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驛卒八百里加急,新年伊始就到了長安。”
“天子可知此事?”
“回稟黑槊公,探子一到河東,就已經有人往平城報信。”
於慄磾聞言,放下了心。
儘管拓跋嗣為他徵調了河北一萬將士,又命刁雍帶著二萬人西進,加上於慄磾的一萬步騎,以及司馬氏的萬餘人,洛陽戰場將雲集五萬餘大軍。
但司馬氏的萬餘人皆為弱兵,而刁雍的二萬軍隊,與河北萬餘人皆為漢軍。
於慄磾有著這一時期鮮卑人的通病,他們輕視北方漢人的戰鬥力。
之所以特指北方漢人,是因為他們前年被劉裕的北府精兵狠狠教訓了一頓。
如今劉義真帶著萬餘南方精銳北上,於慄磾只得指望拓跋嗣改變策略,暫時放棄進攻胡夏,轉而南下共獵劉義真。
代郡,平城。
拓跋燾早已離開,前往漠南整頓邊防去了。
拓跋嗣幾乎是與於慄磾同時得知劉義真北上的訊息。
崔浩又一次脫下孝服,被傳喚到了宮中。
“崔卿,根據關中傳回的可靠訊息,義真小兒將要北上督師,救援洛陽,隨行有萬餘步騎,於慄磾必定不是他的對手,朕擔心的是他會干涉朔方戰局。”拓跋嗣不無擔憂地說道。
當初崔浩和他分析,晉軍不會干涉朔方戰局,但那是劉義真不在關中的情況下。
劉義真北上的訊息瞞不過北魏,北魏如今正在做軍事動員,籌集糧草也肯定瞞不過劉義真,遲早會讓他知道。
儘管劉義真不可能清楚拓跋嗣的目的,但可以肯定北魏將有大動作。
如今隨著劉義真返回長安,變數也隨之出現了。
崔浩聞言大為吃驚,他沉吟片刻道:“洛陽與朱齡石雖然重要,但也無需劉義真親自救援,臣以為,如今劉義真不辭辛苦地北上,其意不止在解洛陽之圍,可能是要趁機掃滅中原各路義軍。”
聽了崔浩的分析,拓跋嗣豁然開朗。
不錯,如果自己是劉裕,單單只是為了解洛陽之圍的話,隨便派遣一員大將即可,不至於讓劉義真親自跑一趟。
拓跋嗣狠狠拍了拍御座:“中原沃野千里,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安之可安天下,若使小兒剿滅中原義士,哪還有朕的容身之地!”
如今東晉只是佔據了中原,並沒有安定中原。
於拓跋嗣而言,眼下的情況讓他不得不轉變策略。
儘管吞併朔方,能夠大漲北魏國力,但也比不上劉義真肅清中原的收穫。
一旦中原各州恢復了生產秩序,北魏南疆永無寧日,尤其是現在北魏的北疆也不安寧。
拓跋嗣更不能坐視劉義真平定中原的匪患。
好在此前為了遠征朔方,拓跋嗣做足了軍事準備,如果決定出兵干涉中原戰事的話,隨時可以南下。
崔浩同樣明白其中的道理,他附議道:“聖明無過陛下,赫連璝不過冢中枯骨,只是陛下嘴邊的一塊肉,吞之易如反掌,不必急於一時,臣以為,確實應當南下,助黑槊將軍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