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嗣派人傳召拓跋燾時,他正與人下棋。
“這盤棋別撤了,等我回來再繼續。”拓跋燾說罷,快步前去面聖。
待他到時,大殿裡除了拓跋嗣、崔浩,還有一名中年人,正是門下奏事古弼。
古弼原名吐奚愛弼,鮮卑人,善騎射,以思維敏捷、性情正直而深受拓跋嗣的喜愛,後姓古,拓跋嗣賜名筆,以彰其正直,又賜名古弼,意指有輔佐的才能。
“兒臣拜見父皇。”
“佛狸,起來吧。”待拓跋燾起身,拓跋嗣問道:“你如何看待西鄰夏國?”
拓跋燾不知其意,但還是如實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兒臣聽聞夏國國都統萬城,城高十仞,其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牆五仞,宮中臺榭飛閣相連,金碧輝煌,區區小國,竟如此濫用民力,若不滅亡,天理難存!”
一番話,聽得拓跋嗣、崔浩、古弼三人不住頷首。
拓跋燾可謂知行合一,他與南方的劉裕、劉義真父子一般,都推崇節儉。
劉義真菜不過五味,拓跋燾的衣食也是夠用就行,從不吃山珍海味,也正因如此,拓跋嗣才會越發地喜愛這個長子。
能夠剋制住自己內心的慾望,這才是可以成就他們拓跋家大業的人。
拓跋嗣感慨道:“佛狸所言甚是,如今你年將十二,朕在你這個歲數的時候已經拜相國,封車騎大將軍,你的才智,朕都看在眼裡,朕同歲時,遠不如你,你也該任事了。”
拓跋燾喜形於色,他猜到拓跋嗣將要大舉進攻胡夏,於是迫不及待地問道:“父皇是想拜兒臣為將,領兵遠征夏國?”說著,拓跋燾伸出手掌:“劉義真尚且能夠斬首赫連勃勃,一個赫連璝而已,兒臣擒之,易如反掌。”
隨即,生動形象地把手掌翻了過來。
崔浩、古弼看到這一幕,忍俊不禁。
拓跋嗣則笑得有些放肆,好一會,才道:“往後自會讓你領兵,至於夏賊,還是由朕來替你討平。”
攻佔朔方,事關重大,不可兒戲,拓跋嗣當然不能假手於未滿十二歲的拓跋燾。
拓跋燾沮喪不已:“父皇是想讓兒臣留在平城監國?”
拓跋嗣搖頭道:“朕擔心大舉西征,北方會有異動,希望你能代替朕巡視北疆,整頓邊防。”
拓跋燾聞言,兩眼放光,他早就渴望著能夠離開平城,大展拳腳了。
“兒臣願為父皇分憂!”拓跋燾毫不遲疑,他信誓旦旦地拍著胸脯道:“柔然若是南犯,兒臣必破之。”
這也是崔浩為什麼說需要有一名幹臣輔佐拓跋燾的原因之一,他太瞭解拓跋燾了,擔心對方年輕氣盛,冒險用兵。
所以拓跋嗣為拓跋燾安排了古弼,這確是一位正直膽大的。
原時空中,古弼一次入宮奏事,正趕上拓跋燾與給事中劉樹下棋,古弼等得不耐煩了,將劉樹拖下御榻,當著拓跋燾的面痛毆劉樹,一邊打,一邊責罵劉樹:天子不理政事,這都是你的罪過!
拓跋燾只得替劉樹求情,認真聽取古弼的報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