義真的用意。

事實上,劉義真也是不希望赫連璝在據守城池時,放任拓跋嗣在城外大肆劫掠。

“此事,寡人自會召集重臣商議。”赫連璝其實已經動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