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111章 108中原亂局

劉義真聽了劉裕一番勉勵的話,故作不悅道:“父王這話實在晦氣,為什麼孩兒就不能像父王一樣,戎馬半生,從無敗績。”

別人在劉裕面前畏畏縮縮,劉義真卻並不害怕這位兇名赫赫的權臣,他太清楚劉裕對自己的期望了。

這就叫有恃無恐。

當然,這句話其實也是在暗捧劉裕。

劉裕聞言,啞然失笑:“為父一時失言,令君勿怪。”

看得出來,劉裕的心情很愉悅,否則也不會戲稱劉義真為令君。

說罷,劉裕問劉義真:“今日的這道聖旨也是你的主意?”

劉義真點點頭,坦言道:“孩兒想要略表孝心,然而父王富有四海,孩兒思慮再三,認為只有奉上王爵,才能取悅父親。”

“你有這份心,為父已經很高興了。”劉裕欣慰不已,他又問:“宋國增益十郡,孤欲遷都壽陽,車士以為如何?”

壽陽,即壽春,鹹安年間(約372年),為了避太后鄭阿春的諱,改稱壽陽。

自古守江必守淮,壽陽扼守淝水匯入淮河的入水口,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苻堅便是在這片土地上飲恨。

此前劉裕計劃定都洛陽,是要等稱帝以後再做,而眼下再次提及遷都,卻是把宋王國的都城由淮河北岸的彭城,遷往淮河南岸的壽陽。

原時空中,劉裕進爵為宋王后,為了加強與建康的聯絡,便是遷都到了壽陽。

因此,劉裕的提議並未出乎劉義真的預料,他贊同道:彭城與建康相隔千里,使者來往不便,父王遷都壽陽,孩兒也可時常遣使問安。”

劉裕點點頭,又道:“我已遣使去往長安,急令段宏率軍東出,前往救援洛陽。”

儘管段宏是劉義真的心腹,關中同樣也是劉義真的根基,但劉裕調動關中將士並不需要向兒子請示。

這個訊息來得突然,劉義真毫無準備,但他也明白,中原太亂了,劉裕只能從關西調兵。

“孩兒並無異議。”說著,劉義真嘆息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是豐城侯(朱齡石),亦不免被群小逼迫。”

朱齡石如今不在洛陽,而是困守洛陽西北隅的金墉城。

此前,有四名恐懼劉裕的迫害,被迫流亡中原的東晉宗室被流民推舉,為流民帥。

其中,司馬文榮率兵一千,屯駐在金墉城以南,司馬道恭率軍三千屯駐在金墉城以西;司馬順明率軍五千,佔據洛陽陵雲臺;司馬楚之則屯兵洛陽城郊的柏谷塢。

又有北魏的河內鎮將萬紐於慄磾趁機渡河南下,在邙山駐紮大量騎兵,策應四人。

朱齡石缺兵少將,只能向劉裕求援。

其實劉義真並不擔心朱齡石的安危,金墉城一座軍事要塞,以險固著稱,原時空中,王康僅憑八百新兵,就堅守了足足六十天。

也正因此,劉義真才會放心讓王康都督嶺北二郡諸軍事,鎮守安定。

劉裕聞言,雙目一亮,讚道:“好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比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