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劉義真將要宿在石城,入城時,他把沈慶之叫上了馬車。
“我來的路上,就曾聽說竟陵郡有一位蒼頭公,蠻人畏之,如遇猛虎。”
說罷,劉義真戲謔道:“敢問可是蒼頭公當面?”
建康公卿只能從捷報上知曉趙伯符打了勝仗,並不清楚經過,所以誤認為趙伯符有將帥之才,但竟陵人卻很清楚,趙伯符打的那些勝仗,其實都是沈慶之在替他謀劃、指揮。
所以當地蠻人並不畏懼趙伯符,卻很害怕半年前才來的沈慶之,由於沈慶之頭戴狐帽,所以尊稱他為蒼頭公。
“區區薄名,竟入尊耳。”沈慶之自謙一句,而後毛遂自薦:“世子將要北上,下吏請求隨徵。”
竟陵蠻已經被沈慶之打怕了,不敢作亂,許多部落已經開始向官府繳納穀物作為稅收,沈慶之自覺繼續留在竟陵郡,並無用武之地,倒不如跟著劉義真北上,以期能夠建功立業。
但劉義真的身邊不缺大將,有了王鎮惡、沈田子、檀道濟以及在長安的段宏,多一個沈慶之不多,少一個沈慶之不少。
他搖頭道:“我在離開建康以前,已經向竟陵公(劉道憐)舉薦了弘先,待竟陵公入荊州,自會徵辟你為南蠻校尉府司馬,以弘先為將,領兵清剿荊州諸蠻。”
南蠻校尉,由晉武帝司馬炎所置,負責管理荊楚蠻人,西晉時,就已形成了荊州刺史兼任南蠻校尉的定製。
荊州可不只有竟陵蠻,據《宋書》記載僅武陵郡就有雄溪蠻、褭溪蠻、辰溪蠻、酉溪蠻、舞溪蠻,統稱為五溪蠻,夷陵之戰時,出兵助劉備攻吳的沙摩柯就是五溪蠻王。
而江北則有宜都蠻、天門蠻、巴東蠻、建平蠻等等。
沈慶之聞言,深感重任在肩。
劉義真正色道:“努力,若平荊州諸蠻,必有公侯之賞。”
有了劉義真的這句承諾,沈慶之瞬間就來了精神:“下吏必不負世子所託!”
想要平定荊州諸蠻,可謂困難重重,但如果這件事情容易辦到的話,劉義真也不會許諾公侯之賞。
入城後,趙伯符為劉義真準備了宴席,席間,劉義真提及了沈慶之將會轉任南蠻校尉府司馬一事。
趙伯符當然捨不得放走這位良將,沈慶之走了,誰來替他刷戰功。
但沈慶之原本就是劉義真的人,是劉義真借給了趙伯符,這才暫時進入了寧遠將軍府,如今劉義真要讓沈慶之離開趙伯符的幕府,趙伯符再怎麼不情願,他也只能同意。
“君子有成人之美,況且此事有益於國,我又怎能阻攔。”趙伯符苦笑道。
當夜,趙伯符提前準備的糧草皆已搬上了船,足夠劉義真及其將士四日所需。
次日清晨,趙伯符、沈慶之送劉義真出城,一群人在渡口道別,劉義真領著文武回到船上,船隊再次啟程,此時,剩餘的水路只剩不足二百里。
四日內,定可抵達樊城。
劉義真站在甲板上,暗暗思忖:也不知道洛陽如今是何情況。
。